喀斯木?阿布拉
中圖分類號:G81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1-021-01
摘 要 課外體育活動不僅要符合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要以素質(zhì)教育為目標,改變傳統(tǒng)的體育活動形式,在“以人為本”的基礎上建立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課外體育活動。文章對初中課外體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簡要的分析,并對此提出一些意見
關鍵詞 課外體育活動 意義 措施
在全面實施素質(zhì)教育的今天,實現(xiàn)課外體育活動的多樣性顯得尤為重要。據(jù)調(diào)查初中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情況后,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學生自主參加活動的意愿很高,但在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中由于中考制度的影響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不純。
一、課外體育活動的意義
首先,課外體育活動是體育課的延續(xù),它不僅能夠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而且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使其樹立終身的體育意識。其次,課外體育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它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能夠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其中,進而加強體育鍛煉。課外活動還具有一定的競爭性,它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拼搏精神,而且還能發(fā)展他們的特長。所以,課外活動在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身體素質(zhì)等方面的發(fā)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最后,課外體育活動能夠促進校園文明建設。
二、課外體育活動的特點與作用
課外體育活動的特點,首先是鞏固提高體育教學的成果,更好地完成學校體育的任務。為了有效地促進學生生長發(fā)育、增強體質(zhì),每周上三節(jié)體育課是不夠的。在體育活動中,需要人體各組織細胞分解能量物質(zhì)供機體活動,能量物質(zhì)在分解的同時,又不斷地合成。這種分解與合成,在活動結(jié)束時,在保證營養(yǎng)供應的前提下,物質(zhì)的合成大于消耗,并在一定時間內(nèi)進退過原有水平,這就是“超量恢復”原理,因此課外體育活動的作用就顯得尤為重要。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對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課外體育活動中,學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喜歡的項目,這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鍛煉。在學習和鍛煉地程中遇到困難或挫折,學生會主動地去挑戰(zhàn)它,從而獲得成功的喜悅。課外體育活動具有廣闊的空間,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增長學生的知識,開闊其視野,陶冶其情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生活的能力,更有利于培養(yǎng)師生和諧的人際關系。在良好的氛圍里學生才有興趣去活動、去學習。
三、課外體育活動中存在的問題
(一)體育設施方面的問題
課外體育活動的基礎是體育場地與體育設施。首先,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活動的場地有限。其次,體育設施比較單一。很多學校都只有籃球場、田徑場和足球場,而缺少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場地設施。例如:網(wǎng)球場、游泳館等。學校的體育場地與體育設施完全不能滿足學生進行體育活動的要求。
(二)教學方面的問題
在課外體育活動中,教師處于指導地位。很多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枯燥,過分地注意體育課堂的秩序并一味地采取訓練的方式來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體育活動。教師如果不改變教育方法,會導致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失去興趣,進而影響學生的體育鍛煉。滯后的教育方法不僅浪費了寶貴的時間而且對學生的體育學習沒有任何幫助,所以,教師應該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并在此基礎上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采取靈活有效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熱情和主動性,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
(三)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認識不足
由于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視度不夠,因此,學生對其認識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一些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目的是為了鍛煉身體,豐富自己的課外生活。還有一些學生態(tài)度不端正,利用課外體育活動時間做一些與體育課程無關的小動作。學校要重視課外體育活動,并且完善管理措施,使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四、課外體育活動的措施
(一)加強對課外體育活動的認識
首先,學校要對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性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并以學生為本,開展一些適合初中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體育項目,促進學生在閑暇時間積極參加課外體育活動。其次,教師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并結(jié)合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
(二)完善管理措施
學校可以將課外體育活動歸入教學管理的范圍,我們能夠把學生參加課外鍛煉的質(zhì)量與出勤率歸入學校管理的范圍,并將每天的出操情況記入班級評比中去。另外,學校還可以對學生每周參與課外活動的次數(shù)進行規(guī)定,盡可能地提高課外活動鍛煉的出勤率。對于體育基礎較差的同學,教師應該選擇適合他們的體育項目,并在鍛煉的同時對其進行鼓勵,從而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三)課外體育活動的原則
1.自覺性原則
自覺性原則是課外體育活動的優(yōu)點之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的確是這樣的,有了興趣,有了目的,同時也增強了自覺性,這樣才能自覺、積極地投身于鍛煉活動,要求明確“生命在于運動”的科學道理,同時鍛煉過程中務必要做到“意念專一”拋除一切雜念。
2.適量性原則
適量性原則主要是指鍛煉要有適當?shù)纳碡摵?,并在漸進的基礎上有節(jié)奏地加大,并應隨著人體機能的變化而變化。而在上體育課時,則出現(xiàn)了“體質(zhì)好的吃不飽,體質(zhì)差的吃不了”的現(xiàn)象。課外體育活動的鍛煉就能明顯的克服這一現(xiàn)象,但在運用實施中也應注意二點:第一,通過鍛煉中的生理測定和鍛煉后的自我感覺,做到勤而行。第二,要根據(jù)實際情況,統(tǒng)籌安排運動負荷量、強度和間隔。
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作為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為了同一目標,采取不同的形式,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課外體育活動是體育課的補充,可以提高技術訓練,使之更加完善、成熟。更好地發(fā)展學生的身心健康,為學校的體育教學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徐士昂,賀新成.通遼市中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現(xiàn)狀的探究[J].內(nèi)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27(1):119-121.
[2] 于鶴,李政.初中生課外體育活動組織模式的研究[J].體育世界.2014,32(2):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