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芊
(湖北美術學院 圖書館,湖北 武漢 430205)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閱讀作為一項人類重要的心智活動,有助于提升審美,擴展眼界,增長知識。從2014年~2019年,全民閱讀已經(jīng)6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建設書香社會。而根據(jù)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2019年發(fā)布的《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成年國民人均紙質圖書閱讀量僅為4.67本,我國成年國民中,僅有11.5%的國民年均閱讀10本及以上紙質圖書,7.1%的國民年均閱讀10本及以上電子書;我國成年國民網(wǎng)上活動行為中,以閱讀新聞、社交和觀看視頻為主,娛樂化和碎片化特征明顯,深度圖書閱讀行為的占比偏低;另外,四成以上的成年國民認為自己的閱讀數(shù)量較少,國民對當?shù)赜嘘P部門舉辦閱讀活動的呼聲較高,這說明我國閱讀推廣工作任重而道遠[5]。因此,具有教育職能的高校圖書館,應當肩負起閱讀推廣的責任。作為高校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藝術院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工作也應得到應有的重視。截至2020年1月15日,筆者用“高校圖書館”與“閱讀推廣”作為關鍵詞在中國知網(wǎng)(CNKI)進行檢索,得到論文2 899篇。然而筆者發(fā)現(xiàn),探討藝術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相關論文鳳毛麟角。因此,為了更好地推進藝術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更好地服務藝術院校的師生,筆者選取了湖北美術學院圖書館進行調研,調查其圖書館網(wǎng)站,從機構設置、書目信息、工作動態(tài)等欄目,以及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研究其閱讀推廣活動,分析其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對策,以期為當下藝術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開展提供一些思路。
筆者對圖書館網(wǎng)站進行調研,瀏覽其機構設置、書目信息、工作動態(tài)等欄目,調研其舉辦的閱讀推廣活動以及是否設立了閱讀推廣機構及相關崗位。
根據(jù)筆者調查,本校圖書館舉辦的閱讀推廣活動如下。
湖北美術學院圖書館舉辦的閱讀推廣活動以薦書類、誦讀類、競賽類以及講座與展覽類為主,圖書館未設立相關機構和崗位進行閱讀推廣工作。
筆者選取湖北美術學院學生作為調查對象,累計發(fā)放問卷300份,回收問卷282份,綜合回收率94%,調查結果如下。
如表1所示,課余基本不看書和每天課外閱讀時間少于1h的學生合計占比40%左右,這說明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沒有養(yǎng)成日常閱讀習慣,閱讀氛圍需要提升。由此可見,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是圖書館面臨的重要課題。
表1 閱讀推廣活動情況
表2 課外閱讀時間
根據(jù)調查顯示,學生喜歡閱讀的書籍中,考試輔導類與消遣娛樂類合計占比37.6%,這表明本校學生閱讀的書籍層次相對較淺,而此種類型書籍對于提升學生的思想深度作用有限,圖書館應在加深學生閱讀深度方面多加引導,對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進而提高專業(yè)造詣將大有裨益。
在“希望得到的閱讀幫助”這一調查中,科學的閱讀方法占比34.8%,這說明相當一部分學生缺乏科學的閱讀方法,可能會導致閱讀效率不高、閱讀興趣喪失等問題。其次占比最多的是有針對性的推薦書目和讀書活動,說明圖書館缺乏有針對性的書籍推薦機制,讀書活動也舉辦的較少或活動類型較為單一,無法滿足學生需求。
如表5所示,學生參加過的讀書活動僅有讀書月、微書評大賽以及誦讀活動等,這從側面說明了圖書館對于舉辦閱讀推廣活動不夠重視、活動類型不夠豐富等問題。
閱讀推廣的創(chuàng)新性體現(xiàn)在4個方面:活動主題多元化、宣傳渠道多元化、組織管理多元化和融合合作多元化[6],而閱讀推廣可分為薦書類、誦讀類、交互類、競賽類、手工制作類、表演類、講座與展覽類以及其他類型。上述調研結果顯示,圖書館舉辦的活動多為薦書類、競賽類、講座與展覽類,缺乏表演類、手工制作類、交互類等形式,總體來說活動主題較為單一;圖書館對閱讀推廣活動的宣傳主要集中在圖書館主頁,宣傳渠道不夠多元;在活動過程中圖書館并未與校內其他部門合作,大多是單打獨斗;而與校外組織合作方面,圖書館只在2019年世界讀書日閱讀推廣系列活動中與人天書店集團——北京暢想之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作舉辦過閱讀推廣活動,閱讀推廣融合合作比較單一,以上調查結果說明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缺乏創(chuàng)新性。
服務主體即閱讀推廣活動的發(fā)起機構和組織者,服務客體即廣大讀者。根據(jù)基于網(wǎng)站調研的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調查,本校圖書館以采編部、流通部、技術部等傳統(tǒng)部門為主,并沒有設立推廣部等相關部門來專門組織閱讀推廣活動,每次舉辦閱讀推廣活動基本是從圖書館各個部門臨時抽調人員組織,這就導致閱讀推廣活動不夠專業(yè),過于簡單,前期策劃也缺乏創(chuàng)意。
另外,根據(jù)學生群體的閱讀需求調查,圖書館在舉辦閱讀推廣活動之前,并未充分了解服務客體對于閱讀的需求。例如,在學生群體中,有多少人缺乏閱讀意愿,多少人缺少科學的閱讀方法及如何提高閱讀效率,如何提升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如何有效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圖書館對學生的閱讀情況尚未形成一個總體認知,對于如何針對學生閱讀情況進行引導與提升,也未進行深入研究,這會導致閱讀推廣活動缺乏針對性,難以讓學生滿意,達不到預期效果。
閱讀推廣管理包括法律法規(guī)、政策、標準研究、服務資源的管理和服務過程的管理以及最后的總結與測評[7]。其中,服務過程的管理又包括策劃與創(chuàng)意形成、營銷與品牌管理、組織與實施管理。從前期創(chuàng)意的提出,以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政策、標準的研究與制定,到中間對創(chuàng)意及策劃的組織與實施,再到對品牌的保護與管理,最后對整個活動的總結與測評,這是一整套理論體系。而筆者在中國知網(wǎng)(CNKI)以“藝術院校圖書館”與“閱讀推廣管理”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僅得到一篇相關論文,這說明藝術院校圖書館缺乏對閱讀推廣管理的研究,沒有形成完善的閱讀推廣體系。
通過上述數(shù)據(jù)調研和存在問題分析,筆者基于湖北美術學院圖書館的相關實踐提出藝術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相關對策,以期為今后藝術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提供一定的思路。
圖書館可在館內設立推廣部或閱讀推廣委員會,專門負責閱讀推廣活動,從創(chuàng)意的形成到組織與實施到品牌的營銷與管理,由推廣部或閱讀推廣委員會全權負責,形成團隊、統(tǒng)一指揮,提高活動的統(tǒng)籌協(xié)調性以及組織工作的專業(yè)性,確保組織人員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開展這項工作。除設立閱讀推廣委員會外,還可在院系間設置閱讀推廣委員分會,在讀者中設立閱讀小組,定期開展閱讀活動。還應注重團隊的廣泛協(xié)同性,這里的廣泛協(xié)同性是指閱讀推廣團隊應融入多方力量,并形成固定模式。圖書館可與校內其他部門廣泛合作,與校團委、宣傳部、學工處等部門共同參與到閱讀推廣活動中來;與各院系緊密聯(lián)系,大力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同時也可與校外各兄弟單位、營利性企業(yè)、公共圖書館、社會組織等合作,實現(xiàn)共贏。
讀者即閱讀推廣的服務客體,讀者既是推廣的對象,又是推廣的資源。藝術院校學生對圖書資料的需求有其特點,由于藝術類學生文化分相對較低,對于涉及綜合性知識方面的書籍需求不高,并且對科學閱讀方法的掌握較為薄弱,而目前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還停留在單方面推送給服務客體的層面,沒有切實了解客體需求,無法做到有的放矢地開展活動。圖書館應充分利用學生資源,了解學生需求。①拓展薦書渠道,如在圖書館主頁設立讀者薦購窗口,或建立薦書群,設置專門的薦書聯(lián)系人,負責把學生的需求匯總,交予圖書館。②在院系中發(fā)展閱讀推廣人,吸收其進入閱讀推廣團隊,閱讀推廣人負責收集學生的購書需求,也可自行推薦感興趣的書籍,交由圖書館統(tǒng)一采購。③針對藝術院校學生文化課相對薄弱,缺乏科學閱讀方法的特點,圖書館可定期舉辦講座,或開設相關課程,指導學生如何形成科學閱讀方法。
藝術院??沙浞纸Y合自身辦學特點進行閱讀推廣工作,圖書館可開展真人圖書館活動,邀請對讀書頗有心得的學生或老師參與進來,與其他學生一起交流、探討科學的閱讀方法。真人圖書館的優(yōu)勢在于它提供的真人書有豐富的閱讀或專業(yè)方面的經(jīng)驗,或是能提供獨到的思維角度,這種服務通常是在其他地方無法得到的。另外,藝術院校圖書館還可將好書推薦與藝術形式結合起來,如北京大學舉辦的“知書·知臉·也知心”2014好書榜精選書目暨閱讀攝影展,引入歐美新興的一種宣傳圖書活動——書臉(BookFace),通過人書嫁接的攝影方式,營造出妙趣橫生的視覺效果,頗具創(chuàng)意,引起了讀者的廣泛興趣。
閱讀推廣管理包括法律法規(guī)、政策、標準研究、服務資源的管理和服務過程的管理以及最后的總結與測評。因此,藝術院校圖書館首先應積極與學校合作,發(fā)布相關閱讀推廣政策,為以后的閱讀推廣活動提供便利;其次,制定閱讀推廣相關標準,比如團隊內部哪些人負責創(chuàng)意策劃,哪些人負責組織實施,哪些人負責品牌推廣,保證整個團隊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再次,創(chuàng)意提出后如何實施,應提出具體的辦法與標準,而不是毫無章法地進行;最后,進行總結與測評,可在活動結束后聯(lián)系薦書聯(lián)系人或閱讀推廣人,或在圖書館主頁抑或是微信公眾號對學生展開問卷調查,學生對活動效果是否滿意、館員服務態(tài)度是否良好、推廣活動是否符合讀者需求、活動形式是否具有創(chuàng)意、哪些地方值得在以后繼續(xù)推廣實行、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并設立專門的團隊對調查結果進行分析總結,形成報告,在館內公布,最后根據(jù)評價機制對本次活動效果進行打分,總結本次活動的經(jīng)驗教訓,同時展開頭腦風暴,集思廣益,提出更具創(chuàng)意的活動形式,為下一次活動打好基礎,做好準備,以此提高閱讀推廣活動的實施效率,豐富活動形式,進一步滿足讀者需求,提高讀者參與積極性。
筆者調查了藝術院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現(xiàn)狀,發(fā)現(xiàn)存在閱讀推廣類型缺乏創(chuàng)新性、缺乏服務主體以及對客體需求的了解、缺乏對閱讀推廣管理的研究等問題。針對上述問題,筆者提出了設立閱讀推廣服務主體、了解閱讀推廣服務客體需求、增強閱讀推廣活動創(chuàng)新性、建立科學合理管理機制等措施。
閱讀推廣活動如果能真正達到其效果,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陶冶學生的情操,更可以提升其文化素養(yǎng),因此,閱讀推廣不僅僅是圖書館的重要工作,更是關系到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課題。藝術院校圖書館是高校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育人的責任,而作為藝術從業(yè)者,更應重視自身人文素養(yǎng),以此來豐富提升自己的藝術創(chuàng)作。因此,藝術院校圖書館應當高度重視閱讀推廣,將其擺在圖書館工作的重要位置,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圖書館的功能,發(fā)揮圖書館在學校中的作用,使藝術院校學生達到學校辦學規(guī)格與要求,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