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紅梅 陳宏
教學目標:
1.難點:觀照孔子智慧的多向性。
2.重點:對孔子思想進行個性化解讀,探索如何用孔子智慧修己正身,提高學生的理解與表達能力。
教學方法:
討論法、講授法、歸納總結(jié)法、誦讀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李苦禪大師曾于日本長崎孔廟親筆題聯(lián):“至圣無域澤天下,威德有范垂人間?!闭\如斯言,孔子以73年的坎坷人生,照見中國乃至東亞的歷史,創(chuàng)造出飽含詩意、無可替代的至理哲學。本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挖掘《論語》中蘊含的孔子智慧,在繁盛、浮躁又充滿變數(shù)的時代,思考如何用孔子智慧修己正身,體會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樸素幸福感與充實感。
二、提問孔子智慧的多向性
明確:多個角度,學生們有理有據(jù)地闡明自己觀點即可,力求每個學生都有發(fā)言的機會。
學生充分表達觀點后教師進一步明確:孔子的智慧于你們和老師而言都意義重大,學習孔子,就是提升做人的水準,就是修己,只有這樣才有“始之于存養(yǎng)慎獨之微,而終之以化育參贊之大;行之于日用常行之間,而達之于國家天下之遠”(《王陽明全集》卷三《表擬唐張九齡上千秋金監(jiān)錄表》)。
三、學生討論如何依圣人言而修己
討論后明確:從“仁”“道”兩大方面慢慢學來。
(一)仁
1.朗讀相關(guān)語句:
“樊遲問仁。子曰:‘愛人?!保ā额仠Y》)
“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 (《學而》)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保ā队阂病罚?/p>
“能行五者于天下,為人仁焉……曰: 恭、寬、信、敏、惠?!保ā蛾栘洝罚?/p>
“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保ā妒龆罚?/p>
2.教師明確:孔子的“仁”是愛別人,是親愛其親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推己及人的同情心,是換位思考的人道主義精神。孔子一生始終把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觀念放在首位。仁既是孔子自己的為人準則,也是他的育人原則。
(二)道
1.朗讀相關(guān)語句:
“朝聞道,夕死可矣!”(《里仁》)
“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保ā栋速罚?/p>
“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泰伯》)
2.教師點撥:孔子的“道”是“對包括政治、倫理、道德在內(nèi)的理想社會結(jié)構(gòu)形式和社會行為規(guī)范的總抽象與總概括”。(劉振東《論孔子之“道”的性質(zhì)、意義和影響》)
3.師生達成共識:貫穿于孔子生命中的畢生目標,即是弘道??鬃訌娬{(diào)做人的基本道德,擁有了這些道德,才能在社會上長久立足。如果拋棄了這些做人的底線,也許一時得志,但無法長久。
四、教師談如何依圣人言而修己
1.向?qū)W、博學。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保ā妒龆罚?/p>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p>
“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保ā蹲訌垺罚?/p>
孔子一生向?qū)W,孜孜以求,“師萇弘師襄老聃”(韓愈《師說》)??鬃右簧W,融會貫通,精通六藝,且會射箭,會唱歌,有謀略?!啊对姟芬缘乐?,《書》以道事,《禮》以道行,《樂》以道和,《易》以道陰陽,《春秋》以道名分”(《莊子·天下》)。孔子以六藝教弟子三千,弟子們正是因為熟練掌握了這些知識,才在各諸侯國大展才干,成就功業(yè)。
2.多思、多研。
孔子整理并修訂影響后世的《詩》《書》《禮》,續(xù)寫《易經(jīng)》,作《春秋》;倡導影響世界的“仁”;教弟子三千,并開啟教育史上多個先河。
3.修身、修煉。
孔子為何能有如此成就?他不畏懼魯國季氏權(quán)利的威逼,也禁受住了衛(wèi)國重金的誘惑,正是有了這樣的心境,才能不被外物所干擾,豐厚自己的底蘊,在許多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績,不僅被當時人愛戴,更被后世人推崇。
4.引路、引航。
孔子引導弟子學習經(jīng)典文化,養(yǎng)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引導學生如何做人。后輩教師要學習孔子的循循善誘,引導學生交友時交好人,交高人;引導學生了解學科前沿知識和學科發(fā)展趨勢;注意學生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文化傳承與理解等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五、評價至圣先師孔子
(一)學生回顧第一課時“歷朝歷代對孔子及儒家思想的評價”內(nèi)容。
(二)教師進一步補充習近平總書記對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態(tài)度與評價。
1.2013年11月26日,習近平到山東曲阜孔府考察,并來到孔子研究院。
2.2014年9月24日,習近平在參加紀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并發(fā)表講話。
3.2014年,五四青年節(jié),習近平了解《儒藏》編纂情況。
教師小結(jié):習近平總書記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對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懷有濃厚的感情,在不同場合、不同內(nèi)容的講話中,曾多次引用孔子的話,如“吾日三省吾身”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孔子創(chuàng)立的儒家學說以及在此基礎(chǔ)上發(fā)展起來的儒家思想,對中華文明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薄把芯靠鬃?、研究儒學,是認識中國人的民族特性、認識當今中國人精神世界歷史來由的一個重要途徑?!保ā读暯皆诩o念孔子誕辰2565周年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暨國際儒學聯(lián)合會第五屆會員大會開幕會上的講話》)
(三)課堂練習:給孔子的頒獎詞。
明確:為孔子寫“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詞”,提醒學生注意頒獎詞要具備情感性、深刻性、簡潔性的特點。
附三位學生當堂習作:
1.您是漫漫長路上救濟蒼生的天縱之才,您擁有播撒“仁”“禮”思想于天下的執(zhí)著信念。烽煙四起,您是黑暗夜空中明亮的星;黃沙陣陣,您是夕陽西下時孤獨的樹。您是一段悠長的歌謠,唱響于兩千五百年后的神州大地!
2.一位慈祥的長者,深邃的眼眸里蘊藏著仁愛的光芒;一本厚重的《論語》,沉吟的文字中流露出師者的智慧。出游列國,講經(jīng)論道,一生坎坷,萬世圣賢。
3.您堅守君子之風,讀詩書禮易樂刺破半昧晨暮;您向往圣王之治,乘齊魯晉楚云穿越萬世風雨。您的車輪留下的,是您思想的印記,是無比豐盈的精神家園。
六、《論語》系列課回顧與總結(jié)
同學們,老師通過你們給孔子的頒獎詞,感受到了你們對孔子的無比敬重!孔子思想充滿了人道主義精神和人文主義色彩,那些偉大的話語,每次重溫都讓我們油然而生敬意: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保ā队阂病罚?/p>
“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保ā妒龆罚?/p>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保ā妒龆罚?/p>
…………
朱熹《朱子語類》卷九十三評價孔子:“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p>
《論語》整本書閱讀課堂教學部分到此結(jié)束,但希望同學們課堂外的閱讀永遠不要停止,對儒家思想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進一步閱讀《孟子》《禮記》等書,期待同學們勇猛精進。我們的學習永遠在路上?。◣熒呗朂R讀整本書最后一篇《堯曰》,完成《論語》整本書教學。)
【課后反思】
這是《論語》整本書閱讀的最后一節(jié)課,我把教學重點定位個性化解讀孔子智慧,引導學生思考如何用孔子智慧修己正身。應該說最后完成了教學目標,達到了收束整本書的效果。
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在“探索孔子智慧的多向性”這一環(huán)節(jié),重在擴大學生們的參與面,提高參與度,人多智慧多,話多共鳴多,最后教師匯總并形成了孔子智慧結(jié)構(gòu)圖,給學生以特別完整直觀的印象。在“學生們討論如何修己”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有意識引導學生從孔子的“仁”“道”兩個角度去分析,期待我們每一個人修身正己,治國安邦,平定天下,這也是學有所得吧?!敖處熣勅绾涡藜骸笔菍W生們非常愿意用心感知的環(huán)節(jié),學生們特別想聽一聽老師的肺腑之言。所以在課前也充分準備,理清思路,給學生們展示了自己四個方面的思考:“向?qū)W、博學”“多思、多研”“修身、修煉”“引路、引航”,這也是我授課《論語》的思想收獲吧。在當堂練筆頒獎詞環(huán)節(jié),學生們思維活躍,寫出了許多大氣厚重而不失文采的語句,練筆很成功。最后設(shè)計了齊讀《論語》第二十篇的環(huán)節(jié),用齊聲誦讀結(jié)束課程,有儀式感,有感染力。
現(xiàn)在回顧整個《論語》整本書閱讀系列課:第一課領(lǐng)略閱讀《論語》的方法,第二課分析孔子的主要思想內(nèi)涵;第三課繪制心中的“孔門十哲”人物形象;第四課概括“君子”的特點;第五課解讀《論語》中體現(xiàn)的孔子教育思想;本節(jié)第六課對孔子智慧的個性化解讀,思考如何用孔子智慧修己正身。這一路走來,有陳宏老師耐心指導,頗多受益,無限感恩。師生一起探究,思維碰撞,深度交流,完成了既有個性化解讀,又有共性讀書方法與共同閱讀體驗的整本書閱讀課。我和同學們一樣,越來越熱愛傳統(tǒng)文化,也真正體會到了《論語》帶來的樸素幸福感與充實感。
《論語》整本書閱讀課堂教學內(nèi)容到此結(jié)束,但課堂外的閱讀永遠不會停止,參與的相關(guān)課題研究仍在繼續(xù),我對孔子思想的學習與理解,永遠在路上!
【教學評價】
牛紅梅老師講授的《論語》系列專題課是 “國學經(jīng)典進校園”課題研究與整本書閱讀相結(jié)合的一個有益嘗試,牛老師對教學教研勇于探索,對國學經(jīng)典無限鐘愛,讓人非常感動。本課是這個系列的最后一堂課,一以貫之的體現(xiàn)了牛老師理性、熱情的追求,鏘鏘之聲,余音繞梁。
清晰的理性思考,是整本書閱讀最需要的教學設(shè)計理念,牛老師對《論語》的深刻領(lǐng)悟和深深熱愛,使這個系列課在閱讀時間、問題設(shè)計、課堂研討、課堂習作等方面高屋建瓴,設(shè)計先行,保障了整本書閱讀課的質(zhì)量。
扎實的文本閱讀,是整本書閱讀永遠的設(shè)計和教學重心。在牛老師的《論語》課堂上,沒有干巴巴的說教,那句句入心的圣人之言按照教學目標的引導,被學生們挑選、匯集與研討,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徜徉,在思想的爭鋒中思考,在教師精到的點撥中加深印象,三觀重塑,善莫大焉。
完整的流程規(guī)劃與實踐,是整本書閱讀教學效果的保障。確立《論語》閱讀的總目標;每堂課有各自的教學目標并調(diào)整流程,可以單獨拿出來成為示范課;每個教學步驟都圍繞總目標展開;踏踏實實地實踐并完成每個步驟、每堂課,形成最終的整體教學效果——這樣的整本書閱讀與實踐,值得重視與學習。
深刻的教學反思,貫穿《論語》整本書閱讀教學的全過程,是教師成長的加油站。牛老師每一次教學反思都可以獨立成章,這是一位《論語》讀書人的信仰與思考,也是一位老教師的堅守與謙卑,每次看到牛老師平淡的說,完成了教學目標,都讓人油然而生敬意。
期待《論語》能更多的走進中學語文課堂,期待更多整本書閱讀的經(jīng)驗分享。
基金項目: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十三五”教育科學重點研究項目“國學經(jīng)典進校園”(HJZ135-002)
編輯/李? ?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