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學岐
目前,臨床上失眠是最為常見的疾病類型,失眠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包括難以入眠、睡眠質量差等相關臨床癥狀,如果患者長期失眠有可能會導致自身的記憶力受到很大影響,并且對工作效率產生較大的影響[1],除此之外,失眠還會對患者的心血管系統(tǒng)造成較大的影響,有可能會出現(xiàn)血壓波動或者心悸等相關臨床癥狀[2],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較大影響,導致生活質量下降。目前臨床上治療失眠主要以藥物改善患者的癥狀,提升患者生活質量為主,由于西藥治療失眠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與依賴性[3],治療效果不夠理想,基于更好提升治療效果,避免相關副作用的考量,本研究選擇以中藥龍膽瀉肝湯來治療失眠,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18 年1 月~2020 年6 月收治的150 例失眠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由醫(yī)生診斷符合失眠的相關診斷標準,均被確診為失眠。將患者依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75 例。觀察組患者中男42 例,女33 例;年齡29~75 例,平均年齡(54.29±11.25)歲;病程4 個月~7 年,平均病程(4.57±1.54)年。對照組患者中男40 例,女35 例;年齡27~77 歲,平均年齡(52.21±9.98)歲;病程3 個月~7 年,平均病程(4.72±1.49)年。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使用常規(guī)治療,具體為:口服安神補腦液(吉林敖東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Z22022453,規(guī)格:10 ml×10 支),1 支/次,2 次/d,30 d 為1 療程,連續(xù)治療3 個療程。
1.2.2觀察組 使用龍膽瀉肝湯治療,龍膽瀉肝湯組方為:生地20 g、澤瀉12 g、柴胡10 g、車前子9 g、山梔子(酒炒)9 g、木通9 g、黃芩(酒炒)9 g、當歸(酒炒)8 g、生甘草6 g。1 劑/d,用水煎服,早晚各1 次。30 d 為1 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 個療程。
1.3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依照《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進行判定,患者完成治療后,相關伴隨癥狀完全消失,睡眠恢復正常,完成治療后1 個月無復發(fā),為顯效;患者完成治療后,伴隨癥狀得到明顯改善,睡眠時間得到明顯延長,為好轉;患者經過治療后,伴隨癥狀以及精神狀態(tài)均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轉,為見效;患者完成治療后,相關癥狀以及睡眠情況均無明顯改善,為無效??傆行?(顯效+好轉+見效)/總例數(shù)×100%。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 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32 例,占比42.67%;好轉20 例,占比26.67%,見效13 例,占比17.33%;無效10 例,占比13.33%;治療總有效率為86.67%。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19 例,占比25.33%;好轉18 例,占比24.00%;見效14 例,占比18.67%;無效24 例,占比32.00%;總有效率為68.00%。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在臨床上,失眠屬于睡眠障礙,其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包括睡眠質量差、多夢、易醒甚至徹夜難眠等,會對患者的睡眠甚至生活質量造成巨大影響[4]。目前,失眠的主要臨床癥狀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入睡比較困難;②睡眠時間相對較少,而且不能進入深度睡眠;③醒的相對較早,而且在醒后不能再次進入到睡眠中[5];④經過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大部分失眠人都喜歡胡思亂想;⑤雖然經過了睡眠但是精力沒有得到明顯改善;⑥對于聲音的敏感度相對較高,在睡夢中容易被驚醒,對于燈光同樣具有相對較高的敏感度[6];⑦自我感覺整個夜晚都在噩夢中,而且在睡夢過程中容易被驚醒;⑧失眠的病程可長可短,有的患者在治療數(shù)天內可以得到明顯好轉,而有的患者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能得到很好的恢復;⑨長時間失眠會導致神經衰弱和抑郁癥,而神經衰弱患者的病癥又會加重失眠。失眠會引起疲勞感、不安、全身不適、無精打采、反應遲緩、頭痛、注意力不能集中,最大的影響是精神方面的[7],嚴重的會導致精神分裂和抑郁癥、焦慮癥、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功能性疾病,以及各個系統(tǒng)疾病,如心血管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等[8]。
西醫(yī)認為導致精神類問題或者藥物的濫用為失眠的主要發(fā)病因素。而祖國傳統(tǒng)中醫(yī)則認為,導致失眠的主要原因為心脾損傷、肝氣郁結以及心氣不足,依照《類證治裁·不寐》記載:“思慮傷脾、脾腎虧損、經年不寐”[9]?;诖朔治?可以通過對失眠患者進行五臟六腑的調理,從而達到改善氣血之目的。
歷代醫(yī)家認為失眠的病因病機為七情內傷,其涉及的臟腑不外心、脾、肝、膽、腎,其病機總屬營衛(wèi)失和,陰陽失調為病之本,或陰虛不能納陽,或陽盛不得入陰[10]。正如《靈樞·大惑論》所云:“衛(wèi)氣不得入于陰,常留于陽。留于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蹺盛;不得入于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靈樞·邪客篇》指出:“今厥氣客于五藏六府,則衛(wèi)氣獨行于外,行于陽,不得入于陰[11]。行于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陷,不得入于陰,陰虛,故不瞑?!笨梢?陰陽失和是失眠的關鍵所在[12]。
本研究的對照組患者使用安神補腦液治療,安神補腦液的主要成分為:制何首烏、淫羊藿、干姜、甘草、鹿茸、大棗以及維生素B1。經藥理學以及臨床研究數(shù)據(jù)分析表明,其具備生精補髓、益氣養(yǎng)血、安神補腦之功效。尤其是針對因氣血兩虧、精神不足而導致的失眠、健忘等相關臨床癥狀具有相對較好的治療效果[13]。
本研究的觀察組患者則使用龍膽瀉肝湯進行治療,從中藥藥理進行分析,龍肝瀉膽湯屬于清熱類藥劑,對于肝膽實火、肝經濕熱等癥狀具有相對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另外,龍膽瀉肝湯還能夠通過調理患者肝、脾等內臟達到改善失眠的治療效果。該組方中山梔子以及黃芩具有清熱、清肺、泄?jié)裰π?與本方其他藥物共同作用能夠達到改善因失眠所導致的頭痛、心悸等相關癥狀,而且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14,15]。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32 例,占比42.67%;好轉20 例,占比26.67%,見效13 例,占比17.33%;無效10 例,占比13.33%;治療總有效率為86.67%。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19 例,占比25.33%;好轉18 例,占比24.00%;見效14 例,占比18.67%;無效24 例,占比32.00%;總有效率為68.00%。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針對失眠患者應用中藥龍肝瀉膽湯進行治療,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失眠癥狀,改善生活質量,具有較高的臨床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