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玲
(茂名市電白區(qū)人民醫(yī)院,廣東 茂名 525400)
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危重病,是由于各種病因導致的心臟疾病終末期,對患者的身體健康會造成極大的影響[1]。近年來,血漿N端腦鈉肽前體(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逐漸應用到慢性心衰患者的診斷當中,BNP是心室肌細胞分泌的一種心血管調節(jié)肽,具有很強的舒張血管、利尿和降血壓等作用,在心衰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當中有重要的作用[2]。本研究主要探討慢性心衰患者中血漿NT-proBNP與超聲心動圖左室射血分數(shù)(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相關性,具體的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70例我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患者為心衰組,選取的時間范圍為2015年4月到2018年7月,選擇同期進行健康體檢的正常人50例為對照組。對照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47~81歲,平均(65.76±6.64)歲。心衰組,男42例,女28例;年齡47~82歲,平均(65.69±6.73)歲;根據(jù)紐約心臟病學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級將慢性心衰患者分為Ⅰ級11例、Ⅱ級14例、Ⅲ級23例和Ⅳ級22例;慢性心衰患者LVEF<50%47例,LVEF≥50%的患者23例;疾病類型:擴張型心肌病9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39例,高血壓性心臟病14例,其他8例。納入標準:患者的意識清醒,可以配合研究,依從性好;所有患者對研究知情,簽字同意加入研究;研究經(jīng)過倫理委員會同意和批準。排除標準:患者患有惡性腫瘤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肝腎功能嚴重不全;患者近期服用過激素類或者抗生素類藥物;患者患有感染性疾病或者原發(fā)性醛固酮增多癥。
1.2 方法
(1)血漿NT-proBNP水平測定:患者在晨起空腹抽取靜脈血2 mL,靜置30 min,采用離心機以3000 r/min的離心率低溫離心20 min,然后采用化學發(fā)光免疫法測量兩組患者血漿NT-proBNP水平,試劑盒由(1.Radiometer Medical Aps)公司提供。
(2)LVEF定測:采用飛利浦(2.HD15)型多功能彩色超聲診斷儀對兩組患者的LVEF進行測定,測定由有經(jīng)驗的超聲科醫(yī)師進行,探頭頻率為3.0MHz。
1.3 觀察指標
(1)血漿NT-proBNP水平和LVEF:比較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血漿NT-proBNP水平和LVEF,然后進行比較。
(2)不同LVEF患者的血漿NT-proBNP:分別記錄LVEF<50%和LVEF≥50%的患者的血漿NT-proBNP水平,然后進行比較。
1.4 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0.0展開整理分析,χ2用于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t用于檢驗計量資料,檢驗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檢驗結果顯示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不同心功能分級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血漿NTproBNP水平和LVEF比較。研究結果顯示,心衰組患者的血漿NT-proBNP明顯高于對照組,隨著患者心功能分級的增加,患者的血漿NT-proBNP水平逐漸增加,慢性心衰患者組間血漿NT-proBNP水平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漿NT-proBNP與患者的心功能呈正相關,見表1。
表1 不同心功能水分平級和患L者V和EF對比照較組(患±者s的)血漿NT-proBNP
2.2 心衰組患者不同LVEF的血漿NT-proBNP水平比較。研究結果顯示,慢性心衰患者LVEF<50%的血漿NT-proBNP水平明顯大于LVEF≥50%的患者,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漿NT-proBNP水平與患者的LVEF呈負相關,見表2。
表2 心衰組患者不同LVEF的血漿NT-proBNP水平比較(±s,pg/mL)
表2 心衰組患者不同LVEF的血漿NT-proBNP水平比較(±s,pg/mL)
?
2.3 多因素分析。選擇NT-proBNP和LVEF等敏感指標進行多因素分析,結果顯示NT-proBNP和LVEF和患者的心功能均具有相關性,見表3。
表3 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
本研究主要探討慢性心衰患者中血漿NT-proBNP與超聲心動圖LVEF的相關性。朱麗等[4]的研究結果顯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肌細胞會在超負荷牽引的情況下分泌大量的134氨基酸的前BNP原,經(jīng)過酶演化為BNP原(proBNP),然后進一步變化成為支鏈結構N端片段(NT-proBNP)和環(huán)狀的BNP。正常的情況下,NT-proBNP和BNP的分泌量差異不大或者相同,血漿的濃度也差不多,生理功能相似。但是心力衰竭患者的NT-proBNP濃度高于BNP,并且半衰期更長,更加穩(wěn)定,干擾因素少。研究結果顯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漿NT-proBNP明顯高于對照組,LVEF明顯低于對照組,并且患者的心功能分級越高,血漿NT-proBNP水平越高,LVEF的水平越低,說明患者的心臟功能分級和血漿NT-proBNP呈現(xiàn)正相關,和LVEF呈現(xiàn)負相關,原因可能是在慢性心力衰竭進展的過程當中,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發(fā)生異常,神經(jīng)內分泌被激活,刺激心肌細胞的合成,血漿NT-proBNP釋放增加[5]。研究結果顯示,慢性心衰患者LVEF<50%的血漿NT-proBNP水平明顯大于LVEF≥50%的患者,說明患者的血漿NT-proBNP水平和LVEF呈現(xiàn)負相關,說明血漿NT-proBNP水平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反映患者心臟收縮功能障礙。但是血漿NTproBNP的濃度也會受到惡性腫瘤、腎功能不斷、急性冠脈綜合征等因素的影響,不能夠獨立作為判斷患者慢性心力衰竭的標準,在診斷的過程當中要和患者的體征和臨床癥狀進行結合。
綜上所述,血漿NT-proBNP水平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有密切的關系,可以作為診斷和治療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參考依據(jù),是一種無創(chuàng)性的檢測指標,具有很高的利用價值,值得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