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立君,張海容,杜春梅,鄧杏靈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廣州 510060)
眼科手術具有手術時間短、頻率高、周轉快的特點,對手術室護士綜合素質與專業(yè)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眼科手術室護士必須具備全面的眼科專業(yè)知識,掌握消毒技術規(guī)范、手術器械處理與管理相關知識、手術配合技巧、應急處理能力等等。這對于新上崗的手術室護士來說,會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越是低年資的手術室護士工作壓力感越重,而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自身知識儲備量增加以及臨床經驗的積累,壓力感逐漸減輕[1]。因此,對新上崗的手術室護士的培訓顯得尤為重要。我院為眼科??漆t(yī)院,為培養(yǎng)??浦R全面的專科護理隊伍,對新入職的護士實行兩年規(guī)范化培訓后,根據(jù)護士的性格特點及工作能力,擇優(yōu)調入手術室工作。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以下簡稱為“我院”)自2015年9月起,將調入手術室的護士安排到消毒供應中心進行為期3個月培訓,結合眼科手術室的工作需求與消毒供應中心專業(yè)特點,從消毒供應基礎知識、眼科手術感染控制相關知識、眼科手術器械處理相關知識和操作技能等方面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培訓期滿進行理論、操作考核及相關評價,取得較好效果,并納入眼科手術室護士綜合能力培訓的重要組成部分。
選取2015年9月至2019年12月手術室上崗前護士共44名,均為女性,其中本科學歷34名,大專學歷10名;護士18名,護理師24名,主管護理師2名,年齡24~34歲。其中實驗組本科學歷18名,大專學歷5名,平均年齡29.27歲;對照組本科學歷16名,大專學歷5名,平均年齡28.52歲。
1.2.1 成立培訓小組
由護理部、醫(yī)院感染管理科、手術室、消毒供應中心共同策劃。成立以護理部主任為督導,消毒供應中心負責培訓與考核,手術室負責效果評價與追蹤的多科室合作培訓小組,師資隊伍由教學經驗豐富的主管護理師組成,要求本科以上學歷、消毒供應??乒ぷ?年以上并有3年以上手術室工作經驗,責任心強、理論知識豐富、技術操作規(guī)范、熟練。
1.2.2 制訂培訓目標
培訓目標:通過3個月培訓學習,學員熟悉消毒供應行業(yè)標準及消毒技術規(guī)范的相關術語與操作規(guī)范,能夠用理論指導工作;熟悉追溯系統(tǒng)的應用;掌握復用性手術器械處理流程,包括手工清洗與機械清洗的操作要點;掌握常見眼科手術器械的名稱以及手術器械包配置,能識別常見手術器械及名稱;掌握無菌物品的管理包括無菌物品儲存要求以及無菌物品滅菌有效性判斷。
1.2.3 培訓方法
培訓方法包括:自學、理論授課、操作示范、小講課、微視頻教學、查房及案例討論分析。要求學員利用班外時間自學消毒供應行業(yè)標準及消毒技術規(guī)范。醫(yī)院感染管理科專職人員以小講課形式培訓學員;為輪科護士安排理論授課、科室每月2次業(yè)務學習、所在工作區(qū)域的理論學習與操作示范。
1.2.4 培訓計劃
根據(jù)復用性器械的閉環(huán)管理流程,按階段對學員進行區(qū)域培訓(表1)。
表1 眼科手術室護士消毒供應專項培訓計劃Table 1 Special training plan of sterile supplying for nurses in ophthalmic operation room
1.2.5 考核方式
去污區(qū)域培訓結束進行考核,合格后才能進入包裝區(qū)。去污區(qū)考核內容:顯微器械手工清洗、管腔器械手工清洗;包裝區(qū)考核內容:手術器械包的包裝、管腔器械的包裝。所有培訓結束前學員必須完成理論考核,以消毒供應行業(yè)標準及消毒技術規(guī)范的為考核內容,命題經護理部與醫(yī)院感染管理科審核通過,使用統(tǒng)一評分標準。同時完成一次小講課,內容是復用性器械處理的相關知識、處理環(huán)節(jié)關注點或者消毒供應??茖W習的心得體會,要求學員查閱相關資料,以PPT形式進行匯報,從中檢測學員的培訓效果。由消毒供應帶教老師、手術室及醫(yī)院感染控制負責人員共同監(jiān)考完成。
所有考核數(shù)據(jù)采用SPSS 22.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描述,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描述,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4名學員按隨機分配原則,其中實驗組23名先送消毒供應中心培訓3 個月再調入手術室,另外21名為對照組直接調入手術室護理崗。培訓結束實驗組23位學員都完成理論、操作考核及消毒供應專業(yè)小講課,成績均達85分或以上 (85分合格),合格率達100%。其中理論知識考核(87.57±3.37)分,去污區(qū)操作考核(89.57±2.52)分,包裝區(qū)考核(90.09±2.23)分,專業(yè)小講課成績(89.78±2.22)分。對比培訓前后對CSSD相關知識掌握情況,學員自評結果見表2,培訓后學員對相關知識都是熟悉與掌握,達到培訓目標,說明培訓有效果。根據(jù)問卷調查,學員對培訓滿意度達100%。
表2 學員培訓前與培訓后對消毒供應中心相關知識掌握情況Table 2 Students’ degree of familiarity with CSSD before and after the training
滿意度調查。調查手術室?guī)Ы汤蠋煂π抡{入手術室工作3個月的44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其中實驗組23名,對照組21名,具體內容是護理人員對消毒供應??浦R掌握情況,包括手術器械認知、物品處理流程、滅菌質量監(jiān)測以及無菌物品管理四個方面,帶教老師對實驗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其中手術器械認知(P<0.05)、物品處理流程(P<0.01)、滅菌質量監(jiān)測(P<0.05),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表3)。
表3 手術室?guī)Ы汤蠋煂τ袩o參加消毒供應??婆嘤柕淖o士的滿意度比較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teachers in the operating room on nurses participating specialized training of sterile supplying or not
我院是一所三級甲等眼科??漆t(yī)院,隨著2015年3月日間病房的開展和逐步推開,手術量迅速增加,現(xiàn)年手術量達8萬臺。手術室巨大的工作量,需配備大量手術室護士來保證手術安全、有序又高效完成。為提高手術室護士的綜合能力,使新護士們更快、更好地適應手術室工作。系統(tǒng)性的培訓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系統(tǒng)性的培訓教育應以崗位需求為導向,培訓內容更加具備針對性與實用性[2]。有針對性的培訓教育也可以有效減輕護士工作壓力感[1]。根據(jù)對我院手術室護士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98%的人認為護士有必要到消毒供應中心進行培訓,100%的人認為先到消毒供應中心培訓,對開展手術室工作有幫助。表3結果顯示,帶教老師對參加過消毒供應專科培訓的學員滿意度明顯高于未參加培訓護理人員。
重視培訓組織管理,不斷調整培訓方式與內容,保證培訓效果。原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中國護理事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1-2015年)》[3]提出:護理崗位培訓應注重培訓的質量和效果。本次培訓由護理部統(tǒng)籌安排、醫(yī)院感染管理科、手術室、消毒供應中心多部門聯(lián)合,有組織、有計劃、有目的地安排,使培訓順利進行??梢娕嘤柦M織管理非常重要。
培訓方式多元化。建立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培訓模式,是一種綜合多種現(xiàn)代化、互動性、開放性的教學方法為一體的教學模式,多種教學方法可以取長補短,從而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可快速滿足臨床需要,明顯提高護理質量[4]。首先根據(jù)手術室需要制定培訓目標,再根據(jù)目標制定培訓計劃。根據(jù)消毒供應中心三大規(guī)范理論,先讓學員們自學,再通過臨床實踐,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反復強化記憶。利用科室前期制作器械圖譜讓學員認識手術器械實物與相對應的名稱、手術包內器械的配置;而“常用器械質量檢查要點”圖文并茂的資料使學員更加直觀掌握器械質量檢查關注點。具體操作由帶教老師先示范,然后在帶教老師指導下操作,帶教老師結合規(guī)范要求對學員的操作進行評價。帶教過程注意啟發(fā)學員,護理教育是培養(yǎng)專業(yè)護理人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意識,意義重大[5]。微視頻教學給學員帶來完整操作示范或理論,利用簡短的教學視頻在課下傳遞新知識,融合了在線學習與面對面培訓學習的優(yōu)點,保證學習效果[6]。個案討論可讓學員各抒己見,熱烈討論,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針對性的理論授課,可以細化“規(guī)范內容”,增加與手術室相關的工作重點與關注點的學習。及時增加手術室新器械新技術學習,對學員培訓內容及時更新。要求學員完成小講課,是學員主動學習思考問題的過程,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加深了印象,對學員的主動學習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培訓全程以手術室護理崗位需求為導向。在去污區(qū)培訓過程中要求學員關注對眼科顯微精密器械的處理及保護,為以后在手術室對顯微精密器械的管理打下基礎。強調手術完畢器械在手術臺進行預處理的必要性以及及時送消毒供應中心處理的重要性,以便于學員到手術室工作后能及時將使用后手術器械送消毒供應中心處理。器械包的追溯管理要求手術室巡回護士及時、準確掃描錄入手術包的使用情況,與消毒供應中心的手術包回收形成閉環(huán)管理。在包裝區(qū)培訓時強調包裝的規(guī)范要求,只有掌握手術包的規(guī)范包裝,才能在手術室工作過程中準確判斷手術包包裝的合格與否,避免使用包裝不合格的手術包所導致的不良后果。加強滅菌相關知識,有利于無菌物品滅菌有效性判斷,強化無菌意識。掌握植入物滅菌要求與發(fā)放原則,有利于以后在手術室工作中需要植入物時,能對消毒供應中心的處置有正確時間的估算,提高溝通的有效性。
經過約4年的培訓實踐,消毒供應中心為手術室輸送23名護理人員,培訓效果確切。實踐證明,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培訓方式,適合我院實際情況與需要,值得推行下去。針對該培訓我們不斷進行總結,在接下來的培訓內容上,計劃增設手術室護士長小講課,主要內容為眼科手術室護理配合技巧、手術器械的應用與手術過程的演示視頻,加深學員對手術器械的認識,以及對手術室初步接觸。我們將根據(jù)手術室不斷開展的新手術、新技術,不斷更新帶教內容、調整培訓方法,為手術室輸送實用型護士,從而更好為患者提供“高效、安全、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