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周立新
3月下旬,華北地區(qū)罌粟科的一些小可愛們開始蘇醒萌發(fā),角茴香、地丁草、紫堇等等陸續(xù)開花,早春的野花們開始讓人應(yīng)接不暇。
角茴香開在身邊公園的一些角落,明黃的小花單獨(dú)看不起眼,開成群落就有了陣勢。隨著公園的規(guī)劃美化,公園里的野生植物也越來越少,它們屬于雜草,會被一茬一茬地除掉,栽培上整齊劃一的園林植物,這些野草會在一些不為人知的角落里茍且偷生繁衍生存?,F(xiàn)在幾乎所有的公園植物大體相似,如同復(fù)制粘貼,私心地希望這些本土的小野花有一個生存之地,讓我們在審美疲勞時,腳下有幾朵鄉(xiāng)土的野花調(diào)劑美感和情緒。(花期3月下旬-4月)
地丁草的小花淡粉色,植株纖弱細(xì)小。很慶幸,前兩天我在公園角落里拍到了它們茂盛的樣子。(花期3月下旬-4月)
也是粉紫色的花,乍看如同大一碼的地丁草,但是地丁草的苞片羽狀分裂,蒴果兩行種子。而紫堇的苞片披針形,蒴果只有一行種子,而且種子有細(xì)密的小凹點(diǎn)。(花期3月下旬-5月)
挺清新秀氣的小花,搭配了一個生無可戀的名字。基生葉多數(shù),質(zhì)硬,莖生葉極少。眼下,城市周邊荒地的禿瘡花已經(jīng)開爆了。(花期4-5月)
上面幾種是城市公園或者荒郊就能看到的罌粟科植物,如果走進(jìn)山里,還能看到下面這些:
山里的老鄉(xiāng)叫它元胡。前兩天去山里,看到一片片的小藥八旦子已經(jīng)開了,總狀花序具3~8花,苞片卵圓形,花梗明顯長于苞片,下花瓣的基部有寬大的淺囊,藍(lán)色、粉紫色以及漸變色都有,對它們的色彩毫無抵抗力。(花期3月下旬-5月)
蒴果線形,不呈串珠狀,蒴果1列種子。(花期4-5月)
開黃花的紫堇在花期都很相似讓人臉盲,可以追一下它們的果期和種子來分辨,珠果黃堇的蒴果明顯在種子間收縮呈串珠狀。(花期4-5月)
這個種辨識度比較高,一是崖壁生長,二是顏色特殊,太行山區(qū)的房山紫堇呈粉紫色,而北京地區(qū)的綠白色。(花期4-5月,個別的到8月還會見到花果)
顧名思義蒴果蛇狀扭曲。(花期5-7月)
花黃色,距的末端下彎。生溝谷林緣、水邊,比其他幾種花期晚。(花期7-9月)
北京延胡索跟小藥八旦子很相似,都有近球形的塊莖,但是北京延胡索下部苞片具篦齒或粗齒,上部苞片全緣或具1-2齒。而小藥八旦子的苞片是卵圓形。
紫堇屬是罌粟科成員里的大屬,區(qū)分起來沒那么容易,以上拍到的這些,或許真實(shí)身份鑒定有誤,但不變的是它們在大山里振翅欲飛的精靈模樣。希望今年去山里再次遇到它們,拍清果和種子的細(xì)節(jié)。
夏日山中還有罌粟科的其他成員。
花亮黃色,恰好遇到花果同在,蒴果有長達(dá)1厘米的宿存花柱(花期4下旬-5月)
野罌粟單花頂生,生長于亞高山草甸或者林緣。(花期5-7月)
與平原荒地常見的禿瘡花長相相似,但是白屈菜葉子質(zhì)地薄,莖分支,生低山,花期晚;而禿瘡花葉子質(zhì)地硬,分支少,基生葉多,花期早。(花期5-7月)
高大直立草本,莖高0.8~1米,通常淡黃綠色,光滑,多白粉,中空,上部多分枝。(花果期6-10月)
春天很忙,腳步很快,快快跟上節(jié)奏,一起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