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輝 熊秋
(忠縣人民醫(yī)院檢驗科,重慶 忠縣 404300)
膽道感染主要是指膽道系統(tǒng)發(fā)生細菌性感染,膽道感染發(fā)病率在急腹癥中居于第2位,屬于常見且多發(fā)的外科疾病,并且治療難度較大[1]。掌握致病菌類型是制定治療措施的關(guān)鍵步驟,而了解致病菌耐藥性則是提升治療效果的重要措施[2]。由于地區(qū)以及時間的差異性,使得導致膽道感染的病原菌類型和耐藥性情況存在一定差異,通過掌握本地區(qū)膽道感染病原菌類型和耐藥性問題,為臨床合理選擇抗菌藥物提供理論依據(jù)[3]。因此,本次研究對355份膽汁樣本實施檢測,分析膽道系統(tǒng)感染常見致病菌和其耐藥性。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采集的355份疑似為膽道感染的膽汁樣本為研究對象,在355份膽汁樣本中共分離出355株病原菌,與之相關(guān)的膽道疾病包含膽囊癌、胰腺癌、十二指腸乳頭癌、膽管腫瘤、膽管炎性狹窄、膽囊結(jié)石以及膽管結(jié)石。使用糞腸球菌ATCC29212、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9213、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以及大腸埃希菌ATCC25922作為質(zhì)控菌株。
1.2方法
1.2.1檢測儀器 (1)VITEK 2 compact System型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和其配套檢測試劑,采購至美國 bloMerieux, inc公司;(2)血瓊脂平板,采購至鄭州安圖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2.2檢測方式 (1)采集膽汁樣本,利用外科方式獲得病患膽汁樣本,采集后需立即將其注入無菌瓶中并送至實驗室進行微生物接種以及細菌培養(yǎng)。要求采集過程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原則。(2)病原菌培養(yǎng)和藥物敏感實驗,在血平板上接種膽汁樣本,嚴格依據(jù)分離和培養(yǎng)標準實施操作。使用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和其配套試劑對病原菌類型和藥物敏感試驗情況實施分析,判讀藥物敏感試驗結(jié)果。
1.3觀察項目 觀察病原菌鑒定結(jié)果及其分布情況;觀察膽汁樣本中主要革蘭氏陽性菌耐藥情況;觀察樣本中主要革蘭氏陰性菌耐藥情況。
2.1觀察病原菌鑒定結(jié)果及其分布情況 在355株病原菌中,革蘭氏陽性菌有73株(20.56%)、革蘭氏陰性菌有282株(79.44%)。見表1。
表1 病原菌鑒定結(jié)果及其分布情況分析
2.2觀察膽汁樣本中主要革蘭氏陽性菌耐藥情況 在糞腸球菌中,對利福平耐藥性較高;在屎腸球菌中對紅霉素耐藥性較高。見表2。
表2 膽汁樣本中主要革蘭氏陽性菌耐藥情況分析(%)
2.3觀察膽汁樣本中主要革蘭氏陰性菌耐藥情況 在陰溝腸桿菌中,對頭孢唑林耐藥性較高;在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亞種中,對頭孢替坦耐藥性較高;在大腸埃希菌中,對氨芐西林耐藥性較高。見表3。
表3 膽汁樣本中主要革蘭氏陰性菌耐藥情況分析(%)
膽道感染可使病患出現(xiàn)黃疸、發(fā)熱以及上腹部絞痛等臨床表現(xiàn),并且感染嚴重者還會出現(xiàn)膽道出血以及中毒性休克等情況,對病患生命安全產(chǎn)生不利影響[4-5]。因此,了解致病菌類型,并合理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對改善疾病預后具有積極意義。
伴隨抗菌藥物在臨床的廣泛使用,病菌耐藥性情況日漸嚴重,對于感染性疾病而言,選擇對病患敏感度較高的抗菌藥物,可一定程度上提升抗菌效果[6-7]。本次研究中,革蘭氏陽性菌(20.56%)占比低于革蘭氏陰性菌(79.44%),而屎腸球菌以及糞腸球菌屬于常見的革蘭氏陽性菌,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亞種以及陰溝腸桿菌屬于常見的革蘭氏陰性菌。其中,糞腸球菌對利福平耐藥性較高;屎腸球菌對紅霉素耐藥性較高。陰溝腸桿菌對頭孢唑林耐藥性較高;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亞種對頭孢替坦耐藥性較高;大腸埃希菌對氨芐西林耐藥性較高。分析結(jié)果可知,盡管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亞種以及大腸埃希菌對碳青霉烯類抗菌藥物敏感性較高,但是由于該類藥物價格較高,并且屬于廣譜抗菌藥物,長時間或大劑量使用極易使機體出現(xiàn)菌群失調(diào)情況,導致重復感染情況出現(xiàn),因此不可作為臨床常規(guī)用藥[8]。另外阿耐卡星存在一定腎毒性以及耳毒性情況,因此不建議臨床經(jīng)驗用藥[9]。通過了解引起膽道感染的致病菌類型和藥物敏感試驗結(jié)果,針對常見病原菌有較高耐藥性的抗菌藥物,已經(jīng)不適合作為臨床的首選經(jīng)驗用藥[10]。應(yīng)選擇耐藥性較低且敏感度較高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從而提升治療效果。
綜上,腸桿菌類病原菌是本地區(qū)導致膽道感染的主要類型,并且大部分病原菌均存在耐藥性。通過實施膽汁樣本培養(yǎng)、分離以及藥物敏感試驗,可掌握病原菌類型和病菌耐藥性情況,從而指導臨床合理選擇抗菌藥物,提高治療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