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鸝
白駒過隙,時光荏苒。今年恰逢恩師沈湘先生百年誕辰,也是先生離世的第28個年頭。此時,回憶往事令人百感交集。當年跟隨先生學習的情景常常浮現(xiàn)在眼前,親切、溫暖、幸福的思念之情,時而起伏、時而平靜地不斷涌入我的心間。
此生,我有幸成為沈湘先生在中央音樂學院聲歌系執(zhí)教期間的最后一個本科學生(所謂“關門弟子”),跟隨先生學習長達8年(5年本科,畢業(yè)留校擔任先生的助教3年),直至他逝世。那些年里,先生循循善誘,從為人處世到學習,從如何勤奮精進到如何自立于社會等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給予我耐心、細致的全方位引領和教導。同時,我從先生的言行舉止方面,也學習了不少書本上根本無法涉獵的豐富知識。
先生的言行舉止為我樹立了一個德才超群、自律自尊、嚴于律己、寬以待人、不斷修煉自己心性,最終成為一位高尚品格而實至名歸的聲樂藝術家和蜚聲海內外的著名聲樂教育家。先生對學術的嚴謹和熱愛,對學生的關心、愛護和正確引導,以及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都是值得晚輩學習的典范。不同聲部、不同年齡、不同程度的學生只要進入他的門下,都能在原來基礎上收獲不同程度的提高和豐碩的收益。他的教學可以稱為實踐“因材施教”這一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典范。
本文作者與沈湘教授(1989)
自1985年我成為沈湘先生的學生那一刻起,就開始了我專業(yè)聲樂藝術的學習之路,我逐漸開始懂得什么樣的聲音才是真正的意大利“美聲”。記得先生曾經不止一次地告誡我:作為一個未來的專業(yè)歌唱演員,一定要具有聰慧的頭腦、較好的嗓音條件、對“美聲”音色的鑒賞力和科學的發(fā)聲方法。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嗓音條件,存在的不同問題需要采取不同的解決方式,從而獲得最美的、最自如、最輕松動人的聲音。先生從發(fā)聲技巧與音色鑒賞,如何應用正確的發(fā)聲方法,不同風格作品的把握,不同語言的咬字吐字與聲音的結合應用,不同作品中不同人物角色、不同歌曲內容的音樂處理,以及各種表現(xiàn)手法如何達到感人至深的境界等方面都給過我許多獨道的指點。留校任教30多年來,我始終遵照和踐行先生的諄諄教誨認真培養(yǎng)學生,因此也獲得了許多同行和學生的認可與好評。
先生對學生回課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他不止一次對我說:“學生在學習每一首作品時一定要做到‘譜面干凈’?!苯又纸忉尩溃骸拔艺f的‘譜面干凈’就是指除了音準、節(jié)奏、語言的準確之外,譜子上的所有表情記號(包括伴奏部分),都要‘做到位’,同時還要有演唱者自己對作品的獨特理解和表達。只有這樣,才能給老師回課。先生還不止一次提醒我,“譜面干凈”的原則,更寬泛地講,也可以應用到表演和處理藝術歌曲方面。
至今,我仍難以忘懷的是,一次我給先生回課,唱的是舒伯特的《死神與少女》,這首歌曲具有相當強的戲劇色彩,要求演唱者用音色的差異來表現(xiàn)兩個不同的人物,少女的恐懼與驚慌,死神的陰沉與威嚴。當我用這樣的表現(xiàn)手法回課時,先生說還有一種更生動的表現(xiàn)手法。他提出了一種我從未料到的解釋,先生說:“記??!你是女中音。這時的死神要用你女中音特有的溫暖音色來表現(xiàn),這樣才能更加有魅力,少女才能不斷地(如歌詞所說)走向死神”。同時他還親切地啟發(fā)我:“要深入理解和挖掘歌詞中蘊含的豐富內涵”“當死神唱到‘我并非暴力,愿你在我的雙臂中靜靜安眠’一句時,此時死神的歌聲中充斥著委婉、激動而又渴望與向往的祈求等極為深沉、復雜的情感”。這樣的提示,使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自己所屬聲部獨有的音色魅力。要使這首作品更具靈動性和厚實的感染力,就要藝術表現(xiàn)力更加豐富和飽滿。最后先生又特別指出,無論是自己演唱或是教學都要注意,除了表現(xiàn)歌詞字面顯現(xiàn)的意思外,更要注意深入挖掘其隱藏的內涵,其中往往是深刻含義之所在。另外,聲部特色的發(fā)揮不可忽視,許多藝術歌曲,同一作品常常會由不同聲部的歌者演唱,這正是發(fā)揮不同聲部特點的機會,忽視這一特點就會讓聽眾感到不生動、不滿足,甚至有缺憾。類似這樣的教導還有很多很多,這樣的學習模式伴隨我的整個大學時代。先生為我從事聲樂專業(yè)打下扎實的基礎,豐富了我演唱的知識和技能,促使我后來在教學和舞臺表演方面都能邁開堅實的步伐,無論碰到什么樣的難題,我都能沉著面對,至今收獲滿滿。
回顧30多年來我的教學生涯和收獲,都與先生當初給予我的指點密不可分。記得當年我以優(yōu)異的成績畢業(yè)時,曾經面臨兩條道路,除了留校任教以外,我還考取了中央歌劇院。從我自己內心深處而言,我更喜歡舞臺表演,想到歌劇舞臺上去實現(xiàn)自己的歌唱夢想,可先生當時語重心長地對我說:“黃鸝呀,我更希望你留在學校任教,一邊教學一邊還可以繼續(xù)學習,再說舞臺表演的機會也不會絕對沒有。我建議你再好好想想,好好想想”。先生殷切關懷的語調和眼神中流露出的熱切期望,深深地觸動了我,我堅信我心目中最最崇敬的這位長者是在指引我,希望我的將來能走得更高更遠。最終我聽從了先生的建議,一邊教學一邊擔任先生的助教,開始了我的教師生涯。
此后,先生對如何做一名稱職的聲樂教師,也給過我很多更明確的指引。他告訴我聲樂教學的特殊性,一定要因材施教。作為一名聲樂教師,除了有一顆對學生的責任心外,還需要有一雙敏銳的耳朵。聲樂教師的耳朵,不僅要聽辯好的音色、音準的精密準確度,更要聽出每個學生存在的問題,還要預判其可能出現(xiàn)的種種情況,同時還必須了解人體在發(fā)聲時生理結構的互相配合的合理性和科學性。這樣才能準確判斷學生存在的問題,制訂出每個學生在不同階段的教學計劃,從而達到音色的優(yōu)美,聲音運用的輕松靈活、音域的寬泛、音樂表現(xiàn)力的豐富多彩和聲音的穿透力等。記得先生曾經對我說過這樣一句話:“作為一名聲樂教師,如果不能用敏銳的耳朵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猶如庸醫(yī)治病,不僅不能把病人的病治好,相反可能使病情惡化,害死別人。”先生這番話雖然有些重,但是時刻在我腦際回響,提醒我絕對不能做聲樂教學中的“罪人”。警示我要對每一位學生認真負責,讓他們在與我學習的過程中既輕松愉快又熱情澎湃,煥發(fā)出每個學生對藝術表達的強烈欲望和激情。
當下,重溫先生對我無盡的關愛,我深深感悟到當初先生為我選擇教學道路的遠見卓識。仿佛先生早已看到了我深藏的潛質和責任心,故而我如今才能在聲樂教學的崗位上馳騁奔跑。紙短話長,如果將我對先生無盡的崇敬和緬懷匯成一句話,那就是:感恩我最最崇敬的老師—沈湘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