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曉亮
北京市密云區(qū)馮家峪鎮(zhèn)中心小學位于經濟欠發(fā)達的密云北部山區(qū),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小學,全校91名學生全部在學校住宿,集中管理。其中,單親家庭或與老人生活在一起的學生大約占全部人數(shù)的四分之一。家長文化水平低,隔輩溺愛,缺少與孩子有效溝通的方法和技巧,成了造成偏遠山區(qū)寄宿制學校學生情感關懷缺失的重要原因。
眾所周知,情感是教育活動的魂。為了通過開展情感教育彌補農村寄宿制學校學生的情感缺失,我從以下三方面做了嘗試。
精準家訪,為學生建立信息檔案
我所帶的班級共有26名學生,全班有將近一半的學生在周末回到家中時,見到的只是爺爺奶奶,他們對孩子百般呵護,盡可能滿足他們的一切需求,但對孩子的品質、情感的需求、學習成績的高低卻很少過問;學生的父母為了生計奔波在外,與孩子的感情也日漸疏遠。此外,經過調查,我班還有4名學生來自單親家庭。
針對上述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和其他教師一起驅車百里,跑遍了馮家峪鎮(zhèn)的溝溝岔岔,逐一對學生進行家訪。我深入孩子們生活的家庭,真實掌握學生的基本信息,家長的職業(yè)、在何處打工、聯(lián)系方式、家庭人員情況以及收入來源等都進行詳細的了解并做好登記管理工作,為每位學生建立個人信息檔案。同時,對家庭內部有重大變故、極度貧困、單親家庭及留守兒童做好關懷幫扶工作。此外,對單親家庭的孩子以及留守兒童做好心理疏導工作,每兩周上一次心理健康課,讓每一個孩子都明白雖然父母不在身邊或者只有一位家長在身邊照顧自己,但是他們的父母一直深深地愛著他們,一直在為他們能夠有更好的生活做著不懈的努力,而且他們的身邊還有老師、同學、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愛,由此讓他們感受生活的溫暖。這些工作的開展,為學生提供了更多可以傾訴的場所,也讓教師們多了一道把握學生心靈脈搏的關口。
各項活動,為親子搭建溝通橋梁
對于學生而言,學校和家庭是最重要的生長環(huán)境。缺失任何一方,我們的教育都是不全面的,學生的心理發(fā)展也是不健全的;任何一方面薄弱,我們的教育都會產生內耗,會事倍功半。所以,我特別注重與家長的溝通,以便相互了解和理解,與家長在教育學生的理念、標高、實際操作方面達成共識,形成教育合力。
首先,定期召開家長會。盡可能要求家長參與活動,面對面地傳達學校的辦學理念、班級管理策略、學生思想狀況和情感渴求,并借此機會請家長談談自己對教師、對孩子以及對學校管理的各種看法和意見。這樣,家長既能對學校和教師多一份了解和理解,也能對孩子在校的表現(xiàn)有更全面的了解,更有利于家校雙方對孩子的輔導和教育。
其次,請家長參與校級運動會,在親子活動中增進家長和孩子的感情。對于沒有時間參與的家長,我會把運動會場景錄成視頻發(fā)給他們。記得五年級的第一次運動會,班里的蒙蒙特別想?yún)⒓佑H子競賽活動,可她的家長始終沒有出現(xiàn)在運動會賽場上。見此情景,我跑到她跟前悄聲說:“蒙蒙,讓我做你的媽媽,咱倆去參加比賽?!焙⒆拥难凵窳⒖塘亮似饋?,我們還獲得了冠軍。這個小小的故事,便成了蒙蒙和她家長最難忘的記憶。之后,蒙蒙的家長無論有什么事情都會克服困難參加孩子的活動。
再次,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小活動,促進學生與家長的情感溝通。期中考試后,我請學生們扮演小記者采訪自己的父母,詢問他們的夢想以及為了這個夢想付出哪些努力。家長們真誠地進行了回答,而孩子們也發(fā)現(xiàn)家長的夢想都與自己有關,深受感動。于是,我們又繼續(xù)開展了“給自己的父母寫一封信”的活動,要求學生通過書信的方式告訴父母自己在校的學習和生活情況,讓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經長大了、懂事了、學會體諒父母了。這項活動的開展收效很大,很多家長表示孩子的信讓他們熱淚盈眶,老師的教育卓有成效。
溫情傳話,做學生和家長的粘合劑
現(xiàn)代化的即時通訊手段在家校聯(lián)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和家長可以通過手機進行及時有效的互動交流,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密切地聯(lián)系起來。此外,家長和教師可以互相了解孩子在家和在校的表現(xiàn),從而便于把握孩子的心理動向,共同做好教育和疏導工作,并根據(jù)情況適時調整各自的教育方式,從而達到較好的共育效果。
我班的琪琪是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她性格有些偏激,自我保護意識強,很難了解到她的真實想法。孩子的媽媽在藥店上班,是一個不善表達情感的女人。所以琪琪和媽媽很少能敞開心扉,傾訴內心需要,這導致她們的感情越來越淡薄。為此,我充分利用手機短信功能,溫情傳話,做琪琪和媽媽的情感粘合劑。例如,三八婦女節(jié),我偷偷地拍下孩子的繪畫作品傳給媽媽,告訴孩子媽媽,這是孩子給她的節(jié)日禮物。我還鼓勵她們,時不時地為對方錄制視頻,哪怕只是說幾句鼓勵的話、想念的詞。就在這樣的語音、短信傳遞中,琪琪和媽媽的感情越來越深厚,孩子之前偏激的性格也有了很大改善。
冰心說:“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彌漫。”一直追尋在教育路上的我,唯愿一路播種,花香四溢!
(作者單位:北京市密云區(qū)馮家峪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