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能花
摘要:中考作文歷來是社會關切的熱點,語文教師在這些眾說紛紜之中,必須基于這些“冰山一角”,梳理出“冰山全貌”,給予精準指導。要從審題抓起,融入多向度思維的參與;要基于命題的宗旨,進行深層的立意;要關注讀者的喜好,選好素材、結(jié)構(gòu)等。
關鍵詞:中考作文;審題;立意;判分
中考語文一結(jié)束,“長學問了”這道作文題就燃爆鹽阜大地?!斑@個題好寫!”“學生有話說?!薄拔覀儗戇^類似的題!”……眾說紛紜之中,我于思緒紛飛中不僅想到了海明威的“冰山原理”。
“冰山運動之雄偉壯觀,是因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比绻f作文是冰山的話,作文題就是在那水面上的八分之一部分。細加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社會各界對作文的評價大多停留于此。而對于作文以及作文教學而言,則太需要回歸理性,窺探其下的八分之七部分了。在這方面,應嘗試倡導與踐行“三窺”“三明”。
一、窺標題之內(nèi)涵,明審題之思維指向
命題作文的寫作,始終繞不開審題這一關。在審題方面,要著重調(diào)動多種思維的綜合參與。
首先是直覺思維。面對標題,學生會立即對其關鍵詞進行思維檢索,調(diào)動儲存的語言知識,形成初步感知。例如,2020年鹽城中考作文標題“長學問了”,由“長”“學問”“了”這三個詞語組成,“長”指增長,“了”指動作或變化的完成,“學問”指知識;連起來理解就是“增長知識了”。但是,在這種思維指引下的寫作,很容易變成“流水賬”,考生就會簡單列舉“長學問”的情形,這樣的作文自然難以獲得閱卷教師的青睞。于是,此時的審題就需要其他思維的適時“補位”了。例如,考生可以運用形象思維檢索各自的生活儲備,發(fā)現(xiàn)在自身的成長歷程中有哪些學問增長了,有哪些具體表現(xiàn)。再如,運用辯證思維和邏輯思維,辨識和推斷出“長學問了”里面還蘊含著主人公之前并不知道或把握某個“學問”,如今認識到它的存在及其對成長的裨益。
在作文過程中,審題環(huán)節(jié)就應有思維的積極有效參與,這也是作文教學必須堅守和明晰的底線。
二、窺命題之初衷,明立意之深層要求
作文命題看似隨意性很大,實則有很大的限制性,這就是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語文教學領域的要求。立德樹人是基礎教育自始至終都應牢牢抓住的靈魂,自然也應體現(xiàn)在作文考試之中。否則,作為綜合性、實踐性很強的語文考查項目,作文就失去了其根本意義。中考作文考查的是初中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命題者指望著借此評判他們在價值觀建構(gòu)、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的培育方面達到了什么層次。為此,契合這一要求,學生在作文中應展現(xiàn)其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的現(xiàn)有階段和具體成果。
鹽城的這一道作文題,在審題之后,學生就應調(diào)動多元思維,檢索各自的“長學問”在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chuàng)新等六大素養(yǎng)方面有何體現(xiàn)。因為閱歷和個性的差異,不同學生會有不同的關注點,但是在這六大素養(yǎng)中應該有其優(yōu)先選擇項。學生對“人文底蘊”感興趣,就可梳理自身在人文積淀、人文情懷、審美情趣等方面有無“長學問”的觸發(fā)點。例如,學生對二胡感興趣,就可以從對這種傳統(tǒng)樂器的學習入手,經(jīng)過由易到難的訓練,上升到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認知,真情感慨和得體表達自身在審美技能提升等方面“長學問了”。學生如果對航模感興趣,就可以從參與航模社團活動寫起,抒寫其經(jīng)過由失敗到成功的歷練,從而認知到理性思維和勇于探究在航模乃至人生行走等方面的價值。以此類推,學生可以根據(jù)經(jīng)驗和思考,選寫自己在其他素養(yǎng)方面的“長學問”。
立意決定了作文的厚度,考生應契合立德樹人在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提升方面的初衷,明晰和選準立意方向。
三、窺閱卷之喜好,明作文之最佳選擇
從寫作機理來看,作文的完成是以讀者的閱讀為標志的。為此,考生在作文時應牢記讀者,尤其是特殊的讀者——閱卷老師。為此,知曉基于評卷標準約束的閱卷老師怎么判分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有幸參與了多次高考作文閱卷,又有著近20年的初、高中作文教學經(jīng)驗,對這些喜好略知一二,現(xiàn)羅列如下。
首先,“人云”,我不“亦云”。面對“長學問了”這個標題,很多學生會因“學問”這個詞聯(lián)想到閱讀,會寫因為閱讀了《簡·愛》,知悉了人可身份卑微但人格要平等的道理;因為閱讀了《西游記》,知悉了為人要虔誠、目標要堅定等諸多為人處世的道理……殊不知這樣的選擇導致了大量的作文在選材、立意等方面“撞車”。這個時候,聰慧的考生可以避開這些大家熟知的素材,另辟蹊徑,選擇“社會參與”這個核心素養(yǎng)點,結(jié)合自身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間的志愿服務,表達對青年要有責任擔當?shù)恼J識;還可以選擇“實踐創(chuàng)新”這個核心素養(yǎng)點,結(jié)合防疫居家期間的家務勞動,表達自身在勞動意識培養(yǎng)與實踐方面的“長學問”……
其次,他走“康莊大道”,我卻“曲徑通幽”。對于“長學問了”這篇作文,不少學生首選總分式結(jié)構(gòu),先總寫自己在某方面“長學問了”,然后分述其具體表現(xiàn),最后來一個總結(jié),形成首尾呼應。這樣的寫法自然是切題的,但總覺得有基于標題進行簡答的意味,不能很好體現(xiàn)作文的韻味。為此,在這篇適合寫成記敘文的作文中,考生要在敘事的曲折性方面做足文章,進行深刻、新穎的設計。例如,全文從“我”組裝機器人的困惑寫起,開篇即鋪陳這種情緒,然后寫針對困惑的繼續(xù)嘗試,接著再敘寫失敗,之后寫經(jīng)由點撥和理性思考之后的成功,并加以“長學問了”的總結(jié)與感慨。這樣的寫法暗合了“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要求,能夠帶動閱卷老師走一走“曲徑”,使其經(jīng)歷心靈跌宕,繼而自然“通幽”,明晰考生的寫作意旨。
作文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語文實踐活動,在具體寫作中,它關涉思維、語言、審美等眾多維度,蘊含著眾多的取與舍,需要我們從對作文題這個冰山一角的觀望與評判,深入到其下八分之七處,剖析其寫作與傳播機理。唯有這樣,才能算作明晰了作文的真意。
(作者單位:鹽城市騰飛路初級中學,江蘇 鹽城2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