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玲
(吉林省樺甸市新華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吉林 樺甸)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疾病[1],其不僅會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還會使得患者心腦血管的患病幾率大大增加[2]。當前來看,老年高血壓的治療主要方式還是依靠社區(qū)治療為主,通過給予藥物以及一定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控制高血壓的發(fā)展,致使老年患者的治療效果能夠達到預期[3]。本次研究中隨機抽取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月就診的老年高血壓患者96 例作為研究對象,具體如下。
隨機抽取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月就診的老年高血壓患者96 例,隨機分為研究組與參照組,各48 例。其中,研究組男28 例,女20 例,年齡53~74 歲,平均(67.39±2.38)歲;參照組男27 例,女21 例,年齡54~76 歲,平均(67.47±2.29)歲。研究組與參照組于年齡、性別等方面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參照組:實施慢性疾病的管理方法[4],先于社區(qū)內開展高血壓的病情調查,建立健康檔案,及時對患者進行家訪,一旦患者出現病情變化,及時給予患者相關的治療與護理,并向患者提供咨詢以及血壓測量等服務。
(2)研究組:在慢性疾病管理的基礎上給予優(yōu)質護理,內容如下:①對患者進行登記,具體包括姓名、年齡、藥物以及性別等基礎資料[5],對患者的病情進行綜合評估,依照患者的具體身體情況制定康復計劃,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及時回訪并記錄患者的病情變化;②心理護理:由于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自尊心比較強,所以高血壓的改善情況較慢,如果反復發(fā)作常常會導致病人產生焦慮的情緒,護理人員需要依照病人的心理壓力及時調整回訪時間與次數,積極幫助患者排解心理壓力,使患者積極配合護理工作;③用藥指導:社區(qū)的護理人員需要依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對患者的藥物進行適當調整,囑咐患者進行按時服藥,由于患者服用的大多數降壓藥物都會致使患者產生各種各樣的不良反應,所以護理人員需要教導患者及時預防以及處理各種不良反應,提升病人的藥物的依從性;④飲食指導:護理人員依據每位患者不同的病情對患者進行飲食安排,減少對鹽類的攝入量[6],囑托患者每日的食鹽攝入,鼓勵患者多食用高鉀的食物,并且多食用蔬菜與水果,保障患者的身體健康;⑤運動指導: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進行診斷,再綜合患者的身體素質以及社區(qū)內的環(huán)境制定一套科學的運動方式,具體包括有騎車、散步、慢跑等運動方案,具體的運動應該以心臟不劇烈加速為主,避免長期久坐或者臥床,養(yǎng)成一個良好的、健康的生活習慣,及時檢測患者的體重[7],如果身體超重則應該進行熱量攝入把控。
對比分析研究組與參照組護理前后患者的血壓以及服用藥物的具體情況。
數據處理使用SPSS 20.0,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研究組與參照組在舒張壓、收縮壓以及按時服用藥物人數方面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研究組與參照組在舒張壓、收縮壓以及按時服用藥物人數方面,明顯研究組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參照組護理前后的血壓以及按時服用藥物對比(n)
隨著老齡化進程的加劇,患有高血壓的患者越來越多,并且呈現出連年上升的趨勢,傳統(tǒng)護理沒有在社區(qū)護理當中引起足夠的重視。如果不能對高血壓的患者進行及時護理,有可能會導致患者產生更多并發(fā)癥,甚至會影響生命安全[8]。而且患者本身對于高血壓病癥的認識也不足,在社區(qū)護理當中,加強優(yōu)質護理就會顯得十分重要。本次研究中,研究組護理前的舒張壓平均為101.80 mmHg,收縮壓為175.57 mmHg,按時服用藥物的為28 例。參照組護理前的舒張壓平均為103.77 mmHg,收縮壓為178.36 mmHg,按時服用藥物的為29 例。研究組與參照組兩組之間在舒張壓、收縮壓以及按時服用藥物人數方面差異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護理后的舒張壓平均為96.57 mmHg,收縮壓為153.79 mmHg,按時服用藥物的為47 例。參照組護理后的舒張壓平均為100.12 mmHg,收縮壓為172.34 mmHg,按時服用藥物的為35 例。研究組與參照組兩組之間在舒張壓、收縮壓以及按時服用藥物人數方面,明顯研究組優(yōu)于參照組,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應用社區(qū)優(yōu)質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護理效果影響顯著,建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