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菲
(吉林市人民醫(yī)院,吉林 吉林)
偏頭痛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屬于一種慢性神經血管性疾病,大多偏頭痛都為兩側顳部或一側顳部發(fā)生反復性的搏動性頭痛,患者在癥狀發(fā)作前可能伴隨著體覺、視覺的先兆表現,包括精神、神經障礙等[1]?;颊咴诎Y狀發(fā)作時還時常伴隨著惡心、嘔吐等現象的發(fā)生。偏頭痛的發(fā)病人群中,以女性患者居多[2]。本研究就導致成年女性發(fā)生偏頭痛的原因進行分析研究,并對治療偏頭痛的有效治療方式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6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的150 例偏頭痛女性患者,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75 例。其中,觀察組患者中,年齡為30~60 歲,平均(46.72±5.28)歲,病程為6 個月至7.9 年,平均(4.14±1.04)年;對照組患者中,年齡為30~60 歲,平均(46.83±5.32)歲,病程為7 個月至8 年,平均(4.16±1.03)年。以《中藥新藥治療偏頭痛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所規(guī)定的標準,對本次參與研究的女性患者進行疾病的判定。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P>0.05,有可比性。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guī)西藥進行治療,使患者每日口服西比靈膠囊,一次口服1 粒,每日口服2 次。觀察組以此為基礎,聯合中藥制劑進行治療,中藥藥方組成包括:分別加入赤芍、麥冬、白芍、桃仁、菊花各9 g,12 g 石決明,3 g 全蝎,夜交藤與雞血藤各30 g,2 條蜈蚣。每日使患者服用1 劑,每日口服2 次,分別于早晚進行服用。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痊愈為患者的偏頭痛及其他癥狀均消失,且患者于停藥后的6 個月,偏頭痛未出現復發(fā)的現象;顯效為患者的癥狀改善顯著,但在停止用藥后6 個月,發(fā)生的復發(fā)現象;有效為患者的各種癥狀有所好轉,在停止用藥的3 個月后發(fā)生復發(fā);無效為患者的癥狀無明顯變化[3]。總有效率=(痊愈患者例數+顯效患者例數+有效例數)/ 總例數×100%。對比兩組患者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包括嗜睡、消化道不適、口燥。對比兩組患者的癥狀評分,包括頭痛、眩暈、嘔吐,各項滿分為12 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癥狀越嚴重。
采用SPSS 19.0 處理數據,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用()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總有效率明顯比對照組高(P<0.05),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效果[n(%)]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n(%)]
觀察組患者的癥狀評分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見表3。
表3 對比兩組患者的癥狀評分(,分)
表3 對比兩組患者的癥狀評分(,分)
偏頭痛是臨床上神經內科較為常見的疾病,據相關數據調查,發(fā)現患有偏頭痛的患者中有60%有家族史[4]。其中,患者體內的部分體液物質出現的暫時性變化或血管收縮功能發(fā)生不穩(wěn)定現象是導致偏頭痛發(fā)生的主要原因,同時,還可能與內分泌、飲食等有關。在偏頭痛患者中,女性患者的人數又明顯多于男性,女性具有更高的患病風險,因此,分析成年女性患偏頭痛的原因對于臨床的診療十分關鍵[5]。經過臨床上對患者的臨床資料、患病情況等分析,發(fā)現大多女性患者都在青春期后起病,而大多數患有偏頭痛的女性在閉經后,其癥狀明顯緩解[6]。對此種現象進行分析,發(fā)現導致成年女性偏頭痛的原因多是由女性在青春期發(fā)育時,發(fā)育速度比較迅速導致的,同時,偏頭痛還可能與女性患者自身的生理周期有著密切的關系[7]。本次研究采用中西藥結合的方式進行治療,能有效促進患者頭痛等癥狀的緩解,且能有效使偏頭痛的復發(fā)情況得到控制。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用藥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治療干預前,兩組患者的癥狀評分無明顯差異,經過治療干預后,兩組患者的癥狀得到了緩解,且觀察組的癥狀評分比對照組低(P<0.05)。
綜上所述,導致成年女性發(fā)生偏頭痛的主要原因是女性自身的生理周期與特殊的體質造成的,可通過將中西醫(yī)聯合治療的方式,來改善成年偏頭痛女性患者頭痛癥狀,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