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源
[摘 ? ? ? ? ? 要] ?教育家馬卡連柯在勞動教育領域有著深刻的思想見解,其勞動教育思想主要有勞動教育在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勞動教育能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以及在集體中開展勞動教育。從對馬卡連柯勞動教育思想的分析,可以得出應重視幼兒階段的勞動教育、通過勞動教育幫助幼兒全面發(fā)展、在集體中開展幼兒勞動教育以及在家庭中開展幼兒勞動教育。
[關 ? ?鍵 ? 詞] ?馬卡連柯;勞動教育;幼兒教育
[中圖分類號] ?G6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1)09-0194-02
勞動是社會發(fā)展的基礎動力,勞動教育是教育體系中不可替代的組成部分。幼兒階段是整個人生中的萌芽階段,幼兒階段的勞動教育具有基礎性和奠基性的作用。馬卡連柯是著名的教育家,他在教育活動中為蘇維埃國家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其提出的勞動教育理論對蘇維埃的教育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重視馬卡連柯勞動教育的思想內(nèi)涵,對我國幼兒階段的勞動教育具有啟發(fā)性和指導性的意義。
一、馬卡連柯勞動教育的思想內(nèi)涵
馬卡連柯的勞動教育思想是其最主要的教育思想,是由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結(jié)合”的原理作為理論基礎,經(jīng)過多年教育實踐總結(jié)出來的具有重大理論和實踐意義的教育思想。關于馬卡連柯的勞動教育思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解讀。
(一)勞動教育是教育體系中至關重要的內(nèi)容
人類的生產(chǎn)生活離不開勞動。馬卡連柯曾寫道:“勞動永遠是人類生活的基礎,是創(chuàng)造幸福的人類生活和文化的基礎?!盵1]勞動是人類本質(zhì)的體現(xiàn),是創(chuàng)造和推動人類發(fā)展的原始動力。勞動作為人類生產(chǎn)生活的基礎,在教育活動中占據(jù)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當時的蘇維埃共和國是勞動者的國家,勞動象征著榮耀和英勇,國家憲法明確規(guī)定了“不勞者不得食”。作為教育家的馬卡連柯極力奉行這一觀點。
首先,馬卡連柯堅信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他說:“不注意創(chuàng)造價值的勞動,不會成為教育的積極因素?!盵2]所謂“有勞才有得”,只有通過勞動才能獲得生產(chǎn)、生活所必需的物質(zhì)資料,只有通過勞動才能沉淀出人類文明中豐富深厚的精神文化。積極的勞動觀是正確人生觀的基礎,勞動教育應從“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的觀念出發(fā),將勞動對人類生活生產(chǎn)的重要意義滲透在教育活動中,培養(yǎng)下一代良好的勞動習慣,塑造積極的勞動觀和人生觀。
另外,馬卡連柯認為勞動教育可以幫助完成自然人向社會人的轉(zhuǎn)變。作為勞動社會的一員,學會勞動技能、樹立正確的勞動價值觀是個體實現(xiàn)社會化的必要條件。他還主張個體在教育活動中獲得的勞動技能、勞動品質(zhì)決定著他未來的生活水平和為社會所能貢獻的價值,他說:“人的勞動準備、勞動品質(zhì)的培養(yǎng),這是為他未來的生活水平、他的幸福所進行的教育。”[3]因此,在按勞分配的社會中,勞動教育是幫助個體獲得生活和職業(yè)技能,幫助個體有效融入社會環(huán)境的重要教育活動。
(二)勞動教育是促進人全面發(fā)展的重要途徑
馬卡連柯認為勞動教育在提高人在道德層面修養(yǎng)的同時,促進人身體和心理的發(fā)展。
首先,馬卡連柯認為,勞動教育與道德教育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勞動教育不僅具有創(chuàng)造經(jīng)濟價值的功能,還是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條件。他寫道:“勞動最大的益處在于人們的道德上和精神上的發(fā)展?!盵4]根據(jù)馬卡連柯的見解,勞動教育的目的不僅在于培訓青年一代從事勞動的技能、組織和管理能力,還在于培養(yǎng)兒童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崇高情感。此外,自覺的勞動態(tài)度也是考察和檢閱一個人道德品質(zhì)的重要標準。勞動教育在培養(yǎng)人道德品質(zhì)和在塑造價值觀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勞動教育,兒童能夠意識到應該尊重勞動者,尊重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并且將其付諸實踐。
另外,馬卡連柯認為勞動教育能夠同時促進人的身體和心理的發(fā)展。他的勞動教育實踐充分說明,勞動教育確實是縮短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之間差距和培養(yǎng)各方面建設人才的重要且有效的措施。一方面,他認為勞動教育能夠強健人的體魄,通過促進各個外部感覺器官的發(fā)展來促進人的體力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他認為勞動教育能夠促進人精神和心理的發(fā)展。因此,勞動不僅需要關注兒童體力方面的培養(yǎng),還需要通過各種手段引導兒童思考,啟發(fā)兒童,幫助兒童心理和精神的發(fā)展。
(三)在集體中開展勞動教育
集體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主要教育形式,馬卡連柯主張通過集體來開展教育。他認為: “集體是個人的教師?!盵5]他主張重視集體對個人的影響,認為集體對個人的教育作用是潛移默化且深入骨髓的。對于每一個在集體中的人來說,集體的要求是有教育意義的。在馬卡連柯主張的集體教育中,個人不再是教育影響的對象,而是教育影響的代表者,每一個個體都代表了集體的利益。
馬卡連柯主張在集體中開展勞動教育。他明確了學校勞動教育的總方針:建立良好的勞動集體,發(fā)揮勞動集體對個人的引導作用。[6]一方面,他認為在集體的勞動教育中更能培養(yǎng)人的道德品質(zhì)。在集體的勞動教育中,每個成員參與完成集體共同的任務,有助于對個體意志的磨煉、培養(yǎng)個體的集體榮譽感。另一方面,他認為通過在集體中的勞動,“保持勞動上的相互依存關系,才能建立人與人之間正確的相互關系?!盵7]這種相互關系并不僅意味著提高人們包括合作能力在內(nèi)的人際交往能力,更能使集體中的每個個體形成一種正確的價值觀:每個人應當把自己的力量貢獻給社會,懶惰、逃避勞動的人將會受到集體的譴責。
二、馬卡連柯的勞動教育思想對幼兒勞動教育的啟示
馬卡連柯的勞動教育思想內(nèi)涵豐富,對我國的幼兒勞動教育有著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一)重視幼兒階段的勞動教育
勞動教育是幼兒階段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首先,幼兒階段是認知和情感發(fā)展的萌芽階段,也是培養(yǎng)和塑造勞動價值觀的預備階段。在幼兒時期有意識地對幼兒進行勞動情感的培養(yǎng),有利于后期義務教育階段勞動價值觀的塑造。其次,勞動教育可以培養(yǎng)幼兒的勞動技能,如自我服務能力和服務集體能力。此外,幼兒在勞動的過程中身心能夠得到全面發(fā)展。因此,重視幼兒階段的勞動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為提高對幼兒勞動教育的重視程度,應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方面,從國家層面上提倡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教育部門可制訂幼兒勞動教育目標,對幼兒勞動教育提出規(guī)定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對幼兒教師進行有關勞動教育的培訓,只有教師真正理解了勞動教育的價值和勞動的重要性,才能在幼兒教學活動中有效開展勞動教育。
(二)在勞動教育中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
要在勞動教育中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首先要求幼兒親身參與勞動。勞動教育不能僅限于對幼兒進行書本知識的傳授,幼兒只有通過動作,才能認識所接觸的事物,了解事物的屬性;只有通過勞動實踐才能促進身體的發(fā)育;只有通過雙手的創(chuàng)造性勞動,才能產(chǎn)生新的感悟,促進智力的發(fā)展。其次,復雜的、自主的勞動能讓幼兒身心得到全面發(fā)展。例如,如果僅僅是讓幼兒撿起某個角落的紙屑,就只向幼兒提出了運動肌肉方面的任務。但如果讓幼兒長期保持這個角落的清潔,而怎樣保持清潔,讓幼兒自己去解決并對此負責,幼兒通過思考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促進了智力的發(fā)展。最后,長期性的、持續(xù)性的勞動教育才能幫助幼兒形成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然而目前大多數(shù)幼兒教師僅關注幼兒能否在某項勞動活動中堅持完成,忽略了勞動的連續(xù)性,也就無法發(fā)揮出勞動教育中的德育功能。要培養(yǎng)幼兒吃苦耐勞的品質(zhì),不能依賴于一兩次的勞動,應長期性地、持續(xù)性地對幼兒進行勞動教育。
(三)在集體中開展幼兒勞動教育
集體教育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形式,幼兒園的教育也不例外。在集體中開展勞動教育時,教師的角色應是組織者、引導者,合理組織集體勞動,傳授勞動技巧,營造健康、積極的集體輿論和良好的勞動風氣。[8]幼兒教師可以通過提示和演示,讓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某種工作的必要性,并看到集體中還沒有人開始做這件事,讓他們自己主動去幫助集體,培養(yǎng)他們的勞動愿望,培養(yǎng)他們對集體需求的關心。在勞動教育的過程中,幼兒教師不能像成人集體的領導者一樣在一旁觀看,而是需要時時刻刻運用教學方法、理論和經(jīng)驗,去分析集體中的各種現(xiàn)象,并且及時給予引導,以建立集體對個人合理的影響。此外,對于每個幼兒的行為都要視為集體的行為,對每個幼兒的成功或失敗都要視為集體的成功或失敗,這樣才能讓幼兒意識到自己是集體的一部分,才能讓幼兒更快產(chǎn)生集體榮譽感。
(四)在家庭中開展幼兒勞動教育
家庭教育對幼兒的發(fā)展至關重要,家庭成員的言行每時每刻都對幼兒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作用,并深入幼兒的行為習慣和價值觀念中,對其一生都產(chǎn)生重要的影響。馬卡連柯非常重視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作用,他認為家庭集體是一個勞動集體,父母和孩子都是家庭集體的一部分。在家庭集體中,首先父母應從觀念上重視勞動教育并付諸實踐,在日常行為中為孩子做勞動的榜樣,讓孩子意識到作為家庭集體的一員,勞動是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其次,父母可讓孩子一起參與勞動,一起享受共同的勞動成果。在這個過程中,通過獲得勞動成就感,孩子的家庭責任感和集體榮譽感得到增強。最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應當有意識地對孩子的勞動價值觀進行塑造,幫助孩子形成“有勞才有得”“勞動最光榮”的正確價值觀。
參考文獻:
[1][3][7]馬卡連柯.兒童教育講座[M].諸慧芳,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59,60,61.
[2]吳式穎.馬卡連柯教育文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447.
[4]何國華,燕國材.馬卡連柯教育思想研究[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78.
[5]馬卡連柯.馬卡連柯教育名篇[M].桂林:漓江出版社,2011:07.
[6]胡君進,檀傳寶.勞動、勞動集體與勞動教育:重思馬卡連柯、蘇霍姆林斯基勞動教育思想的內(nèi)容與特點[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8(12).
[8]田潔.馬卡連柯勞動教育理論對我國小學勞動教育的啟示[J].基礎教育研究,2020(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