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靜
血液通過循環(huán)系統(tǒng)與全身各個組織器官有著密切聯(lián)系,參與機體的呼吸、運輸、防御、調理體液滲透壓和酸堿平衡等各項生理活動,以維持機體正常新陳代謝和內外環(huán)境的平衡。故在病理情況下,造血系統(tǒng)的各種疾患,除直接累及血液,也會影響全身各組織器官;反之,各組織器官的病變也可直接或間接地引起血液發(fā)生相應變化。因此,血液檢驗不僅是診斷各種血液病的主要依據(jù),對其他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和鑒別也可提供許多重要信息,是臨床醫(yī)學檢驗中最常用的、最重要的基本內容。
目前,醫(yī)院常用的血液檢查主要包括血常規(guī)、肝功能、腎功能、血糖血脂、甲狀腺功能5大類。不同血檢對受檢者的自身狀態(tài)要求不同,因此在檢查之前需要做好相應的準備。
血常規(guī)檢查是血液檢查中應用率最高的,是指對血液中的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血紅蛋白及相關數(shù)據(jù)的計數(shù)檢測分析。
受檢者的性別、年齡、活動情況、精神狀態(tài)、標本采集時間、服用藥物、季節(jié)、吸煙等都會影響血常規(guī)的檢驗結果。為降低檢驗誤差,通常醫(yī)生會將采血時間定為每日早8:00~11:00,并要求采血前需空腹,避免跑步、騎自行車等劇烈運動,冬季受檢者應保持軀體暖和后再施行;采血前應主動告知醫(yī)護人員是否服用某些會明顯干擾檢驗結果的藥物。
肝臟里有肝動脈和門靜脈雙重血液供應和肝靜脈及膽道兩條輸出通道。肝細胞內所含酶種類多,而且肝細胞膜通透性大。上述特點使肝臟具有多種代謝功能,被喻為人體內的“中心實驗室”。肝臟功能多樣,肝功能檢查方法也很多,例如有關蛋白質肝功能檢查有血清總蛋白、白蛋白與球蛋白之比、血清濁度和絮狀試驗及甲胎蛋白檢查等;與肝病有關的血清酶類有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及乳酸脫氫酶等;與膽色素代謝有關的試驗,如膽紅素定量及尿三膽試驗等,結合病史和癥狀選擇一組或其中幾項檢查,有助于肝功能的診斷及評價。
進行肝功能檢查的注意事項與血常規(guī)檢查基本相同,需要患者空腹,同時還要在檢查之前的3~6天保持規(guī)律休息,檢查前不喝酒、不吸煙等。另外,由于藥物對肝功能檢查結果的干擾程度與血藥濃度高低有關,故如果身體條件允許,最好在做肝功能檢查前3~5天停藥。
腎功能檢查涉及的指標有很多,如血尿酸、血尿素、血肌酐等,這些指標的正常與否可以反映受檢者的腎臟健康情況。以血肌酐為例,若其超出正常范圍,說明受檢者的腎臟受損,需要立即采取相應的治療,避免病情加重。
在進行腎功能檢查之前,要做好飲食準備,不要大量攝入蛋白質類食物,因為過多的蛋白質會導致血肌酐水平升高;不要做劇烈運動,過量的運動會導致體內肌肉代謝加快,進而導致血肌酐升高,影響腎功能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血糖血脂檢測就是對血液中糖類物質及脂類物質的含量進行測定。
準備做血糖血脂檢查的人,不要刻意調整自己的飲食,故意吃一些與平時不同的食物,這樣很可能導致檢查結果不準確,影響醫(yī)生對受檢者實際身體狀況的判斷。
甲狀腺功能檢查主要是指對甲狀腺相關激素水平進行測定,包括血清甲狀腺素、三碘甲狀腺原氨酸、血清游離三碘甲狀腺原氨酸等。
在進行甲功檢查前,要注意避免熬夜,保證心態(tài)平和,不飲用含有咖啡因等刺激性比較強的飲料。如果已確診患有甲狀腺疾病,比如甲亢、甲減、亞急性甲狀腺炎等,并且正在接受藥物治療,抽血前可不服藥,以客觀反映藥物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