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美芹
摘 要:在教育體系改革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推動了深度學習理論的興起和發(fā)展,針對深度學習的應用情況進行試驗研究,根據(jù)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深度學習理論的有效應用,能夠起到提升學生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的重要效果,同時還有助于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效果。文章主要圍繞基于深度學習下高中物理師生互動合作教學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的分析,堅持在深度學習理論的指導下加強高中學生綜合能力的有效培養(yǎng),從而有效確保高中物理教學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深度學習;高中物理;師生互動合作
一、 引言
高中物理是一門學習難度較大的學科,根據(jù)高中物理整體教學情況來看,大部分學生的物理成績普遍較差,甚至很多學生對物理學習產生了一種自暴自棄的消極心理,加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良好的交流與互動,使得學生在遇到學習上的難題時也不會主動咨詢教師,或尋求教師的幫助,久而久之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基于深度學習下積極探索提高高中物理師生互動合作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與舉措,通過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開放公平的教學環(huán)境,充分激發(fā)學生對高中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二、 深度學習理論的基本概述
(一)深度學習理論的基本概念
深度學習主要指的是引導學生對基本知識進行詳細的了解和掌握,并在此基礎上引導深度學習者對新的知識與思想進行批判性學習,將其合理融入自身原本掌握的認知結構中,將所學的知識運用于新的學習情境內,根據(jù)綜合情況制定合理的措施順利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而有效培養(yǎng)和提升深度學習者的問題解決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深度學習理論的研究現(xiàn)狀
深度學習理論的興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通過國外眾多學者的共同努力和不斷研究,使深度學習理論更加豐富和完善。與此同時,國內多位學者也對深度學習理論進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和分析,但是我國針對深度學習理論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在2004年才開始對深度學習理論展開了分析研究,甚至關于深度學習理論的文章主要是以理論概述為主。根據(jù)深度學習理論在我國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情況來看,還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根據(jù)實際情況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并充分發(fā)揮深度學習理論的指導作用,不斷提高高中物理師生互動合作教學的實際效率是很有必要的。
(三)深度學習理論的背景分析
深度學習是一種新興的學習方式,也是極具批判性和主動性的教學方法,為了充分發(fā)揮深度學習的重要作用和教學價值,需要對其進行全面的理解和認識。由于深度學習理論所涉及的內容相對較為廣泛,需要對認知主義理論等學習理論進行了解,在此基礎上才能準確把握深度學習的核心本質。深度學習的本質主要是知識或思想在進行建構的一種過程,在原有的知識結構上對新的知識進行批判性的加工,也就是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形成新的知識結構,有助于豐富學生的知識儲備。
(四)深度學習理論的特征表現(xiàn)
通過對深度學習理論的學習和理解,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批判性思維,促使學生不再盲目地相信和接收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內容,清楚明白作為教師也會有出現(xiàn)失誤的時候,對所學的知識內容保持著一種帶有批判性的思考態(tài)度,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思考和分析,并結合所學的新舊知識對各種事物進行深入探究和辯證。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有效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同時還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在深度學習理論的指導下,使學生能夠將新舊知識進行系統(tǒng)梳理和整合,根據(jù)信息的整合情況可以直接反映出學生對深度學習的掌握程度,其中這種整合不僅涉及新舊知識整合,還涉及多學科之間的信息整合,如物理、數(shù)學和化學這些學科之間的知識點具有一定的共通之處。深度學習的主要特征在于自主性,引導學生自主制訂和執(zhí)行學習計劃,并對教學知識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自我評價,依據(jù)自身的學習情況和需求特點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 基于深度學習下高中物理師生互動合作教學的實施措施
(一)合理設置合作探究主題,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能力
在高中物理師生互動合作教學中,為了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可以充分發(fā)揮和利用互動合作教學模式的積極作用。在實際生活中,不難發(fā)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感和疏離感,很多學生只有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主動尋求教師的幫助,所以師生之間的關系比較微妙和疏遠。因此,教師應當與學生群體之間進行友好的互動,在與學生進行交流和談話的過程中認真傾聽學生的想法,同時需要對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實際需求進行及時的了解,才能更好地依據(jù)互動結果制訂符合學生綜合情況的教學方案。首先,根據(jù)教材內容合理設置互動合作學習主題和方案,引導學生圍繞物理知識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有助于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設置互動合作學習主題和方案的過程中需要充分結合教學內容和目標,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制定方案的活動中,增強學生的參與感,使學生能夠主動發(fā)揮自身的潛力。其次,指導學生對已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和整合,并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或圖書館收集資料,整理思路,在做好基礎準備工作后合理設置互動合作學習方案,并確保該方案的落實到位。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物理“光的折射”這一章教學知識的時候,根據(jù)教材內容明確互動合作學習主題,即圍繞“光的折射規(guī)律”進行探究和思考,引導學生回顧之前學過的光的反射和折射相關知識,并對光的反射規(guī)律和光的折射規(guī)律之間的區(qū)別進行分析比較。然后根據(jù)互動合作學習主題設計方案,安排學生根據(jù)個人意愿進行分組合作,明確小組成員的角色分工,而教師需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指導者作用,幫助學生順利完成互動合作學習方案。一般而言,小組成員人數(shù)為三人較為合適,一人負責調節(jié)實驗器材,一人負責觀察物理現(xiàn)象,一人負責記錄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在燒杯內添加適量的清水,放在陽光底下,引導學生從光的折射規(guī)律與光的反射定律進行對比觀察,鼓勵小組成員積極發(fā)表個人看法,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和掌握光的折射方面的知識點,進而有效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