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芝銀
摘要:作為新課改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課是一門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法治觀、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學科,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以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目的,是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提高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增強社會理解和參與能力的綜合性、活動型學科課程,考試只是形式,“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習方法是關鍵,要完全改變以往“不考不講、多考多講、考什么講什么”的應試教育“唯分”觀念狀況。
關鍵詞:語病分析法;政治生活、主體;偷換概念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1)-7-363
一、《政治生活》解題思維定位
要想學好政治課程和解答好試題內容,必須梳理清楚“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思維導向。政治生活中的主體非常明確,“是什么”重點是概念、含義、說明方面的內容,即題目說(做)的是一件什么事,或題目觀點是對還是錯,比如政府的職能是什么,它是一個概念性導向;“為什么”重點是原因、理由、作用、意義、效果方面的內容,即說(做)這件事的依據(jù)、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這件事的危害性,比如政府為什么做某事,它是理由效果導向,做這件事情帶來的好處;“怎么辦”重點是措施、政策、手段、辦法方面的內容,即黨、國家、公民、企業(yè)、消費者、個人等準備怎樣做這件事,采取哪些具體措施來解決問題,比如政府怎樣依法行政,它是方法論導向,政府用什么樣的措施、辦法來達到依法行政。區(qū)分清楚這些切入思維,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中就不會走偏,不然試題問是什么的問題,解答時回答成了為什么或者怎么辦就偏題了。
二、借主謂賓搭配不當語病法巧解
高中政治選擇題中,有些選項,通過巧借語法分析,便能在解題過程中迎刃而解。例如:2019年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會議聽取國務院總理關于政府工作的報告,審查國務院關于2018年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執(zhí)行情況與2019年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計劃草案的報告。這表明( )
①民主集中制是人民大表大會制度組織和活動原則;②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③全國人大在我國國家機構中居于最高地位;④人大與政府之間有著相互監(jiān)督的關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在該題的第②選項中,可以利用主+謂+賓搭配不當?shù)姆椒ǎ煽焖侔堰x項排除。主語“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權力機關,和賓語“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搭配不當,排除。主語應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再如:2019年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65周年。65年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和發(fā)展,換發(fā)出蓬勃生機和活力,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展現(xiàn)出巨大優(yōu)勢和功效,積累了寶貴經(jīng)驗。這一制度( )
①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支持和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②是人民代表大會的重要基石,是我國的政權組織形式;③規(guī)定了一切權利屬于人民,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④是支撐中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在題干中,把(人民代表)“制度”這一主語分別置放在每一選項的前面,就能通過語感,發(fā)現(xiàn)選項中的錯誤。第③選項中,通過把主語“制度”置放在謂語“是”的前面,即“(人民代表)制度是我國的國家權力機關”,就明顯看出題肢表述錯誤。這些主謂賓搭配錯誤的典型題型要采取語法進行解題,快速可以排除錯誤選項,達到準確使用排除法的效果。
三、借用偷換概念語病法巧解
在政治生活的一些試題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偷換概念的情況,那么,通過語法或語病可以迎刃而解。例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新年賀詞中指出:“這一年,脫貧攻堅傳來很多好消息。全國又有125個貧困縣通過驗收脫貧,1000萬農(nóng)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17中抗癌藥降價并納入醫(yī)保目錄,因病致貧問題正在進一步得到解決?!敝袊鲐毸〉玫某删捅砻鳎?)
①我國的人民民主是最真實的民主;②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公民當家作主;③我國的人民民主是最廣泛的民主;④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該題中的第②個選項,把“人民”概念偷換為“公民”,做題時,留意題肢表述中的概念的變化,即可快速排除。
再如:60年來,寧夏建立起了均衡發(fā)展的現(xiàn)代經(jīng)濟體系。全區(qū)生產(chǎn)總值達到了1400億元以上,比1958年增長了數(shù)百倍。目前寧夏緊跟國家發(fā)展步伐,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寧夏回族自治區(qū)取得如此成就表明( )
①民族區(qū)域自治是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選擇;②民族平等與團結是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③各民族共同繁榮有利于提高生產(chǎn)力,豐富和保障物質資源;④民族區(qū)域自治有利于維護邊疆的安全、統(tǒng)一和團結。
1、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該題的第②選項,把主語中本來應該是“自治權”這個概念,偷換成了“民族平等與團結”,導致選項錯誤。
又如: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我們要始終擔負起當和人民賦予的使命責任,堅持黨對人大工作的全面領導,緊緊圍繞總目標加強和改進立法、監(jiān)督、代表工作,不斷推進人大自身建設,作出無愧于時代的光輝業(yè)績。這說明,不斷推進人大自身建設必須( )
①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宗旨;②始終堅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③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地位;④保障人大代表獨立行使國家權力。
1、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該題中的第①選項,一是“求真務實”是政府的“工作作風”,而非“工作宗旨”,再是“堅持求真務實的工作宗旨”的主體是“政府”,而非“人大”,都犯有偷換概念或張冠李戴的錯誤。
在選擇題中,這樣偷換概念的類似題很多,如在第九課的第二框體知識“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宗旨”中,在考查到我國外交的宗旨,基本準則,基本立場,基本目標;第三課“我國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第二框題“政府的責任:對人民負責”中,要求政府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工作態(tài)度,樹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加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等,在有些選項中就是故意偷換概念,以設“陷進”,做題時稍不慎或對概念表述記不清楚,就會在似是而非中選錯選項。
總之,教無定法、學有取舍,在做題上必須牢牢記住主體是什么,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切題思維認真審題,搞懂題干要考查是什么內容,在通過語法、病句等手段解決問題。知識無邊界。在平常的讀書做題中,我們不妨打破學科的藩籬,培養(yǎng)和增強綜合應用思維,習以日久,才能做到融會貫通,在解題中練就“慧眼”,迅速解答,做到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2020年修訂)
[2].活用高中政治教材“四法”.《教學與管理(中學版)》2014年10期.袁江永
[3].時事政治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的“雙刃劍”.《新課程學習·上旬》.2013年8期.趙曉紅
[4].高中政治教學滲透立德樹人理念的實踐探索.《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5年2期.劉海.
云南省富寧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