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
清明上河圖(局部)北宋張擇端
北宋宣和年間,初春,二位行者趕著一隊毛驢滿載貨物沿汴河向京城緩緩前行,河道沿著開封城延伸開來,天氣還未丟掉最后的涼意,樹木剛剛掛上新綠。循大宋慣例,清明時節(jié),汴河口會開閘放水,黃河經(jīng)運河的連接再次溝通汴河,開封城便與大宋各地連成一體。有了水運的便利,東南等待已久的貨船逆流而上,萬千物資再次匯集到國都開封。經(jīng)過一冬的休憩,停滯了數(shù)月的汴京碼頭又蘇醒過來。大約是馱隊今年的開張生意,行者的腳步漸行漸快,數(shù)條道路匯聚在汴河碼頭。河道上擁擠著大大小小的商船、客船,或行、或停、或卸貨、或裝載,滿倉的把船舷壓得很低,空倉的船頭高高揚起。天南地北各色貨物運抵,讓腳夫們忙碌著,不再為生計犯愁。街市也熱鬧起來,客棧酒家,行商坐賈,各色人等聚滿京城。自大宋真宗澶淵之盟到徽宗宣和年間百余年的太平和經(jīng)營,東京汴梁已然成為百萬人口的大都市,繁華、富庶?!肚迕魃虾訄D》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
張擇端是位智慧的畫家,《清明上河圖》不拘泥于某個固定的時刻和場景,運用時間流動的構(gòu)思,結(jié)合散點、平行相結(jié)合的透視,描繪了清明時節(jié)都城開封從早到晚整個白天,遠郊村莊至碼頭、城內(nèi)連續(xù)流動變化的景象,如同行走在北宋的街市。畫面人物眾多,市井百態(tài),煙火氣十足,活脫脫一幅宋朝百姓生活的百科全書。這比任何史書的文字描寫都要生動百倍,親切百倍。每一次的細致觀看都會有新發(fā)現(xiàn),新驚喜,新遐想。你看不到贊頌,只有最基層民眾生活方式和生存狀態(tài)的真實描繪。甚至有學者從貨船行至橋下,在激流中失控,或有撞橋的可能分析出宋徽宗宣和年間承平日久下盛世危局的隱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