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嬙
最美人間四月天。在這個春夏交接的時節(jié),適合大家踏青出游。而對于喜歡戶外運動的國人而言,這也是跑步、徒步的好日子。僅4月一個月,全國就有60多場馬拉松賽事。
即便跑不動馬拉松,也要不負春光、不負韶華。4月24日,中梁地產首屆城市公益徒步接力賽在上海舉行。當天現(xiàn)場,中梁地產集團總部領導及全體員工共計300余人以“共行者”之名齊聚黃浦濱江健身步道,用腳步為城市烙下印記,用徒步的力量點燃奮斗夢想。
黃浦濱江健身步道起于南浦大橋,止于盧浦大橋,全長3千米。步行道、跑步道、騎行道與濱江岸線綠帶、七個主題公園共同構成了“一帶三道七園”的黃浦濱江公共空間。自2017年建成以來,黃浦濱江健身步道成為重大賽事活動的舉辦地,早晚參加體育鍛煉的市民絡繹不絕。此次中梁選擇這條魔都網紅步道作為活動舉辦地,似乎表達了這家浙系房企以上海為新征程起點的決心。
1993年成立于浙江溫州的中梁地產,2016年把總部遷到上海。在“開放、開拓、開創(chuàng);共識、共擔、共享”的價值觀引領下,中梁一路前行,書寫速度奇跡,穩(wěn)居行業(yè)TOP20強行列。
中梁地產集團新聞發(fā)言人孔亮告訴《新民周刊》,中梁地產公益徒步接力賽不僅是一次豐富員工健康生活的活動,更是一個承載愛的平臺。據(jù)悉,當天所有參賽者最終完成步數(shù)為200萬步,每一個參與徒步成員積攢的步數(shù)轉化成公益力量,并兌換成愛心物資,捐獻給“書香中梁”公益品牌計劃后續(xù)要落地的學校。
4月20日,“書香中梁”第80、81所愛心圖書室落地膠東紅色革命發(fā)祥地——煙臺。
自2016年發(fā)起以來,“書香中梁”已累計在全國16個省市81所中小學落地,為貧困邊遠鄉(xiāng)村的孩子們提供充足閱讀資源的同時,還設立助學金、教師幫困、教師培訓等,以期通過更精準的教育方式,助力鄉(xiāng)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今年是“書香中梁”“五年百?!惫嬗媱澥展俚囊荒?,也是最重要的一年。未來一個月,共行者將在中梁重點布局的六大區(qū)域陸續(xù)開展,傳遞溫暖。事實上,像這種運動+公益的形式在國內還有很多嘗試。2011年,上海聯(lián)勸公益基金會就發(fā)起了公益徒步籌款活動“一個雞蛋的暴走”。10年來,“一個雞蛋的暴走”所籌集的善款已資助了219家公益機構的478個兒童公益項目,累計78萬人次從中受益。
據(jù)悉,今年“一個雞蛋的暴走”將于5月15日在浦東舉辦。
《新民周刊》發(fā)現(xiàn),除了中梁,如今有很多企業(yè)把運動基因植入到企業(yè)發(fā)展中,建立自己的跑步文化。而在這些重視跑步的企業(yè)中,企業(yè)管理者往往就是一個發(fā)燒級跑友?!肮缮瘛卑头铺乇救耸桥懿綈酆谜撸_始跑步是由于發(fā)福以及健康問題。巴菲特熱愛長跑,他認為跑步有時候不需要速度,只需完成的毅力。據(jù)說,86歲以后,巴菲特還堅持每天上跑步機一小時。其實,長跑與巴菲特的投資之道有許多相似之處。巴菲特曾對外表示,長跑與投資的相通點是忍受枯燥的過程以及控制自己的欲望。
不僅自己喜愛,巴菲特還積極將跑步融入了公司文化和管理理念當中——馬拉松已經成為伯克希爾企業(yè)文化中的一部分。2013年5月,伯克希爾公司的股東大會舉行了一場名為“投資于自己”5公里長跑比賽,這活動名字就是巴菲特取的。而且,巴菲特在挑選接班人時,將長跑作為一項硬指標。而他最熱門的兩位接班人也的確都是長跑高手。
4月18日上海半程馬拉松比賽,恰逢浦東開發(fā)開放31周年。
2020年6月,56歲的張朝陽參加搜狐新聞馬拉松第十二季上海站活動。
和跑步運動發(fā)展最好的國家之一美國比較,中國跑者雖然相對較少,不過提高空間更大。尤其是很多企業(yè)家或公司高管,跑步愈來愈專業(yè)化。恒生銀行行政總裁高級顧問張樹槐是香港最早的一批馬拉松愛好者、知名的跑步專欄作家。這位40歲才開始正式練習跑步的銀行高管,跑遍世界五大洲70多個“全馬”,跑完了世界馬拉松“六大滿貫”,如今63歲了還在堅持跑步。他表示:“我把馬拉松作為一生的愛好,眼所見、心所想都因此得以擴闊,更得到很多機會借著推廣長跑及馬拉松精神回饋社會,令我無限感恩?!?/p>
小米科技創(chuàng)始人雷軍曾在遭遇人生低谷時期,開始逼迫自己每天跑步5公里來減壓。2020年,大家都很焦慮,雷軍干脆每天走10公里來緩解郁悶心情。在今年4月初慶祝小米成立11周年的活動上,雷軍特意組織了一次跑步比賽,任性地當了一回冠軍。
2015年,51歲的搜狐董事局主席兼CEO張朝陽宣布自己開始嚴肅認真地跑步,之后他每天都跑7-10公里;沒過多久,他便跑完自己第一個半程馬拉松;跑步1個月,他完成第一個30公里;跑步后的第52天,他首度挑戰(zhàn)全程馬拉松。張朝陽之所以瘋狂迷戀跑步,原因在于可以在跑步中找到全新的自我,把跑步當作一種修行。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曾說:“跑步中含有令我們非常熟悉的東西,跑起來后,我們會身處寧靜之地。”隨著現(xiàn)代都市工作和生活節(jié)奏加快,越來越多的人愿意開始通過群體性、互助式的徒步、慢跑訓練和長跑比賽,來追求一種更為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和個人形象。而社交媒體的興起,讓徒步、跑步變成一種可以分享的社交方式,記錄健身數(shù)據(jù)、定制訓練計劃、相互點贊等讓運動樂趣陡增。
對于企業(yè)來說,不管是鼓勵員工參加馬拉松,還是定期組織跑步或徒步活動,對于培養(yǎng)團隊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各方面都大有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