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憶
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閱讀習慣,讓他們能夠經常進行閱讀活動,在養(yǎng)成習慣的同時,也讓他們有更強的自信感和勝任感。小學語文教師要認清學生目前在閱讀和語文綜合素質方面的實際情況,在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過程中,才能更有針對性,幫助學生取得更好的閱讀效果。
學習如果能夠讓學生們感受到樂趣,那么,學習將會是一件非常輕松的事情,教師的教學也會更加高效,所以,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們好的閱讀習慣,特別是要讓他們熱愛閱讀,能夠從閱讀中獲得知識,開闊視野,培育正確的價值觀。在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當中,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但是,閱讀能力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需要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活動當中,有針對性和計劃性地進行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筆者認為,在小學階段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通過興趣激發(fā),讓學生主動閱讀
好的習慣養(yǎng)成需要一個過程。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首先要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學生的主動性發(fā)展始于很小的時候,他們對周圍的事物感到好奇、有興趣,所以主動進行探索。小學語文教師要善于啟發(fā)調動學生們的閱讀興趣,特別是通過授課以及與學生的日常交往,與學生分享在閱讀當中的新發(fā)現(xiàn)新收獲,從而調動起學生主動閱讀的興趣。要讓學生們具備較強的主動性,還需要教師在給學生推薦閱讀書目的時候,尊重學生們的喜好,從他們的角度選擇適合的書籍。小學生在語言文字方面積累相對不足,所以,要考慮到他們是否能夠理解所閱讀的材料。另外,組織學生開展閱讀分享等活動,也可以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二、引導學生關注當下,促進學生的個性化閱讀
閱讀是一個充分覺知當下、體會當下的過程。每個小學生生活環(huán)境都不一樣,思維發(fā)展也會呈現(xiàn)差異性,閱讀沒有特定的規(guī)律,因人而異。老師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化思維,深刻理解“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意義,因材施教,讓學生們的個性化充分展示出來,也給學生更多的自由感。如果學生在閱讀活動中受到的限制和約束太多,那么,將會降低學生的學習動力,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方面將會遇到更多困難。特別是在平時,學生對于所閱讀的故事或其他題材的作品,經常會有很多自己的聯(lián)想,教師不僅要鼓勵學生們大膽地進行表達,而且也要用心聆聽,適當?shù)馁澝雷寣W生產生對自我的肯定,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抓住問題的本質,提高學習效果。小學語文教師特別要鼓勵學生主動表達,通過指導提高學生表達的準確性,調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熱情,特別是在自主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中,讓學生能夠充分享受到個性化閱讀所帶來的滿足感和精神上的豐富感,讓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保持在較高的水平。
三、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過程中,要注重傳授學生閱讀的方法
小學語文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習慣的過程中,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缺乏閱讀的技巧,這也導致他們在閱讀中會產生一種困難挫折感,從而降低了主動閱讀的興趣。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技巧,提高他們在閱讀活動中的積極性,促使學生主動參與閱讀活動。要在課堂授課以及在和學生進行交流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學到一些閱讀方法和技巧。特別是在引導學生將所學的閱讀技巧應用到閱讀當中,給予學生們更加具體的指導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小學語文教師也要考慮到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的具體特點,仔細觀察、認真聆聽,并且在必要的時候進行有效的溝通,這些都有助于教師在準確把握學生實際情況的前提之下,扎實做好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工作,也讓小學生們能夠在教師科學高效的指導之下,逐漸體會到閱讀活動所帶來的滿足和快樂,提高他們在閱讀活動中的參與熱情,讓學生們有更強的獲得感和收獲感。
總而言之,培養(yǎng)小學生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是非常重要的,小學語文教師要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規(guī)律性特點,逐步引導和培育學生養(yǎng)成好的習慣,增強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帶動學生主動參與,要讓學生們能夠在閱讀中有更多的收獲、發(fā)現(xiàn)和成長。小學語文教師也要以此為契機,逐漸加強在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的創(chuàng)新性,給學生提供更具有吸引力的閱讀資源,讓他們不斷地有收獲,從而讓學生閱讀的主動性增強,在內在動力的驅動下,開展閱讀的活動,提高閱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