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道紅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和“雙減”政策的落地,為了減輕家長和學生的負擔,國家實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其根本目的是為了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還學生一個快樂的童年,讓學生有足夠的睡眠時間,能夠快樂地成長。但是國家減負并不是降低教學質量,相反,在“雙減”政策下,社會、家長對教育教學質量反而要求更高了,減負不減質,減負必須提高學習效率。作為小學數(shù)學老師,在遵守國家政策的前提下,必須想盡一切辦法來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雙減”政策下要提高小學數(shù)學的教學質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課堂導入要生動有趣
我們都知道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名合格的小學數(shù)學老師,必須要明白這個道理,在一節(jié)課堂開端就要吸引學生,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回到課堂上。
1.游戲導入法
小學生對游戲都具有很強的敏感性,老師以游戲導入新課,既能增強孩子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又能提高課堂效率。小學數(shù)學本身就枯燥乏味,如果數(shù)學老師在課堂伊始就能夠吸引住學生,抓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奮點,課堂效率便不言而喻。在教小學一年級10以內的加減法的時候,為了提高同學們的口算能力,每次上課的時候,我都會準備一個錦囊,里面裝上20道10以內的加減法口算題,用手機放著歌曲,當我把歌曲停掉的時候,錦囊就會轉到口算能力特別差的同學的面前,他會第一時間打開錦囊,不假思索地說出答案。通過這種方法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口算能力,也活躍了課堂氣氛。
2.音樂導入法
小學生的感性思維遠遠勝過理性思維,表象的東西特別吸引他們。音樂導入法能很快地吸引同學們的注意力,根據(jù)講某節(jié)課的內容設計導入音樂,讓同學們聽著優(yōu)美的音樂“進入”課堂中,這著實是一種不錯的享受。在講授小學一年級數(shù)學和書寫數(shù)字的時候,就用《數(shù)鴨子》這首歌作為導入,歌曲中既有數(shù)字的讀法,同時也有數(shù)字的寫法,因為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在幼兒園的時候都學過這樣的歌曲,所以很容易引起他們的共鳴。小孩的學習積極性一旦調動起來,學習效率自然會提高。
3.生活實踐導入法
在“雙減”政策下,孩子們的活動空間越來越多了。很多家長會帶著孩子在周末的時候外出游玩。作為數(shù)學老師,要做好備課工作,充分了解下一周學生要學習的內容,提前給學生布置一些實踐性的作業(yè)。這樣的作業(yè),既不增加孩子的負擔,還能提高孩子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有了這樣的基礎,在上課的時候就可以采用實踐法來導入新課。比如,周末,家長帶著孩子到商場購物,可以布置“幫媽媽計算物品的費用”的作業(yè),這種環(huán)境下,孩子的計算興趣要遠遠大于在課堂上計算的興趣。上課的時候我們就可以讓學生起來講解,在商場購物時為媽媽計算費用的過程,將此作為導入新課的開場白。
二、抓住課堂提質量
在素質教育和“雙減”政策下,學生們活動空間明顯增多了。作為小學數(shù)學老師,必須遵守國家政策把學生的作業(yè)量控制在國家要求的范圍之內。在這種情況下,要想提高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就必須問課堂要效率。
1.要充分備好課
作為小學數(shù)學老師,備課是上課的前提條件,千萬不要以為小學內容簡單,不用備課。要想問課堂要質量,首先,一定要充分備好課,備好教材,要嚴格按照新的教學大綱要求把每一道題目最有效的解題方法教給學生,做到舉一反三,讓每一位同學都能有效利用課堂進行訓練。其次,要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利用上課的機會盡量和基礎較差的學生進行交流互動,不要把目光只盯在學習好的學生身上,也不要把互動的機會總是留給聰明的學生,一定要關注后進生。這就要求我們老師不但要備好教材,更要充分了解學生,只有具體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要為了只是完成教學任務而教學,作為小學數(shù)學老師,必須樹立班中無差生的理念,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充分利用課堂的時間來提高學習效率。
2.嚴格課堂紀律
小學生最大的特點是坐不住,課堂集中精力聽課的時間非常有限,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上課不到10分鐘就有孩子提出去衛(wèi)生間,一個孩子去衛(wèi)生間往往會引起連鎖反應,其他孩子也會跟著去。這樣的課堂學習效率會非常低下,作為小學數(shù)學老師必須嚴格課堂紀律,首先要做到提前三分鐘來到教室,提醒同學們去衛(wèi)生間,課上沒有特殊情況不允許再去衛(wèi)生間。其次,充分利用課前三分鐘的時間來整理同學們的儀容儀表,讓同學們有高昂的精神進入接下來的數(shù)學課的學習。再次,小學數(shù)學老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三分鐘的時間來了解同學們的學習效果,在教授新課時做到心里有數(shù)。
3.做好反思
反思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小學數(shù)學老師,要進行自我反思,好好地反思這一天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學生有沒有掌握;反思哪些學生沒有跟上老師的腳步,對于反應慢一點的學生,要利用課下的時間為其講解;要反思自己的教學思路,學生是不是能接受。小學數(shù)學老師要對自己的反思形成文字,以備后用。其次,小學數(shù)學老師要引導學生反思,讓每一個學生都回想今天學習的內容,哪一個知識點沒有掌握好,沒有掌握好的可以問同學,可以問老師,想辦法解決,不能留下“尾巴”。
三、分層分組教學,提高課堂效率
有原則地分層、分組教學,能夠很好地提高課堂效率。所謂的“原則”,并不是隨便把學生進行分組,而是在徹底地了解每一個學生動態(tài)的前提下進行分組。首先,這就要求我們的小學數(shù)學老師必須徹底充分地了解每一個學生。可以在班主任的幫助下了解學生,畢竟班主任對學生的了解更加全面。了解學生的成績狀況、心理素質、課堂上與老師的互動情況和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情況等,充分地了解這些,為同學們分組做準備。其次,分配小組成員。根據(jù)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我把班中的42位同學分成7個小組。6位小組成員中,根據(jù)學生成績、心理素質、互動情緒的高低和同學之間互幫互助的情況,盡量做到合理分配,這種分配能夠激發(fā)每一個同學討論的熱情。在“雙減”政策下,分層分組教學節(jié)約了學生的時間,提高了同學們學習的積極性。
生動有趣的導入新課,能夠提高同學們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能夠讓同學們聚精會神地完成本堂課的學習。在“雙減”政策下,只有把同學們的精力全部集中到課堂上來,才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充分備好課是教師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條件,只有備好課,教師才能夠站在講臺上擲地有聲地把知識講述給學生。要想提高課堂效率,必須嚴格把握課堂紀律,沒有良好的課堂紀律,就沒有好的學習效果。要做好反思,舉一反三,為以后的教學打下牢固的基礎。分層分組教學能夠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有效地提高教學質量。作為小學數(shù)學老師,一定要響應國家的政策,提高課堂效率,讓每一個孩子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