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稼文
幾乎每天,我都會抽出空來一個人閑走、漫步。一是為了健身,二是為放松,過濾或清空腦袋里的煩雜。這是我很珍惜的日常。一個人走走停停,眼睛里是浮塵和風景,心頭卻感受到某種幽靜。
寫作《終于成為一個真正的孩子》這類小短文,大都是在這種情景下邂逅的靈光一現(xiàn)。它們是一兩個清新的字或詞,或者一句越嚼越有味的大白話,總之是有意味或趣味的小細節(jié),或者說詩意。是的,一個有詩意的小細節(jié)。這種詩意是新鮮的。
接下來謀篇布局。隨后有的寫得順利,啪啪兩下便一蹴而就。也有的數(shù)月半載無法動筆:因為找不到一個適合的或者更好一點的開頭。
簡樸,直接,口語化,轉(zhuǎn)喻,寓言體,輕微的戲劇性,暗關(guān)聯(lián),囈語,這些是我喜歡嘗試的表現(xiàn)手法及風格追求。遺憾的是,迄今我也還沒能寫出短小卻又精彩的散文詩作品。稍顯滿意一些的,反倒是自己2013年出版的一部長篇小說《江邊記》,它用云南漢族語言包括方言寫作,使用了大量散文詩的手法。
我想,描述、思索、追問我們的身心處境,關(guān)注當下,關(guān)注日常,關(guān)注內(nèi)心,從生活細微之處揭示價值和意義,不只是為了抵抗我們所身處的空洞與浮躁,也是為了尋求慰藉和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