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頤:法國??品茝N皇名廚協(xié)會中國區(qū)副主席, TA S C OV ERY (味社)美食學院創(chuàng)始人兼校長。
有些食物就算做過很多次,也還想再做,羅宋湯算其中之一。
兒時,偶爾被母親帶著去“凱福西餐社”吃西餐,羅宋湯大概也點過幾次,但印象不深刻。母親更加喜歡的是味道更香醇優(yōu)雅的奶油濃湯。反而是我自己,因為迷戀番茄的酸和上海紅腸的香,后來和朋友去老牌西餐廳的時候,差不多每次必翻羅宋湯的牌子。
但也不過如此了。比起自己的味覺記憶,羅宋湯被我牢牢記住的原因,更多是因為一部小說《四面墻》。舒和,一個監(jiān)獄中的高知經(jīng)濟犯,他在給妻子寫信時,用很長的篇幅詳細講解了羅宋湯的做法,因為“知道你和女兒都喜歡吃”。
又在信結尾的地方絮絮囑咐著:“順序別錯了,你粗心的毛病好可愛?!?/p>
紙短話長,溫情脈脈。然而其中究竟有幾分真心,只有天知道。封好信之后,舒和轉頭就跟自己在號房里的哥們說,妻子早就不要他了,入獄這么久都沒來看過他一次,大概是在恨他吧!不過沒關系,反正他也有個情人,彼此不虧欠。至于那封信,“別笑我這么膩膩歪歪的,還不都是為了女兒”。
果然,成年人的感情就是做交易,誰認真,誰就輸了。
《四面墻》那本書講的就是人性的復雜。舒和的經(jīng)歷,在書里也是穿插著側寫出來,真真假假誰都說不好。所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想起羅宋湯,就有種莫名的情緒。覺得人類的言行,如果只從表象上看,不僅真?zhèn)坞y辨,連動機都看不清楚,還是一碗羅宋湯來得實惠。
那時還不會做羅宋湯,想念這個味道時,只能去外面的西餐館。但我本來就很少應酬,會帶我出去吃東西的,除了爸媽,也就是經(jīng)常一起吃吃喝喝的“狐朋狗友”了,但都不是細膩到能夠討論這類話題的人。因此,每次羅宋湯一端上來,就是自己悶頭喝,邊喝邊想心事。
后來開始學到羅宋湯的做法,還是很開心的。哪怕海派西餐的羅宋湯和自己平時接觸的會有些出入,也不要緊。我甚至很想換個口味。
2020 年初春,新冠疫情讓每個人都不得不宅在家里時,我倒沒閑著,而是每天在廚房里忙忙碌碌拍攝些教學視頻,試圖重建自己與這個世界之間的關聯(lián)。羅宋湯的重新反復復刻就是那個時候開始的。
羅宋湯的做法就此一次牢牢記住,每次嘀咕著“可別出錯呀” 的時候,我媽應的那句“我在”,以及那一瞬間的安心,也忘不掉了。
一直夢想著能得到這樣的保證。有一個人,他(她)一直在。無論走到了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無論彼此還是不是初見時的樣子;無論什么時候,無關乎利益得失,甚至無所謂前因后果。只要說一句“我在”,然后彼此了然,心也安定下來。這就是最好的。
不過,聞道、授業(yè)、解惑才是正經(jīng)事。當時縱然心里有驚動,也只是默默做個標記,之后就隨它去了。倒是羅宋湯,面粉、黃油、卷心菜、番茄膏、上海紅腸。新學到的羅宋湯,和記憶里一樣的時候,我就非常欣然。
前兩天又重新做羅宋湯,做好后,和之前一樣,撕下面包塊蘸著湯吃。這既是湯又是菜的料理,特別適合乍暖還寒的季節(jié):黃油暖融融的香氣很治愈,番茄的果酸明亮爽利,紅腸的味道很家常。抱著食盆恨不得舔上一匝的自己,心里也已經(jīng)不再有那些憤怒和不信。就是很純粹的人類反應,吃到了合意的食物后,開心得眼睛都瞇起來。
好吃的,自己做。只要想要,就能隨時有。一直都說這是安全感的重要來源,其實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事實,就是再也不需要小心翼翼地防范著了。那種越是珍惜,就越害怕失去的恐慌,再也不會有。
有些東西只能靠時間去證明,一年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
就算偶爾忘記,自己燒一鍋羅宋湯,就又想起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