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德艷,王玲
(山東省腫瘤醫(yī)院 內(nèi)九科,山東 濟南 250117)
消化內(nèi)科是一個重要的科室,患者病情復雜,護理任務重,對護理工作質量的要求也很高[1]。做好護理管理工作是提升護理工作質量的核心,而良好的護理管理模式有助于減少護理不良事件,減少護患糾紛,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常規(guī)護理管理方法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諸多局限性,已無法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2]。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是一項科學的護理管理方法,近些年在臨床多科室均得到廣泛應用,受到護患一致好評,本研究就此護理管理方法在消化內(nèi)科的應用效果進行探討。
選擇100 例消化內(nèi)科患者參與試驗,病例均選自2018 年5 月至2019 年7 月,分組法為隨機數(shù)字表法,觀察組與對照組分別有50 例。觀察組中男31 例,女19 例;年齡25~75 歲,平均(45.1±3.8)歲;疾病類型:胃潰瘍21 例,膽囊炎13 例,其他16 例。對照組中男28 例,女22 例;年齡21~78 歲,平均(44.5±3.6)歲;疾病類型:胃潰瘍23 例,膽囊炎12 例,其他15例。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上述資料的差異性不明顯,組間比較P >0.05,試驗可行。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診斷為消化內(nèi)科疾病,患者自愿參加研究;排除標準:排除合并其他重癥疾病的患者和認知能力較差者。觀察組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共15 人,年齡21~45 歲,平均(31.8±4.4)歲;工作年限1~18 年,平均(5.9±1.2)年。對照組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共15 人,年齡22~47 歲,平均(32.2±4.7)歲;工作年限1~20 年,平均(6.0±1.3)年。組間資料對比P >0.05,研究可行。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管理模式,護士長在每天早會上分配護理任務,并在晚會上對日常工作進行總結,并根據(jù)相關制度對護理人員進行考核。
觀察組采取組長分層管理模式,措施如下:①工作小組組建。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將護理人員分為3 組,選擇出3 人擔任組長,每組委派1 名組長,并由科室領導制定分層管理方案。各小組組長需為每位患者配備責任護士,病情嚴重者由組長親自分管,組長還需對基層護士進行工作指導和監(jiān)督,盡可能提升工作質量。②實行護理管理。需根據(jù)科室情況合理排班,各組長需保證每天8 小時在崗且24 小時負責,小組成員中至少要有1 人為整班且在飯點替換休息,護理工作要有連續(xù)性,在護理任務較重時可增加護士數(shù)量,各小組護理人員要做到新老搭配,需定期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考核,并組織組員交流學習。③對護理工作質量進行監(jiān)督。各小組組長需對組內(nèi)成員的護理質量進行綜合評估,以明確整體護理管理水平,小組組長需做好護理質量監(jiān)督工作,記錄好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護士長需對所有護理人員進行績效考核,并實行相關獎懲制度。
觀察項目為兩組護理缺陷發(fā)生率、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投訴率、護理質量、護理依從性、護理滿意度。①采取護理質量質控評估表[3]評估護理質量,包括護理操作技術、護理文書書寫等6 項內(nèi)容,滿分為100 分,得分以高者為佳。②患者護理依從性采取《Merisky 服藥依從性量表》進行分析,遵醫(yī)行為100%為“完全依從”,遵醫(yī)行為≥80%為“部分依從”,遵醫(yī)行為<80%為“不依從”,完全依從率+部分依從率=總依從率。③由護理人員自制調(diào)查表分析患者護理滿意度,總分100 分,調(diào)查結果分為非常滿意(80~100 分)、基本滿意(60~79 分)、不滿意(<60 分)三項,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shù)+基本滿意例數(shù))/病例總數(shù)×100%。
將SPSS 19.0 軟件用于處理研究資料,以卡方檢驗和t檢驗評估組間計數(shù)資料、計量資料的差異,在P <0.05 時兩組差異顯著。
護理缺陷發(fā)生率、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投訴率對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缺陷發(fā)生率、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投訴率對比[n(%)]
表2 觀察組、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相比(,分)
表2 觀察組、對照組護理質量評分相比(,分)
護理質量評分比較,觀察組高于對照組,P <0.05,詳見表2。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8.0%,P <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相比[n(%)]
消化內(nèi)科所收治的患者數(shù)量大,患者病情復雜,因此護理任務也特別重,極易出現(xiàn)護理不良事件,引起護患糾紛,如何做好消化內(nèi)科護理工作已受到廣泛關注[4-5]。做好護理管理工作是提升護理服務質量、改善患者病情的重中之重,應實施高效的護理管理。常規(guī)護理管理方法在實際應用中的效果一般,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是一項現(xiàn)代化的護理管理方法,能根據(jù)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進行分層管理,能優(yōu)化護理資源配置,合理排班,并減少護理差錯。分層管理模式是一項科學的護理管理方法,能提升護理人員的綜合素養(yǎng)和工作積極性,還能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滿足患者對護理工作的高要求,對患者疾病的康復具有積極意義。實行分層管理模式能彌補常規(guī)護理管理模式的缺陷,能提升護理服務質量和護理人員主觀能動性,此護理管理方法具有積極的應用價值,受到患者和護理人員一致好評。由本次試驗結果可以看出,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模式在消化內(nèi)科護理管理中具有積極的應用效果,護理缺陷發(fā)生率、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投訴率均明顯降低,護理質量得到提升,護理依從率高達96.0%,護理滿意度達94.0%,以上指標均比采取常規(guī)護理管理者更佳(統(tǒng)計學分析顯示P <0.05),本研究結論與張麗平[6]的結論類似。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消化內(nèi)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組長負責制分層管理可取得良好效果,此模式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