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葉
宋璟,唐代四大賢相之一,為官52載,革奸佞,任賢臣,整綱紀,立不世之功。其用人之道,至今被一眾企業(yè)奉為人才管理之圭臬。
北宋著名史學家司馬光在論唐代歷任宰相時說:“唐世賢相,前稱房、杜,后稱姚、宋,它人莫得比焉?!逼涮岬降摹八巍?,指的就是宋璟。
為人剛正不阿的宋璟,自武則天起先后輔佐五帝,為開創(chuàng)大唐“開元盛世”立下不世之功。
精簡“斜封官”
宋璟生于公元663年,字廣平,河北邢臺市南和區(qū)閻里鄉(xiāng)宋臺人。其祖于北魏、北齊皆為名宦。他自幼勤勉好學,愛好廣泛,小小年紀便已博覽群書,善于文辭。
唐朝武周時期宰相蘇味道在巡視途中讀到宋璟所著的《梅花賦》,對其文采贊賞不已,回朝后向武則天舉薦。經(jīng)過殿試,宋璟得以重用,先后被提封為錄事參軍、監(jiān)察御史,后期又升任刑部尚書、御史中丞、吏部尚書等。
在任吏部尚書期間,宋璟在官員的選拔任用方面,貢獻極為突出。
中宗時期,外戚與諸公主干預朝政,官場腐敗,貪污之風盛行。當時有一種進入官場的方式被稱為“斜封官”,即只要肯出錢,無論身份和學識如何,都能為官。出錢多的人可以不經(jīng)中書、門下批準,直接由皇帝或者皇親冊封;出錢少的人則可以在吏部候選,等待每年舉行一次的錄用機會?!靶狈夤佟敝苯訉е铝斯倮絷犖槿諠u臃腫。
斜封官大多是富豪商賈或者是皇親國戚,很多人甚至連大字都不識一個。這些人進入官場以后,不治國理政,每年卻要領取龐大數(shù)額的俸祿,這無疑給國庫支出帶來了沉重的負擔。為官期間,這些人還為所欲為,只知道一味地搜刮、施虐,一時間民怨四起。
公元710年,宋璟上書睿宗,請求罷免斜封官。獲得首肯后,宋璟大刀闊斧的改革。他本著“進忠良,退不消”的原則,在已有的斜封官中舉行考試,篩選出更適合為官的人,數(shù)千位斜封官先后遭到罷免。
為了避免以后官員選拔重蹈覆轍,宋璟還恢復并完善了“銓選”制度。銓選是指以全面考試的形式,來考察候選人,以“德”“能”作為考察錄用的標準。這樣的選拔方式,大大減少了官員的數(shù)量,提升了官員的整體素質(zhì)。
宋璟不畏權貴,不徇私情,任用忠良賢才,在當時形成了“取舍平允,銓選有序,請謁絡絕”的良好風氣,朝綱也因此而變得清明,百姓生活更加安定。
禁止“徇私情”
公元719年,朝廷依照慣例選拔官員,宋璟堂叔宋文超是其中的一位候選官員。在吏部選拔時,他特意說明自己與宋璟的關系,想借此得到提拔。
宋璟知道后很生氣:沒想到堂叔也受到了“跑官”的影響,而且還打著自己的旗號。于是,宋璟決心借此來整頓一下這股“歪風”。他特別給吏部交待:“元超,璟之三從叔,常在洛城,不多參見。既不敢緣尊輒隱,又不愿以私害公,向者無言,自依大例,既有聲聽,事須矯枉,請放?!币馑际俏某砻髁伺c自己的關系,吏部就應該秉公行事,不能予以重任。這件事傳出后,大家紛紛贊賞宋璟辦事公正。
宋璟一生大公無私,對人對己態(tài)度一致,無論是他的親戚,亦或皇親國戚,都一視同仁。
開元七年,時任岐山縣令的王仁琛是唐玄宗登基前的藩邸故吏,特降墨敕令授五品官。宋璟知道后上書,認為此舉不可取,并請求由吏部進行考核,按照官員選拔標準流程來進行任用,如果王仁琛真有才華,絕不會埋沒。唐玄宗聽后心里有些不滿,但也覺得宋璟說的無可反駁,只能默默應允。自此,以往那種用人為親,憑借拉關系升遷職位的惡習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嚴把“才德”關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宋璟在選人用人上非常重視德行操守,“德”是他考察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那些心術不正的人,絕對不會被重用。
宋璟始終堅持選賢任能的選官原則。那些還沒有擔任官職,也不拉攏關系的候選人,憑借自己的能力就能被授予相應的官職;已經(jīng)擔任官職的,可以根據(jù)其能力晉升為與之能力相稱的官職。相反,對于那些主動拉攏關系的候選人,堅決不予錄用。
他認為那些主動拉關系的人,往往迷戀官位的思想太嚴重,心術不正,喜歡動歪心思,在工作中不見得會把心思和精力都放在廉潔、勤政上,反而會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專營晉升上。
據(jù)史料顯示,當時有個叫范知璿的落榜文人,在科場盤桓多年,依然無所建樹,便動起了歪腦筋。他認為宋璟也許只是不貪圖錢財,但應該很重視自己的聲名。他費盡心思寫了一篇《良宰論》,文章看似是在論述怎樣才能算得上一個好宰相,其深意卻暗含著對宋璟的曲意奉承。用今天的話來說,這就是一種精神賄賂。
自以為聰明的范知璿,認為宋璟肯定會喜歡,便署上姓名后經(jīng)關系獻上了自己的《良宰論》。宋璟看到文章后,不僅沒有開心,反而心生厭惡之感。他在文章上批示:“觀其《良宰論》,頗涉佞諛。山人當極言讜議,豈宜偷合茍容!文章若高,自宜從選舉求試,不可別奏。”意思是說,從這篇文章來看,這個人有阿諛討好的嫌疑,真正的能人異士怎么會費盡心思去討好別人,又怎會靠著茍且迎合以求容身呢?他如果寫文章的水平很高,更應該通過科舉的方式來進入官場,而不是選擇用這種方式為自己謀取官職。
在宋璟眼里,凡是心術不正有很多小心思的人,在為官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身邊的誘惑,同時也很容易出現(xiàn)問題,他們在官場里就好似潛在的危險,一定要在源頭上進行有效的控制。與其將來后悔,還不如干脆不選擇這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