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明 莫小玉 梁曉艷 鄺鵬健
【摘要】目的:對兒童手足口病預防中給予EV71手足口疫苗注射液的預防效果以及藥物安全性進行分析。方法:選取適齡兒童112例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區(qū)間2017年1月-2018年1月,根據是否接種疫苗分鐘,其中56例患兒未接種手足口病疫苗納入對照組,另外56例接種EV71手足口病疫苗納入觀察組,對兩組兒童36個月內出現(xiàn)手足口病情況統(tǒng)計,且觀察觀察組兒童疫苗注射后不良反應情況。結果:手足口病預防效果,36個月內觀察組手足口發(fā)生率1.79%,相比對照組12.50%,組間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EV71注射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36%(3/56),未經處理,均自行緩解消除。結論:兒童手足口病預防中,EV71手足口疫苗注射,有助于手足口病預防,其用藥安全性較高。
【關鍵詞】兒童手足口病;EV71手足口疫苗注射液;預防效果;安全性
作為兒童高發(fā)傳染病類型,手足口病近年來發(fā)病率較高,主要為腸道病毒所引起的疾病,多見于5歲以下兒童中,以手足口潰瘍皰疹、低熱、厭食等為癥狀表現(xiàn),若未及時控制治療,疾病進展可能對患兒生命健康帶來威脅。為降低兒童手足口發(fā)病率,考慮采取疫苗注射方式預防疾病發(fā)生,如EV71手術口疫苗注射液,效果較為理想,且藥物安全性較高[1]。本次研究將對兒童手足口病預防中接種EV71疫苗注射液的效果與安全性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適齡兒童112例為研究對象,研究時間區(qū)間為2017年1月-2018年1月,根據兒童接種疫苗情況分組,對照組56例兒童年齡1-3(2.00±0.25)歲,男性與女性比例為34:22。觀察組56例兒童年齡1-4(2.35±0.30)歲,男性與女性比例為33:23。納入標準:①兒童年齡均5歲以下;②臨床資料完整;③認同家屬對本次研究同意知情。排除標準:①合并有慢性疾病;②疫苗注射液禁忌癥;③中途退出或不配合隨訪情況?;€資料兩組兒童基本相近,可做對照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兒童未進行手足口疫苗接種,觀察組兒童均給予手速口疫苗EV71型疫苗哦接種,基礎免疫程序每次給予2劑,每四周注射一次,每次0.5mL劑量,在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疫苗接種后對兒童觀察30min,告知家長切忌在注射后1d內洗澡,確保睡眠與休息時間重組。若發(fā)現(xiàn)異常反應,及時處理。同時告知兒童家長,疫苗注射后可能有局部皮膚瘙癢或疼痛表現(xiàn),或出現(xiàn)腹瀉、發(fā)熱不良情況,該類癥狀通??勺孕芯徑?。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兒童36個月內手足口發(fā)病情況統(tǒng)計,記錄疫苗注射后發(fā)病情況,同時統(tǒng)計觀察組患兒疫苗注射后不良反應情況。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手足口病發(fā)生率、用藥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利用計數資料描述,統(tǒng)計學處理經過SPSS23.0實現(xiàn),組間對比采用卡方檢驗,P<0.05說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手足口病預防效果
手足口病預防效果,36個月內觀察組手足口發(fā)生率1.79%,相比對照組12.50%,組間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2.2用藥安全性評價
觀察組EV71注射后,出現(xiàn)1例腹瀉、1例低熱、1例皮膚腫脹反應,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36%(3/56),未經處理,均自行緩解消除。
3討論
關于手足口病,發(fā)病原因歸結于腸道病毒,如腸道病毒71型、柯薩奇病毒A16型等,發(fā)病群體主要集中在5歲以下兒童中,患兒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多方面,如手部、足部、口腔部位有小潰瘍、小皰疹情況,隨疾病進展,若未及時控制治療,可能引發(fā)諸多并發(fā)癥,如肺水腫、心肌炎以及無菌性腦膜炎等,對兒童生命健康有極大威脅[2]。目前針對手足口病,臨床常見的方法為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但大多研究指出,患兒發(fā)病后24-48h內給予抗病毒藥物,取得的治療效果為最佳。部分患兒發(fā)病后,可能出現(xiàn)多種并發(fā)癥,需要給予針對性的病情監(jiān)測與治療,保證治療效果[3-4]。
近年來,為降低兒童手足口病發(fā)生率,近年來國內許多兒童開展接種EV71手足口疫苗,該疫苗接種人群一般建議5歲以下兒童,接種為基礎免疫2劑次,保持1個月間隔時間,接種方式為肌內注射上臂三角肌。疫苗注射下有一定禁忌癥,如部分兒童存在血小板減少癥情況,或有免疫功能缺陷,或伴有神經系統(tǒng)疾病等,兒童伴有這些情況禁止接種疫苗。需注意的是,目前EV71手足口疫苗與大部分疫苗一樣,接種后并不能保證取得100%的預防效果,原因歸結于個體差異以及疫苗自身特性,且該疫苗無法對柯薩奇A16型病毒進行預防[5-6]。
需要注意的是,實際接種手足口口疫苗時,應保證兒童家長對手足口疫苗給予充分認識,且保證醫(yī)務人員操作水平,特別接種后告知家長疫苗接種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反應,大部分不良反應可自行消除。在接種手足口疫苗的同時,日常手足口病預防也極為關鍵,為降低手足口病發(fā)生率,日常應對兒童衣物、被褥、玩具適時消毒,每日對室內通風消毒,做好清潔工作。同時,餐前便后叮囑兒童多洗手。特別對于免疫力較差的兒童,家長盡可能減少帶兒童進出人群過于密集的場所,使手足口感染發(fā)生率降低。另外,若發(fā)現(xiàn)兒童有類似手足口病的癥狀,及時就診檢查治療,并注意避免與其他兒童接觸,若入院檢查患兒無嚴重癥狀,可居家治療管理,降低交叉感染情況發(fā)生。對于已患病兒童,應做好酸堿平衡、水電解質維持工作,觀察有無呼吸困難、低氧血癥等情況,給予針對性的控制治療方法[7]。
既往研究資料中,對手足口疫苗EV71注射液預防兒童手足口病發(fā)生的效果做出較多分析,如馮建山在研究中[8],選擇150例適齡兒童為研究對象,將其中給予EV71疫苗接種的75例納入觀察組,而其余為接種的納入對照組,研究發(fā)現(xiàn)觀察組手足口病發(fā)生率4%,相比對照組14.67%,組間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觀察組兒童全身反應發(fā)生率為5.33%,未經特殊處理自行消除。這與本次研究結論基本一致,本次研究結果中,手足口病預防效果,36個月內觀察組手足口發(fā)生率1.79%,相比對照組12.50%,組間對比有顯著差異(P<0.05),說明手足口病預防方面EV71疫苗注射液取得的效果較為理想。觀察組EV71注射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36%(3/56),未經處理,均自行緩解消除,提示該疫苗接種下安全性較高。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關于手足口病疫苗接種方面,大多地區(qū)兒童家長接種相關知識了解并不多,甚至出現(xiàn)擔憂疫苗注射安全性等多種情況,所以拒絕接種疫苗,需要相關部門做好知識宣講工作,向大眾科普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識,包括發(fā)病、危害等,同時講解疫苗接種的重要性,使兒童家屬能夠主動參與到疫苗接種中,降低兒童手足口病發(fā)生率,為兒童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綜上,兒童手足口病預防中,EV71手足口疫苗注射,有助于手足口病預防,其用藥安全性較高。
【參考文獻】
[1]潘煒,李潔,陶國棟.阿左旗托幼機構5歲及以下兒童家長手足口病認知和EV71疫苗接種意愿調查[J].中國校醫(yī),2021,35(02):138-139+144.
[2]徐斌,陸芳芳,孫楊青,等.基于計劃行為理論的托幼兒童家長EV71疫苗接種意愿影響因素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20,47(19):3518-3521+3540.
[3]文婉臣.社區(qū)5歲以下兒童家長手足口病認知與EV71疫苗接種意愿調查[J].應用預防醫(yī)學,2020,26(03):207-210.
[4]張紅蓮,范珂,王萍,等.開封市5歲以下兒童家長對手足口病和EV71疫苗認知調查[J].河南預防醫(yī)學雜志,2020,31(04):277-279.
[5]蔣霞,凌良健,甄茜,等.常州市≤5歲兒童家長手足口病知識知曉情況及EV71疫苗接種意愿[J].江蘇預防醫(yī)學,2020,31(02):233-235.
[6]文艷,張昭,楊小蓉,等.綿陽市5歲以下兒童家長手足口病認知情況與EV 71疫苗接種意愿調查[J].預防醫(yī)學情報雜志,2019,35(09):955-960.
[7]何容芳,范澤楠,余奕言,等.四川省瀘州市兒童家長手足口病認知及EV71疫苗接種意愿調查[J].職業(yè)與健康,2019,35(18):2529-2533.
[8]馮建山.幼兒接種手足口疫苗對手足口病的預防效果與安全性研究[J].實用醫(yī)技雜志,2020,27(11):1486-1487.
中山市小欖人民醫(yī)院公共衛(wèi)生管理科,廣東 中山 528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