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現(xiàn)代物流職業(yè)技術學院
職業(yè)女性美是從事社會各行各業(yè)的女性工作者特有的美的品質和美的形象[1]。在現(xiàn)代社會,幾乎所有女性都可能經歷職業(yè)女性階段,特別是對于高等院校女生來說,職業(yè)女性美的塑造能夠有力提高就業(yè)競爭力、是未來進入職場必需具備的能力。形體訓練與職業(yè)女性美的塑造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通過在校期間的《形體》課程學習,提高女性對美的意愿、態(tài)度和需求,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科學選擇適宜自身的塑形技能技巧,改善形體、增進健康。湖南現(xiàn)代物流職業(yè)技術學院形體課程以職業(yè)女性美的塑造為主線,對形體課程要素之目標、內容、實施、評價進行全面規(guī)劃與設計,以完善女性形體美塑造的理論與實踐,
《形體》課程是針對湖南現(xiàn)代物流職業(yè)技術學院全校二年級學生開設的體育與健康公共必修課程的選項課程之一,《形體》課程以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做鋪墊,通過中小學體育、大學一年級體育課程學習,在身體素質和體育認知達到一定水平的基礎上,為自身形體修塑有迫切需求的學生開設的課程。
《形體》課程是對學生進行體育教育與美育教育的綜合課程,是培養(yǎng)大學生正確形體審美認知、獲得審美取向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培養(yǎng)具有良好的形象氣質、體能素質及心理素質全面專業(yè)人才的重要手段,具有增強學生體質健康、增強其職業(yè)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意義。
基于職業(yè)女性美塑造的《形體》課程,順應職場能力的訴求,遵循以健康為本、以提升學生體育健康素養(yǎng)、審美素養(yǎng)為藍圖,對課程目標的三個一級指標:知識、能力和素質目標進行具體設置(見表1)。
依據(jù)人體結構、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形體》課程教學內容分為四個模塊,模塊一:形體認知理論;模塊二:力量、柔韌適能;模塊三:形體組合訓練;模塊四:團隊拓展游戲(見表2)。
模塊一:形體基本理論知識?!缎误w》課程理論知識包含形體訓練專項基本理論知識,運動與營養(yǎng)基本知識,通過理論知識的學習,樹立正確的形體認知:其一,形體美建立在健康的基礎上,其二,形體美的塑造是運動與營養(yǎng)的結合,“三份練,七份吃”,練與吃都必須符合人體科學、運動科學、營養(yǎng)科學理論。
模塊二:力量、柔韌訓練。柔韌性訓練和力量訓練是形體訓練的重要手段,通過柔韌性訓練,充分舒展肌腱、韌帶及肌肉,活動相關關節(jié),起到保持和修塑形體姿態(tài)作用,使之既有靜態(tài)的放松自然,又有動態(tài)的舒展活力。通過力量訓練,肌纖維增粗、增大,肌肉力量增強,提高人體的穩(wěn)定性與姿態(tài)控制能力,全面科學的力量訓練具有增肌肉減脂的作用,使肌肉線條明顯,能很好改變體型[2]。
模塊三:形體組合訓練。形體組合訓練是通過多動作一起銜接配合作用于身體進行形體修塑的訓練,其創(chuàng)編特點是組合練習短而精,在音樂的伴奏下每個組合呈現(xiàn)不同的風格,如:選擇瑜伽、爵士、啦啦操、搏擊操以及健美操等小組合。運用多種類形體訓練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并對不同運動項目建立一定認知,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基礎。音樂與動作結合,易觸發(fā)練習者內在情感,極大滿足學生對美的渴望與追求,達到內在美和外在美的完美統(tǒng)一。
模塊四:素質拓展游戲?!八刭|拓展游戲”是“拓展訓練”的一種適宜于課堂教學的一種簡化形式,結合大學生心理、生理的特點,結合人才培養(yǎng)目標、結合教學場地設施的狀況使用,形體課中選擇破冰溝通游戲和團隊合作游戲類型?!缎误w》選項課學生源自不同的班級,同學之間有一定隔閡,破冰游戲能快速克服學習者之間的陌生感,為課堂教學中合作學習打下基礎。團隊合作游戲以體驗式、互動式學習形式凝聚團隊合作精神,強化“育體”“育心”的體教融合,學習者體驗、分享團隊合作感受,認知團隊合作價值意義,團隊責任與價值觀將遷移到未來職場,以培養(yǎng)出符合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3]。
表1 形體課程目標設置
表2 《形體》課程內容設置
充分發(fā)揮體育寓教于活動中的得天獨厚育人優(yōu)勢,發(fā)揮體育課的育人功能,教學過程中,將思想政治教育與體育活動有機融合,主要從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達到育人導向的作用。第一,設計教學模塊四的素質拓展游戲。拓展游戲運用于形體課堂的準備部分或基本部分的體能練習中,以達到身體激活或增強體能的作用,同時營造相互支持配合、積極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挖自身潛能,激活自信心,發(fā)現(xiàn)集體潛能,增進責任感。第二,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學期初,根據(jù)教學班選課情況酌情分為3~4 個學習小組,每個組人數(shù)控制在8~12 個學生,每次教師課堂集中講授后,由各組推薦的組長組織本組成員進行練習,教師進行循環(huán)檢查指導,練習結束后將安排分組展示或集中展示。在練習和展示過程中學生體驗到團隊集體努力的意義,從而培養(yǎng)團隊意識與責任。第三,結合團隊協(xié)作融合度的課程考核。在教學考核中,其中一個指標是團隊協(xié)作融合度,觀測點是素質拓展游戲和分組展示中的表現(xiàn)。在這種評價激勵下,學生認識到成績不僅與自己能力相關,還與團隊協(xié)同配合相關,所以努力去完善自己,促進團隊責任意識養(yǎng)成。
圖1
《形體》課程為二年級選項課,教學總課時為32 學時,一個學時45 分鐘,計算下來,學生一學期接受形體教學的總時間也不會超過24 小時。有限的時間且每周一次課的時間安排,不論是教學任務的完成還是負荷刺激對肌肉產生的作用都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采用線上與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有效拓展課堂教學時間。通過中國慕課、職教云平臺實現(xiàn)資源共享或課程教學團隊進行微視頻制作,教師通過職教云平臺或QQ 平臺發(fā)布學習內容,下達學習任務,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進行學習、討論、練習和測試,學生在課后對課堂教授內容進行反復練習,提交鍛煉視頻作業(yè),教師及時批閱作業(yè),教師根據(jù)學情在后續(xù)課堂教學中進行針對性講評。
“學會、勤練、常賽”是教育部聚焦學校體育改革的重要部署,“學會、勤練、常賽”三位一體促進青少年健康發(fā)展?!皩W會”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和專項運動技能。在形體課教學中優(yōu)化、組合教學內容,利用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學習?!扒诰殹被具\動技能、專項運動技能。課堂教授的運動技能,通過課中、課后的反復練習,特別是課后的積極主動練習,技能得到鞏固提高,同時對身體機能產生積極作用?!俺Y悺边\動技能,以比賽幫助學生在體育鍛煉中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4],形體課教學選擇多種類小組合教學內容,以小組合作學習形式開展練習,課中或課后安排以小組為單位的教學表演(比賽),教師及時講評表演成績,評定、記載團隊分數(shù)和名次,建立以育人為根本的比賽制度,讓每個學生在育競賽得到磨煉和成長[5]。
形體課教學根據(jù)不同項目特點要求選取適宜音樂,編排瑜伽小組合、啦啦操組合、搏擊操小組合和啞鈴健身操等組合套路。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多采用國家體委編排的推廣套路,套路動作多,用時長,一個學期差不多匆忙學習完成就是期末考試,教師教得省事,但學生積極性調動不起來,學生被動接受,學習動力是為期末60 分而應付式的學習,學習效果不盡如人意。教師創(chuàng)編短小的組合,每個短小組合編排根據(jù)各項目要求,挖掘典型代表元素融入其中,讓學生了解不同項目的精髓,對不同項目建立一定的感知,小組動作容易記憶,選配音樂時尚流行,動作過程抒發(fā)情感,情感的融入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興趣是靈感與智慧的火花,學生課中認真投入、課后積極鞏固,學生體質健康與審美感知得到提高。
形體課程采用過程性評價和結構性評價相結合的形式,過程性考核占50%,過程性考核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維度進行評價,結合線上和線下學習,考量學生學習態(tài)度,引導和調動學生積極完成學習任務。結構性考核占50%,結構性考核內容為模塊(二)、模塊(三)中考核點,考量學生力量與柔韌素質、形體組合掌握情況,突出對身體塑形技能的掌握、審美素養(yǎng)的提高[6](見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