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馨蔚
2月21日,由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下稱亞太經社會)倡導發(fā)起的《亞洲及太平洋跨境無紙貿易便利化框架協定》(下稱《協定》)正式生效。
該《協定》旨在通過促進電子形式的貿易數據和文件的交換和互認,加強國家和次區(qū)域單一窗口和其他無紙貿易系統之間的兼容性,促進跨境無紙貿易,從而提高國際貿易的效率和透明度,并營造良好的法律規(guī)制環(huán)境。
無紙貿易應對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新挑戰(zhàn)
《協定》于2015年4月啟動談判,先后有中國、俄羅斯、韓國、印度和印尼等近30個亞太經社會成員加入談判。中方于當年10月正式加入《協定》談判,于2017年8月簽署《協定》,并于2020年完成國內核準程序。
目前,《協定》已對中國、阿塞拜疆、菲律賓、伊朗和孟加拉國5個已完成國內核準的創(chuàng)始締約方開始生效。亞美尼亞和柬埔寨已簽署《協定》并正在履行國內核準程序,同時還有多個國家正在積極尋求加入《協定》。
亞太經社會貿易政策和便利化部門負責人杜瓦爾介紹,亞太經社會在過去20年一直致力于貿易便利化。10多年前,泛亞電子商務聯盟與亞太經社會取得了聯系,就亞太區(qū)域無紙貿易所面臨的關鍵挑戰(zhàn)尋找解決路徑。正值亞太經社會剛剛建立了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無紙貿易專家網,于是無紙貿易就成為工作的重點領域。
雖然亞洲地區(qū)在簡化貿易程序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且跨境電子文件的接受程度日益提高,然而根據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數字和可持續(xù)貿易便利化全球調查》,跨境無紙化貿易的實施率仍然很低。
亞行經濟研究與地區(qū)合作部門主管、經濟學家樸信陽指出,在貿易便利化方面,不同類別的措施實施情況不盡相同,區(qū)域內只有不到40%的經濟體開始實施如電子的原產地證書等跨境無紙化貿易措施。究其原因在于國際貿易和投資是在法律框架內進行的,貿易需要以紙質為基礎作為解決爭端的證據,因此電子證書在各經濟體中通常不被認可。
“在整個亞太地區(qū),各國政府已意識到必須從耗時的紙質流程轉變?yōu)殡娮雍涂勺匪莸馁Q易程序,以顯著增強競爭力并應對電子商務和數字經濟帶來的新挑戰(zhàn)。因此,加速實現整個亞太地區(qū)的雙邊和次區(qū)域無紙貿易倡議,建立真正的無縫和有彈性的供應鏈,對后疫情時代經濟貿易的恢復是大有裨益的。”樸信陽稱。
“十四五”時期首個促進貿易便利化的多邊協定
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介紹,該《協定》是中國進入“十四五”時期后,生效的第一個聯合國框架下以促進貿易便利化為目標的多邊協定,對于中國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yōu)勢,具有重要意義。
“《協定》將進一步發(fā)揮中國超大規(guī)模市場優(yōu)勢,特別是中國良好營商環(huán)境和貿易便利化政策優(yōu)勢,為亞太各成員提供更加廣闊和便利的市場機會。同時,也有助于中國商品更加便利地進入亞太其他成員市場,密切中國同亞太經濟的聯動?!痹撠撠熑朔Q。
該負責人指出,《協定》成員均為“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實現跨境無紙貿易將大大促進亞太貿易領域互聯互通,這與“一帶一路”倡議所提貿易暢通目標完全契合,將切實加強各成員在海關、檢驗檢疫和認證認可等方面的務實合作,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一帶一路”貿易便利化合作體系。
近年來,中國開展大量工作,推進跨境無紙貿易便利化進程。依照《海關法》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guī)要求,已在法律上承認了無紙化申報。早在2012年,中國就在全國開展通關作業(yè)無紙化改革試點。經過多年探索和推廣,已經實現對全國海關所有通關業(yè)務現場和業(yè)務領域的全覆蓋,承認電子數據和紙質單證具有相同法律效力。
“無紙貿易便利化是加強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通關效率、降低通關成本的重要舉措?!秴f定》的生效和實施將有助于中國進一步完善國內相關政策和機制建設,整合優(yōu)勢資源,加快‘單一窗口建設,形成高標準的國際化營商環(huán)境?!痹撠撠熑苏f。
該負責人表示,《協定》是聯合國框架下跨境無紙貿易領域的第一個多邊協定,為各成員開展跨境無紙貿易合作提供了共同的行動框架和綱領,是亞太地區(qū)落實WTO《貿易便利化協定》的有效舉措。
為跨境無紙貿易創(chuàng)造良好的法律環(huán)境
《協定》共有25個條款,主要涵蓋國家貿易便利化政策框架和有利的國內法律環(huán)境、跨境無紙貿易便利化和發(fā)展單一窗口系統、電子形式貿易數據和文件的跨境互認、電子形式貿易數據和文件交換的國際標準,以及行動計劃、能力建設、試點項目和經驗交流等。
在國家政策法律框架方面,《協定》要求各方努力為跨境無紙貿易確立國家政策框架,并營造有利于無紙貿易的國內法律環(huán)境。積極借鑒該領域國際標準和最佳實踐,使國內法律政策框架與國際相關良好實踐接軌。
“這些規(guī)定有利于加快各成員跨境無紙貿易法律法規(guī)體系建設,為本地區(qū)跨境無紙貿易創(chuàng)造良好的法律法規(guī)環(huán)境,且有利于推動成員加快與國際高標準對接?!鄙虅詹繃H司負責人稱。
在推動數據和文件跨境互認方面,《協定》要求各方通過利用現有或創(chuàng)建新的跨境無紙貿易系統,實現電子形式貿易數據和文件的交換,特別是鼓勵各方加快推動“單一窗口”系統建設并將其用于跨境無紙貿易。《協定》推動在成員之間建立電子形式貿易數據和文件的跨境互認機制,并允許成員締結用于實施電子形式貿易數據和文件跨境互認的雙邊和多邊互認安排。
在試點項目、經驗交流和能力建設等方面,《協定》鼓勵各方在海關等有關機構之間開展電子形式貿易數據和文件跨境互認試點項目,鼓勵各方交流經驗,匯集最佳案例實踐,以幫助各方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跨境無紙貿易管理體系?!秴f定》鼓勵各方通過技術支持和援助開展能力建設,分享各自在無紙貿易便利化領域的最佳實踐,特別是積極考慮為最不發(fā)達國家和內陸國家提供能力建設支持。
在成員之間推進實施方面,《協定》要求在亞太經社會框架下,成立無紙貿易理事會作為執(zhí)行機構。理事會下設由各締約方高官組成的常設委員會,指導和監(jiān)督《協定》執(zhí)行。該負責人透露,目前理事會及常設委員會的成立工作已在亞太經社會秘書處牽頭下正式啟動。
促進亞太地區(qū)疫后經濟復蘇
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方面表示,《協定》進一步豐富“一帶一路”貿易便利化領域合作,增強亞太地區(qū)貿易領域互聯互通,同時發(fā)出了亞太經社會成員維護多邊主義、支持多邊貿易體制的強音。在整個亞太地區(qū),《協定》創(chuàng)造了一個包容性和高度靈活的合作與能力建設平臺,使各國無論其發(fā)展水平和數字化程度如何都可以參與其中。
從亞太經社會調查來看,依據參與國無紙化貿易的發(fā)展現狀,全面實施跨境無紙化貿易預計可減少貿易成本10%—30%。
《協定》鼓勵各方努力采用國際標準以確保無紙貿易的兼容性,制定安全、保險和可靠的數據交換通信方式,并積極參與相關國際標準和最佳實踐的制定工作。商務部國際司負責人認為:“這些安排將有效提高本地區(qū)跨境無紙貿易的效率和透明度,大幅降低通關時間和成本。特別是在后疫情時代,可以幫助本地區(qū)企業(yè),特別是中小企業(yè)更加有效地應對疫情帶來的挑戰(zhàn)?!?/p>
該《協定》也是簽署RCEP后亞太地區(qū)經濟一體化的又一重要步驟,將有助于統一經濟貿易法以及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法規(guī)。
“在當前全球抗擊疫情的關鍵時期,《協定》生效向國際社會發(fā)出了各成員合作應對疫情挑戰(zhàn)、穩(wěn)定區(qū)域產業(yè)鏈供應鏈、促進亞太地區(qū)和全球經濟復蘇的積極信號。無紙貿易被認為是緩解危機期間貿易中斷的有效方法,可在限制實體接觸的同時實現貿易。無紙貿易還將為亞太地區(qū)提供更加無縫、包容和彈性的貿易連接,有助于更好地重建?!北本┑潞懵蓭熓聞账Q。
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指出,《協議》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確保在本國發(fā)展和實施跨境無紙貿易的長期政治意愿之間找到一個合作平衡點。《協議》旨在促進跨境無紙貿易,但沒有確切說明應如何實現。它為各國提供了計劃和制定解決方案的空間,這適合于具有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國家利用現有的國際標準,促進不同系統之間,包括現有的雙邊和區(qū)域性計劃之間的協調和互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