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坤, 張建剛, 朱金釗
(安陽市人民醫(yī)院 神經內科, 河南 安陽455000)
缺血性腦卒中是由于供血動脈或引流靜脈堵塞造成腦部缺血所致, 嚴重時可能導致患者出現語言功能障礙、 休克、 癱瘓, 甚至會威脅患者生命安全。 目前, 臨床常采用重組人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 (rt-PA) 靜脈溶栓治療缺血性腦卒中[1]。相關研究[2]表明, 神經介入對缺血性腦卒中也有良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基于此, 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306 例, 旨在探討神經介入聯合rt-PA 靜脈溶栓治療的臨床效果, 以期為后續(xù)治療該病提供更多參考, 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1 月我院收治的缺血性腦卒中患者306 例, 均符合缺血性腦卒中相關診斷標準[3],并經影像學檢查確診, 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 (n =153) 和實驗組 (n =153)。 對照組中男性79 例, 女性74 例; 年齡42 ~78歲, 平均年齡 (56.32 ± 8.79) 歲; 合并癥: 糖尿病2 例, 冠心病5 例, 高血脂6 例。 實驗組中男性77 例, 女性76 例; 年齡43 ~77 歲, 平均年齡 (55.97 ± 9.12) 歲; 合并癥: 糖尿病3例, 冠心病6 例, 高血脂5 例。 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除常規(guī)治療外, 對照組采用rt-PA 靜脈溶栓治療, 靜脈注射rt-PA (昂德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S20070023) 18 mL, 2 次/d, 每次注射間隔為0.5 h。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神經介入治療, rt-PA 靜脈溶栓治療與對照組一致, 而后使用上海富實吉貿易有限公司的CT 用造影劑注射裝置將微型導管介入, 在異常血管處注入栓塞劑碘化油乳劑(法國GUERBE, 注冊證號H20150099) 90 ~100 mg。 注入完成后, 導入微型金屬支架支開狹窄或者閉塞的血管。 神經介入術在整個治療周期只使用一次。 兩組的治療周期均為15 d。
1.3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 療效判定標準[4]如下: 治愈: NIHSS 評分減少91%以上; 有效: NIHSS 評分減少45% ~91%; 一般: NIHSS 評分減少18% ~44%; 無效:NIHSS 評分減少或增加在18%以內; 惡化: NIHSS 評分增加18%及以上。 總有效率=(治愈例數+有效例數+一般例數)/總例數× 100%。 ②分別在治療前后抽取兩組患者空腹狀態(tài)血液6 mL, 采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超敏-C 反應蛋白 (hs-CRP)、 S100β 蛋白 (S100β)、 神經特異性烯醇化酶 (NSE) 水平, 采用乳膠凝聚法測定凝血酶原時間 (PT)、 凝血酶時間(TT)、 纖維蛋白原 (Fg)。 ③統(tǒng)計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據。 計數資料以n (%) 表示, 采用χ2檢驗; 計量資料以±s表示, 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治療效果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73%, 顯著高于對照組的84.97%,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見表1。
表1 兩組的治療效果比較 [n (%)]
2.2 hs-CRP、S100β、NSE 水 平兩 組 治 療 后 的hs-CRP、S100β、 NSE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 且實驗組治療后的hs-CRP、S100β、 NSE 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 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hs-CRP、 S100β、 NSE 水平比較 (±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的hs-CRP、 S100β、 NSE 水平比較 (±s)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aP <0.05。
NSE(μg/L)治療前 實驗組 153 8.46±2.17 2.36±0.45 38.56±7.12對照組 153 8.14±1.98 2.38±0.68 38.48±7.36 t 1.347 0.303 0.097 P 0.179 0.762 0.923治療后 實驗組 153 4.17±2.33a 1.23±0.26a 15.98±3.26a對照組 153 5.94±2.08a 1.78±0.64a 22.36±4.58a t 7.010 9.848 14.038 P 0.000 0.000 0.000時間 組別 n hs-CRP(mg/L)S100β(μg/L)
2.3 PT、TT、Fg 水平兩組治療后的PT、 TT 水平均高于治療前, Fg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 且實驗組治療后的PT、 TT 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 Fg 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 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的PT、 TT、 Fg 水平比較 (±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的PT、 TT、 Fg 水平比較 (±s)
注: 與本組治療前比較, aP <0.05。
時間 組別 n PT (s) TT (s) Fg (g/L)治療前 實驗組 153 11.03±1.23 16.01±3.17 3.56±1.12對照組 153 10.95±1.08 15.97±2.98 3.48±1.36 t 0.645 0.114 0.562 P 0.546 0.910 0.575治療后 實驗組 153 13.65±1.95a 17.23±2.26a 2.28±1.26a對照組 153 12.03±2.01a 16.51±2.64a 2.96±1.58a t 7.155 2.563 4.162 P 0.000 0.011 0.000
2.4 不良反應治療期間, 實驗組發(fā)生腹痛7 例, 嘔吐6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8.50%; 對照組發(fā)生腹痛6 例, 嘔吐5 例,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19%; 兩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χ2=0.181,P=0.671)。
缺血性腦卒中占全部腦卒中的75%, 通常是由于血管變形堵塞造成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障礙, 或是由于抗凝血功能障礙導致血液凝固而造成的。 現代臨床研究[5]表明缺血性腦卒中僅僅采用rt-PA 靜脈溶栓治療往往達不到最理想的效果。 本研究中實驗組采用神經介入聯合rt-PA 靜脈溶栓治療, 結果顯示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單純采用rt-PA 靜脈溶栓治療的對照組, 表明神經介入聯合rt-PA 靜脈溶栓治療的效果較好。
hs-CRP、 S100β、 NSE 水平的高低直觀反映治療后患者的預后情況, 其水平在正常范圍內越低, 代表預后情況越好[6]。本研究結果顯示, 治療后實驗組的hs-CRP、 S100β、 NSE 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 表明神經介入聯合rt-PA 靜脈溶栓治療可有效減輕機體炎性反應, 有利于改善患者預后。 究其原因在于: rt-PA 靜脈溶栓治療能夠增強對神經元的保護, 抑制機體炎性因子的產生, 減少體內炎性反應, 為血管修復提供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 但其不能直接作用于血管; 神經介入術能夠直接介入血管, 參與清除血栓和軟化動脈, 聯合rt-PA 靜脈溶栓能夠產生多重治療效果, 進一步控制全身炎性反應, 改善患者預后。
PT、 TT 和Fg 可反映機體抗凝血能力減弱, 機體的抗凝血功能障礙會導致急性血栓的形成, 進一步促成缺血性腦卒中的病發(fā)[7]。 本研究結果顯示, 實驗組治療后的PT、 TT 水平高于對照組, Fg 水平低于對照組, 表明神經介入聯合rt-PA 靜脈溶栓治療能夠更好地改善機體的抗凝功能。 分析原因在于: 神經介入術直接介入血管, 為血液的流通打開通道, 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得以修復, 而高凝狀態(tài)血液進入循環(huán)后導致血液中NO 濃度升高, 從而促進抗凝血功能增強。
綜上所述, 神經介入聯合rt-PA 靜脈溶栓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單純rt-PA 靜脈溶栓, 且安全性高, 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