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陳笑竹(1994-),女,漢族,山東梁山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北方民族歷史文化。
摘 要:始祖函普入贅女真完顏部,開啟了女真完顏部早期的發(fā)展與變革。獻祖綏可率部遷徙,使完顏家族走上了獨立發(fā)展的道路。昭祖石魯建立部落聯(lián)合,逐步增強自身實力。函普、綏可、石魯抓住時機,進行變革,為完顏家族的壯大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女真完顏家族;函普;綏可;石魯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1.15.073
太祖完顏阿骨打創(chuàng)立大金國的背后,是女真完顏家族幾代人拼殺的結果。函普變革“舊俗”開啟了女真完顏部的發(fā)展與變革。綏可走上遷徙之路,為女真完顏家族的獨立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石魯立“條教”,凝聚諸部力量,逐步建立了以完顏家族為核心的部落聯(lián)合體。
1 始祖函普初到女真完顏部
函普,大金國的建立者—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始祖?!督鹗贰份d:“金之始祖諱函普,初從高麗來……始祖居完顏部仆干水之涯。”函普來到生活在仆干水之涯的完顏部,依附其生活。此時,完顏部人常殺死其它部人,引起兩族的爭斗。在氏族社會中,某部族的成員遭到另一部族成員的傷害時,通常被認為是對整個部族的挑釁和侵犯,會引發(fā)集體報復,進而演變成為部族間的戰(zhàn)爭。這是氏族社會中常見的“血親復仇”,也是存在于氏族部落時期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函普作為從其它地方來到完顏部的人,以第三者的身份,扮演了調節(jié)雙方矛盾的角色。
《金史》載:“乃為約曰:「凡有殺傷人者,征其家人口一、馬十偶、牸牛十、黃金六兩,與所殺傷之家,即兩解,不得私斗?!乖唬骸钢斎缂s?!古敝祝瑲⑷藘旕R牛三十,自此始?!?/p>
函普以第三者的身份,向完顏部的怨家講明了“哄斗不解”的利害關系。使怨家接受了用物品補償損失的提議。自此,“殺人償馬牛三十”便成了女真約定俗成的習慣,函普也成了推動女真風俗變革之人。這不僅解決了完顏部眼前的危機,也為其后的發(fā)展提供了相對和平的環(huán)境,客觀上避免了因“哄斗不解”所帶來的實力削弱。函普順利地解決了此事,以青牛為聘娶了賢女,入贅完顏部。函普成了完顏部的加盟者,他的子孫也成了完顏部的一分子。
函普入贅完顏部,為自身家族的發(fā)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作為寄居于完顏部的人,其家族的發(fā)展也必然受到完顏部的遏制。其次,部族經過一段時間的人口繁殖,生活空間逐漸變得狹小,需要更寬廣的自然環(huán)境進一步發(fā)展。此時有兩條路可以選擇。第一條路,以戰(zhàn)爭的方式,顛覆完顏部的權利然后取而代之。第二條路,以和平的方式,遷徙到其它地方生活,進而發(fā)展壯大自己的家族。
2 獻祖綏可的遷徙之路
獻祖綏可為擺脫制約,最終選擇了和平遷徙的道路。
《金史》載:“獻祖乃徙居海古水,耕墾樹藝,始筑室,有棟宇之制……自此遂定居于安出虎水之側矣?!?/p>
綏可徙居海古水,又定居于安出虎水。海古水,今黑龍江省阿城縣的大海溝、小海溝水。安出虎水,今黑龍江省阿城縣境的阿什河。景愛在《金代完顏部起源研究》中進一步認為大、小海溝為阿什河右岸支流。綏可遷徙之地的選擇,是其家族發(fā)展的一大契機。其遷徙之地正是生女真地界。
《金史》載:“其在南者籍契丹,號熟女直;其在北者不在契丹籍,號生女直……所謂「白山黑水」是也?!?/p>
黑水,指生女真地界。生女真不系遼籍,散居在山野之間,各部不相連屬。正是因為生女真散居各處的特點,并沒有排斥和抵抗新遷來的綏可,而是接受了綏可對其生活方式的改變。綏可率部開墾荒地,建造屋宇,影響了生女真的生活方式。綏可的遷徙,使女真完顏家族擁有了獨立發(fā)展的外部環(huán)境,是部族壯大的一個重要契機。生女真也接受了綏可對其“黑水舊俗”的改變,雙方在發(fā)展中逐步建立起聯(lián)合關系。
3 昭祖石魯建立部落聯(lián)合
獻祖綏可的遷徙為家族創(chuàng)造了獨立發(fā)展的機會,但此時家族的力量還很弱小。要想在短時間內增強實力,主動建立部落間的聯(lián)合才是明智之舉。
3.1 昭祖石魯與徒單部聯(lián)姻
綏可的遷徙為石魯能與其它家族聯(lián)姻成為可能。在部落發(fā)展的過程中,聯(lián)姻是快速增強實力的一種手段。
《金史》載:“昭祖威順皇后徒單氏,諱烏古論都葛,活刺渾水敵魯鄉(xiāng)徒單部人……乃為昭祖娶焉?!?/p>
石魯娶徒單氏為妻,完顏部的聯(lián)姻對象開始有了較為固定的家族。而其父綏可的妻子在《金史》中僅記載為“不知何部人”?!安恢尾咳恕笔恰督鹗贰酚涊d的遺漏,或是確實不知其家族。抑或因其家族地位低下,沒有記載的必要,已不得而知。但以綏可當時的情況來看,因妻子家族地位低下,沒有記載必要的可能性較大。綏可的父祖還沒有獨立發(fā)展,自身地位較低,便不能與地位較高的部落結親。而綏可遷徙后,石魯?shù)钠拮灞阌辛擞涊d,說明此時部族地位有所提高,可以建立聯(lián)姻關系了。穩(wěn)定的聯(lián)姻關系也為進一步增強完顏部的實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2 昭祖石魯立“條教”
石魯在發(fā)展的過程中,雖然有了聯(lián)姻部落的幫助,但其家族力量還比較弱小。為了抵御其它部落的侵襲,便要主動與生女真各部建立聯(lián)合關系。
《金史》載:“生女直無書契,無約束,不可檢制。昭祖欲稍立條教,諸父、部人皆不悅,欲坑殺之……昭祖稍以條教為治,部落浸強。遼以惕隱官之?!?/p>
想要建立部落聯(lián)合,首先要凝聚諸部的力量。然而生女真無條教,無約束,為聯(lián)合帶來了困難。在這種情況下,石魯制定了“條教”,想建立規(guī)則,沒想到遭到了強烈的反對。石魯想要實行“條教”目的很明確,約束諸父、部人,凝聚諸部力量,在短時間內快速壯大自己。而部人不同意立“條教”,可能有兩個原因:首先,生女真本就無約束,長久以來自由散居,突然受到節(jié)制非常不適應。其次,還沒有認識到服從“條教”所帶來的利益。從部人不同意“條教”便要坑殺石魯?shù)男袨閬砜矗藭r石魯只是部落聯(lián)合的倡導者,他的地位與諸父、部人是平等的。其反抗表明了“舊俗”勢力的強大和石魯勢力的弱小。
“條教”在部落內部推行遭到嚴重阻力。無奈之下,石魯只能發(fā)動對外戰(zhàn)爭以轉嫁危機。此時對外戰(zhàn)爭的目的便是掠奪財富。掠奪財富成為凝聚諸部力量最簡單粗暴的手段。
《金史》載:“來流水烏薩扎部殺完顏部人,昭祖往烏薩扎部以國俗治之,大有所獲,頒之于諸父昆弟而不及謝里忽……謝里忽既揚言,初不自安,至是乃大喜?!?/p>
烏薩扎部殺完顏部人,石魯解決了問題,獲得了大量好處,分給了部人,卻沒有分給謝里忽。而在石魯給其金腰佩后,謝里忽表現(xiàn)的非常高興。從謝里忽的“初不自安”到“大喜”,很好的說明了掠奪財富及分發(fā)財富的重要性—使部人凝聚在石魯身邊。對外征伐的過程也是石魯暗中推行“條教”的過程。先前反對石魯?shù)闹T父、部人轉變了看法,因為他們得到了服從“條教”所帶來的利益。石魯?shù)陌l(fā)展也引起了遼的重視,遼讓其做惕隱,這客觀上提高了石魯?shù)牡匚?。完顏部實力的增強和惕隱的官職,使石魯?shù)牡匚簧仙?。石魯也逐漸有了向聯(lián)合諸部發(fā)號施令的能力。
3.3 昭祖石魯對外征伐中的敵人
石魯在對外征伐的過程中,推行了“條教”,獲得了財富,這也使更多的部族加入到石魯?shù)年犖橹?。但石魯征伐的道路并不是完全順利的,一些部落嫉恨石魯?shù)膹姶?,開始挑戰(zhàn)石魯,成了完顏部的敵人。
《金史》載:“仆燕,漢語惡瘡也。昭祖惡其地名,雖已困憊,不肯止……載柩而行,遇賊于路,奪柩去……加古部人蒲虎復來襲之,垂及,蒲虎問諸路人曰:「石魯柩去此幾何?」其人曰:「遠矣,追之不及也。」”
石魯還經仆燕水時,很是疲憊卻不肯停留。對于其執(zhí)意離開的原因,《金史》給出的解釋是石魯厭惡“仆燕”即惡瘡的名稱。也有學者認為“惡瘡”,很可能與有害物質散發(fā)的刺激氣味有關系,它能使人中毒。但此說法的依據(jù)似乎不是很充分,石魯也有可能是在之前的戰(zhàn)爭中受傷,從而導致死亡。石魯疲憊不堪,僅僅因為厭惡河流名稱便不肯停留似乎過于牽強。而仆燕水也成了探究其不肯停留的關鍵地點。
對于仆燕水的位置,學界存在著不同觀點。屠寄認為仆燕水在吉林瑪顏河,遼時五國蒲聶部居住在此。而曹廷杰、金毓黻根據(jù)音轉,認為仆燕水即今牡丹江。董萬倫在曹廷杰、金毓黻的基礎上,又以姑里甸的位置作為佐證,認為在今牡丹江無疑。而李秀蓮認為仆燕水應是暮棱水,即今穆棱河。把仆燕水定于暮棱水(今穆棱河),不僅注意到了仆燕、蒲聶、暮棱的音轉關系,且符合仆燕水在蘇濱水與姑里甸之間的地理位置。這也就可以解釋石魯疲憊不堪卻不肯停留的真正原因—懼怕生活在仆燕水的敵人蒲聶部。蒲聶部,又稱盆奴里、蒲奴里,是遼五國部之一。
石魯死后,先后出現(xiàn)兩伙人搶奪其棺柩?!督鹗贰な兰o》中雖然沒有明確記載第一伙人,但在《金史·石顯傳》中給出了答案。
《金史·石顯傳》載:“昭祖以條教約束諸部,石顯陸梁不可制。及昭祖沒于逼刺紀村,部人以柩歸,至孩懶水,石顯與完顏部窩忽窩出邀于路,攻而奪之柩,揚言曰:‘汝輩以石魯為能而推尊之,吾今得之矣。”
石顯,孩懶水烏林答部人。烏林答部即越里篤部,遼五國部之一。孩懶水,今牡丹江支流海浪河,以石顯為首的烏林答部便生活在該流域附近。石魯推行“條教”時便遭到了石顯的反對。石魯死后,石顯便沖出來搶奪棺柩。在石顯看來,這是自身實力的展現(xiàn)。石顯搶奪棺柩后宣揚炫耀,是想借此打擊石魯以及石魯所代表的部落聯(lián)合體的聲望,并反過來提高自身的名聲。石顯的舉動也表明了石魯威望的提高和部落聯(lián)合體的壯大。而烏林答部也成了完顏部主要的敵人之一。
蒲虎,加古部人,生活在海懶水(今海浪河)西北,是第二伙搶奪石魯棺柩的人。蒲虎雖然到的比較晚,沒有與其發(fā)生正面沖突,但他的行為已經表明了加古部的不滿,客觀上也反映出了石魯對周圍部落的威懾。
縱觀石魯?shù)陌l(fā)展道路,是在艱難中前行的,如果部落力量弱小,很容易被其它部落消滅。石魯推行“條教”并進行對外戰(zhàn)爭,便是為了爭取生存空間。為了迅速增強實力,石魯積極聯(lián)合其它部落,成了部落聯(lián)合的倡導者。隨著完顏家族實力的增強以及“條教”的悄然推行,其地位發(fā)生變化,逐漸有了向聯(lián)合諸部發(fā)號施令的能力,部落聯(lián)合關系也開始逐漸向聯(lián)盟關系轉變。
參考文獻
[1](元)脫脫.金史[M].卷1:世紀.北京:中華書局,1975.
[2]《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央民族學院編輯組.中國歷史地圖集·東北地區(qū)資料匯編[Z].1979:184.
[3]景愛.金代完顏部起源研究[J].地域文化研究,2020,(2).
[4](元)脫脫.金史[M].卷63:后妃上.北京:中華書局,1975.
[5](元)脫脫.金史[M].卷65:謝里忽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1540.
[6]景愛.金代完顏部起源研究[J].地域文化研究,2020,(2).
[7](清)屠寄.黑龍江輿圖說[M].程德全守江奏稿(外十九種)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9.
[8]從佩遠,趙鳴岐.曹廷杰集上[M].北京:中華書局,1985.
[9]金毓黻.渤海國志長編下編[M].卷19:渤海后志二.北京:社會科學戰(zhàn)線雜志社,1982:467.
[10]董萬倫.東北史綱要[M].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7.
[11]李秀蓮.金源女真的英雄時代[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46-47.
[12](元)脫脫.金史[M].卷67:石顯傳.北京:中華書局,1975.
[13]孫進己,張璇如,蔣秀松,等.女真史[M].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