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春雨
(長春市第八十二中學,吉林 長春 130000)
思維導圖的到來,讓師生們眼前一亮。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喜歡上了繪制思維導圖,自己畫、教學生畫、課上畫、課后畫……它的圖畫、線條、文字提煉,都深深吸引著我,我很快就陷入了思維導圖帶給我的樂趣之中。但真的沒想到有一天它會與我形影不離,成為我教學中強有力的思維工具,成為我不斷探索的動力。
我以思維導圖教學為特色,實踐課堂,悉心研究;校領導更是在沒有校舍、硬件條件不完善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給我搭建學習平臺,提供實踐機會。在這期間我彷徨、退縮、矛盾過;但也喜悅、幸福、收獲過。
如今“借助思維導圖實施課堂重構(gòu)”的教學改革已逐步深入,初見成果,我整理了自己一整套屬于自己的科學有效的課堂模式。
古人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不僅是個人修養(yǎng)的重要方法,我覺得更是教師成長的法寶。幾年的借助思維導圖教學實踐,我發(fā)現(xiàn)了我的語文課堂上學生思維的變化。
回顧我們的課堂教學,曾經(jīng)一度步履匆匆。教師一提問就指名學生回答,話音未落,學生便急不可耐地報出答案。我們以為這是效率高,學生思維靈活的體現(xiàn)。其實,這些快的背后意味著學生的思考沒有經(jīng)過深思熟慮,沒有消化、整合、生成,只是停留在“快言快語”,而不是“快心快思”。借助思維導圖的課堂,我們體會到了“慢中自有真味?!碑斔季S經(jīng)歷了生根、發(fā)芽、長葉、開花、結(jié)果的過程。也就完成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的過程。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講:“教室里一片寂靜,學生都在聚精會神地進行緊張的思考?!蔽覀児倘灰湟曔@樣的時刻。但我們更應該注重孩子們的年齡特點,注重課堂的生動活潑。借助思維導圖的課堂,讓每一個生命內(nèi)在的舒展與精神力量的沉潛都在最大限度地釋放,在愉悅中掌握真知。
課堂教學對于思考一直處于“暗箱狀態(tài)”,我們看不到學生有沒有思考,思考什么,怎么思考,思考到什么程度,基本上沒有細致而明確的關注。而思維導圖讓思維可視化,化暗為明,化隱為顯,逐步增強思考力訓練的可控性與實操性。讓思維從模糊到清晰,實現(xiàn)從自我到他者再到新自我的誕生過程。
弱思考的突出表現(xiàn)為:一是以個別優(yōu)秀的學生的思考來代替全班學生的思考;二是教師直接將思考的過程與結(jié)果呈現(xiàn)給學生;三是大部分學生沒有經(jīng)歷完整的思考過程,而是在教師的步步誘導下,按章辦事般地進行所謂的“思考”。借助思維導圖的課堂,讓學生經(jīng)歷探究過程;讓學生理解思考過程;鼓勵學生進行多樣化、發(fā)散性、個人化的思考……久而久之,思考便由弱變強。
課堂教學中的“淺思考”主要表現(xiàn)在對問題缺乏敏感性。在學習層次上主要是以記憶為主,最后淪為機械重復、死記硬背。借助思維導圖,學生們學會了深入持久地思考,愈入愈深地思考,全方位的思考。在思考的情緒狀態(tài)上顯得積極主動,甚至情不自禁;在思考的深入程度上應該表現(xiàn)為意味深長、深入人心;在思考的長度、寬度與深度上則顯出博大精深。
我們的課堂上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景,老師一提問,好多孩子要么低頭,要么目光躲閃,因為他們“怕思考”。他們吃不了思考的苦,受不了思考錯的“辱”,或是怕思考沒有結(jié)果。借助思維導圖的課堂,他們被好奇心及問題意識點燃了興奮感與急切感。與思考對象融為一體,產(chǎn)生了物我同在的專注感。思考過程中的“峰回路轉(zhuǎn),尋幽探勝”給孩子們帶來豐富的、深刻的心靈體驗。
思考的重要特性是自我、自主、自由。我們的課堂,很多時候?qū)W生都是被思考的。最終導致他們不會提問,不會質(zhì)疑,沒有批判意識,沒有懷疑精神,不會理性思考。借助思維導圖的課堂,讓學生的知識與思想通過內(nèi)在自我心智的作用,激越、沸騰。孩子們真實主動地進入知識領域,擁抱知識,掌握知識。自思考就是一種主動擁抱、主動出擊、主動生長的過程。
獨立思考是我們所倡導的,但獨立思考如果沒有充分地和他人交流對話,所思所想就會狹隘、片面。借助思維導圖的課堂,學生們不斷地與人對話、與人共思。讓個體與集體相輔相成,相映成趣。正如佐藤學先生所說:“學習是與歷史的對話、與他人的對話,最后經(jīng)由與自己的對話?!蔽蚁胨伎家彩侨绱?。
如果說一下思考的形狀,那么它就如蘇軾所講“水無常形”,就如孔子所云“智者樂水”,就如老子所稱“上善若水”,以流動不居,隨物賦形,靈活通徹為其形質(zhì)。
借助思維導圖的課堂,促成學生思維的自覺靈動,這九個變化也將成為未來學習源源不斷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