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亭
生長在礦山,骨血里便對煤礦熟悉親近。年少時的余良喜歡安靜地坐在父親身邊,聽他和礦工弟兄們嘮嗑,對煤礦的情愫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日日發(fā)酵。長大些,余良成績優(yōu)秀,順利考入太原科技大學機械設計制造及自動化專業(yè)。畢業(yè)之際,不少國內知名企業(yè)拋出橄欖枝,但他卻堅定地選擇回到家鄉(xiāng)。
2011年,余良被分配到煤峪口礦回收隊當技術員,他把對煤礦的熱愛帶到工作中,并轉化成勤奮、鉆研的干勁兒。
2013年,余良因維修技術過硬,作為集團勞模大講堂的講師在20余個礦區(qū)講授實用技術,名聲在外。按照集團技術培育相關政策,用余良名字命名的創(chuàng)新工作室正式成立。他也開始承擔起煤峪口礦井下關鍵技術創(chuàng)新、材料修復改造創(chuàng)新及操作人才培養(yǎng)等工作。
他帶領工作室20余名專業(yè)成員開展井下設備維修,在生產中創(chuàng)新,切實解決工作中的難題。2013年至今,工作室共完成技術革新項目百余項,其中大多應用于實際。
“新型卡纜修復器及其齒輪拌輪鎖套筒的制作與應用”便是其中的翹楚。在掘進作業(yè)時,使用U型棚支護所需的卡纜極易損壞,出井修復再運送返回需要時間,而巷道支護不可間斷,且在巷道撤離時,變形嚴重的卡纜將按廢品處置,無法修復。余良現(xiàn)場觀察后開始實踐,他研發(fā)制作了卡纜修復器,在作業(yè)現(xiàn)場10分鐘便可完成修復,在巷道掘進和巷道撤離時修復率與回收率達到90%和98%。該項目獲得2016年山西省“五小”競賽一等獎。
“全自動錨桿過扣機的制作與應用”同樣解決了生產過程中的難題。運用該裝置可快速校直變形錨桿,在錨桿螺紋生銹時,可利用自制“機械手”通過電機為螺紋除銹過扣、快速安裝螺紋配帽,使復用的錨桿預緊力達標、螺帽緊固,保證了巷道支護安全性。該項目榮獲2017年山西省“五小”競賽一等獎。
類似革新不勝枚舉,解決的都是實際操作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余良曾連續(xù)3年參加山西省“五小”競賽精品展,攻克的難題累計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達5 000余萬元。
褪去勞模光環(huán),余良仍是一名普通礦工。
在回收隊工作期間,有一次礦上急需200根注氮管道,需要自己制作,兩天內完成。余良和工人們晝夜不停,工人輪班作業(yè),他盯在現(xiàn)場整整兩天,餓了吃饅頭、喝礦泉水,困了席地打個盹、站起來走幾步繼續(xù)干活。
家里暖氣管爆裂牽連鄰居,余良卻鞭長莫及,只得由妻子一力承擔。任務如期完成,他歸心似箭??吹秸煞蛭磥淼眉皳Q下的工作服,妻子不忍埋怨,為他取換洗衣服的片刻,余良已在門口換鞋凳上睡著了。
許是回到家的緣故,柔和的燈光照得余良神情放松。他太累了,長期的井下作業(yè),讓他早已習慣和衣而眠,只要有一個小角落,便可安身,休息片刻后,能量又會再次爆發(fā)。
在擔任機掘一隊隊長后,余良更忙了。他忙著把礦工裝進心里,忙著使百余人的隊伍同心協(xié)力。
50歲的支護工老朱愛喝酒,又不善交流,是隊里的“不放心”人員。余良想通過走訪了解情況,便主動約老朱吃飯。隊長請吃飯,老朱覺得有面子、受重視,主動開口吐露心事。找到癥結,便可應對。隊長余良主動幫他申請福利,走出陰霾?!耙粋€隊好比一個家,要想團結,就得真心付出,不搞虛情?!庇嗔歼@樣說道。
事實也確實如此。由于近期礦壓顯現(xiàn)造成巷道中段形成較大網包,急需處理。余良早上7時就帶領工友下井處理網包。在現(xiàn)場,余良掄大錘、使鐵釬、剪網、做支護,和工人們一起干活,直到夜里10時多升井?!安欢枵?,眾善之師也。”余良的身先士卒贏得工人們的信服,進而融合、凝聚。
一次例行班前會上,針對皮帶跑偏、易漏煤問題,余良提議改進,他跟隨檢修班下井,和工人一起研究實驗,這對有技藝傍身的余良而言并非難題。僅僅兩天就傳來好消息,順利完成皮帶下大范圍支撐裝置,解決了問題。
“沒想到這么快就完成改進,這得益于我們集團尊重職工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也得益于團隊的凝聚力?!庇嗔颊f。
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余良的付出換來了豐厚的回報:2016年榮獲“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2018年榮記“山西省個人二等功”、2019年榮獲“大同市首屆大同工匠”稱號、2019年成為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火炬手、2020年獲得“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
“我就是對煤礦有感情,想要愛著、守護著這方土地?!睒銓嵉脑捳Z道出了余良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