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云華,艾 林,陳雨喬
(赤峰學院附屬醫(yī)院內分泌科,內蒙古 赤峰 024005)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是一種以腎微血管病變?yōu)橹鞯哪I小球病變,嚴重者可發(fā)展至腎衰竭,嚴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1-2]。DN的主要病理特點是腎基底膜增厚、腎小球系膜區(qū)細胞外基質進行性積聚,甚至腎小球硬化。目前,DN的發(fā)病機制尚不完全明確,也無特效藥物。利拉魯肽屬于胰高血糖素樣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類似物,其具有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及增強胰島素敏感性等作用,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3]。前列地爾是一種高效生物活性物質,具有張血管、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免疫復合物沉積、改善微循環(huán)等作用[4]。本研究旨在探討利拉魯肽注射液聯(lián)合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DN的臨床療效,為臨床治療DN提供參考。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5月至2019年11月赤峰學院附屬醫(yī)院內分泌科收治的DN患者為研究對象。病例納入標準:(1)符合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診斷標準[5];(2)符合DN診斷標準[6],24 h尿蛋白定量>30 mg,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353.6 μmol·L-1。排除標準:(1)1型DM患者;(2)對利拉魯肽及前列地爾過敏者;(3)伴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4)有肝、肺、腎等臟器功能不全及泌尿系統(tǒng)感染者。本研究共納入DN患者110例,根據(jù)治療方法將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55例。觀察組男26例,女29例;年齡33~58(46.78±5.45)歲;DM病程4~14(9.57±1.83)a;DN病程3~18(13.88±3.05)個月;腎功能不全35例,腎功能正常20例。對照組男28例,女27例;年齡35~59(45.65±6.14)歲;DM病程5~14(9.68±1.56)a;DN病程4~20(14.26±2.74)個月;腎功能不全31例,腎功能正常24例。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DM病程、DN病程及腎功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治療方法2組患者均給予常規(guī)治療,包括體質量管理、控制血糖、合理運動、控制血壓、調節(jié)血脂等。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對照組患者給予前列地爾注射液(哈高科白天鵝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3023072)10 μg,溶于10 mL生理鹽水,靜脈注射,每日1次,連續(xù)治療5個月。在對照組患者治療基礎上,觀察組患者給予利拉魯肽注射液[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進口藥品注冊證號J20160037]治療,初始劑量為0.6 mg,皮下注射,每日1次,用藥7 d后調整劑量為1.2 mg,皮下注射,每日1次,連續(xù)治療5個月。
1.3 觀察指標
1.3.1 血清學指標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5個月后采集患者晨起空腹肘靜脈血5 mL,其中3 mL經3 000 r·min-1離心10 min,分離血清,應用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德國拜耳公司)檢測低密度脂肪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ien colesteroll,HDL-C)、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及Scr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血清基質金屬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超敏C反應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另2 mL全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糖化血紅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水平,試劑盒均購自上海酶聯(lián)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3.2 24 h尿蛋白定量分別于治療前及治療5個月后留取患者連續(xù)24 h的尿液總量(患者于清晨8時排空晨尿,收集自第2次排尿開始至次日清晨8時的所有尿液),采用鄰苯三酚紅比色法檢測2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
1.3.3 臨床療效2組患者于治療5個月后進行療效判定。顯效:尿β2-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尿轉鐵蛋白水平恢復正常,或上述各指標水平降低≥30%,腎功能恢復正常;有效:上述各指標水平較治療前下降10%~29%,腎功能恢復正常;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7]。
1.3.4 不良反應觀察2組患者治療期間惡心、嘔吐、腹瀉、低血糖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2.1 2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結果見表1。治療前2組患者LDL-C、TC、HDL-C及T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治療前比較,2組患者治療后LDL-C、TC、TG水平顯著降低,HDL-C水平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LDL-C、TC、TG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HDL-C水平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2組患者血脂水平比較
2.2 2組患者HbA1c和FBG水平比較結果見表2。治療前2組患者HbA1C、FBG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治療后HbA1C、FBG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HbA1C、FBG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2 2組患者HbA1c和FBG水平比較
2.3 2組患者Scr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較結果見表3。治療前2組患者Scr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治療后Scr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顯著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Scr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3 2組患者Scr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比較
2.4 2組患者血清MMP-9和hs-CRP水平比較結果見表4。治療前2組患者血清MMP-9、hs-CR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組患者治療后血清MMP-9、hs-CRP水平顯著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血清MMP-9、hs-CR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4 2組患者血清MMP-9和hs-CRP水平比較
2.5 2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顯效14例,有效35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9.09%(49/55);對照組患者治療顯效8例,有效33例,無效14例,總有效率為74.55%(41/55);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911,P<0.05)。
2.6 2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觀察組患者出現(xiàn)惡心2例(3.64%),嘔吐2例(3.64%),腹瀉1例(1.82%),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09%(5/55);對照組患者出現(xiàn)惡心3例(5.45%),嘔吐2例(3.64%),低血糖2例(3.64%),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2.73%(7/55);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374,P>0.05)。
T2MD約占DM的90%以上,患者以高血糖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而機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易引發(fā)多種慢性并發(fā)癥,如糖尿病酮癥酸中毒、DN、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糖尿病血管病變及糖尿病足等[8]。DN是DM微血管病變并發(fā)癥之一,其發(fā)病與糖脂代謝紊亂有關[9-10]。DN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等,其臨床常規(guī)治療多采用控制血糖、調節(jié)血脂等,但由于該病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無法針對發(fā)病機制進行治療,故常規(guī)治療效果并不理想。
利拉魯肽屬于GLP-1類似物,其可作用于胰島β細胞而促進胰島素合成和釋放,也可作用于胰島A細胞來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故具有顯著的降糖作用,且其降糖作用呈葡萄糖濃度依賴性,在機體血糖水平升高時才發(fā)揮降糖作用;此外,利拉魯肽還可通過抑制細胞間黏附分子-1和糖基化終產物受體的表達、減少巨噬細胞濾過、減輕氧化應激損傷等機制而發(fā)揮腎臟保護作用[11-13]。與其他GLP-1類似物相比,利拉魯肽具有不通過腎臟代謝的特點,故適用于腎損傷患者,對于輕微腎損害患者,不需要調整用藥劑量,且安全性高[14]。前列地爾注射液以脂質微球為藥物載體,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擴張腎血管、改善微循環(huán),且能抑制血栓素A2和免疫復合物的形成,改善血液高凝狀態(tài),防止血栓生成;此外,前列地爾還可以減輕腎臟炎癥反應,發(fā)揮腎臟保護作用[15]。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治療后LDL-C、TC、TG、HbA1C、FBG、Scr水平及24 h尿蛋白定量顯著降低,HDL-C水平顯著升高,且觀察組患者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另外,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利拉魯肽聯(lián)合前列地爾治療DN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血糖及腎功能。利拉魯肽具有降血糖作用,前列地爾具有改善血液高凝狀態(tài)和降血脂作用,二者均有保護腎臟功能的作用,聯(lián)合使用可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
DN的主要病理特征是細胞外基質積聚和腎間質纖維化。血糖升高導致MMP-9異常表達,誘發(fā)炎癥反應,細胞外基質大量合成,腎小球基底膜的重構受到影響,最終誘發(fā)DN[16]。血清MMP-9屬明膠酶類,由血管內皮細胞、小膠質細胞、中性粒細胞等多種細胞分泌,在細胞外基質降解過程中起關鍵作用,可參與腎小球基底膜重塑,促進細胞外基質降解。hs-CRP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由肝臟合成分泌,可分泌淋巴因子,刺激補體活性,是炎癥反應的敏感指標,其與DN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DN發(fā)生時,炎癥反應可通過損傷系膜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對腎臟造成損傷[17]。本研結果顯示,2組患者治療后血清MMP-9、hs-CRP水平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患者血清MMP-9、hs-CRP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利拉魯肽聯(lián)合前列地爾能更有效地改善機體微炎癥狀態(tài),這是因為前列地爾具有減輕腎臟炎癥反應的作用,利拉魯肽可能通過降低血糖而發(fā)揮減輕炎癥反應的作用,二者聯(lián)合應用緩解炎癥反應的作用增強。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均較低,且2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利拉魯肽聯(lián)合前列地爾治療DN安全性好。
綜上所述,利拉魯肽聯(lián)合前列地爾能有效調控DN患者糖代謝、脂代謝,減輕炎癥反應,改善腎功能,且安全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