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久龍 夏紅軍
(河南省固始縣婦幼保健院 信陽 465200)
新生兒肺炎為嬰兒出生28d內(nèi)呼吸道遭受病原體大腸埃希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與克雷伯桿菌感染導致的感染性病癥[1~2]。新生兒呼吸道的結構比較復雜,免疫系統(tǒng)還未完善,且其免疫功能較低,因肺炎感染導致彌漫性的肺部病變使患兒出現(xiàn)缺氧或呼吸道梗阻等癥狀,發(fā)現(xiàn)早期未及時救治,會導致患兒大腦由于長時間缺氧而受損,從而形成癲癇與腦癱等無法挽回的嚴重后遺癥。有研究表明,持續(xù)呼吸道正壓通氣(CPAP)能有效改善患兒通氣和換氣的功能,是一種提供混合氧氣的專用設備,該設備能防止新生兒只吸收純氧導致的不良后果。本研究對新生兒肺炎患兒應用CPAP聯(lián)合納洛酮治療,并分析其臨床療效,旨在為臨床治療新生兒肺炎提供參考。
選取本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100例新生兒肺炎患兒設為研究對象,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0例,出生年齡2~28d,體質(zhì)量2998~3507g,病程1~6d。病例納入準則:均符合《兒科疾病診斷標準》里肺炎診斷標準[6],經(jīng)胸片檢查患有呼吸困難、氣道阻塞等癥狀,倫理委員會審批合格,患兒家屬知情同意。排除準則:患兒嚴重過敏體質(zhì)等。對照組男30例,女20例,平均出生(10.48±3.65)d,病程(3.25±1.36)d,體質(zhì)量(3267.25±113.42)g;觀察組男32例,女18例,平均出生(10.29±2.87)d,病程(3.87±1.24)d,體質(zhì)量(3289.67±108.35)g。兩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對照組
實施CPAP治療方法:患兒入院后立即采取常規(guī)的全面檢查,排除其他可能病因干擾,依照患兒診斷標準與實際情況進行CPAP治療,選取適合患兒的CPAP導管進行持續(xù)給氧,壓力保持在0.41~0.62kPa,持續(xù)5~8L/min的給氧量,連續(xù)治療1周。
1.2.2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納洛酮方法:將0.1mg/kg的納洛酮(成都苑東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53316,2ml∶2mg)溶在25mL的5%葡萄糖溶液里,并對患兒實施靜脈滴注,每天1次,連續(xù)給藥1周。
(1)比較治療2周后總有效率。顯效:患兒相關病癥完全消失,肺部胸片無陰影,相關指標恢復正常;有效:患兒相關病癥緩解,肺部胸片陰影減少,相關指標有所改善;無效:病癥未改善甚至加重,相關指標未恢復??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shù)×100%。(2)呼吸功能依照患兒O2與CO2數(shù)值水平的變化來衡量患兒呼吸功能改善情況,O2數(shù)值越高則改善越好,CO2數(shù)值越高則改善越差。(3)比較癥狀改善時間。
治療后觀察組比對照組總有效率更高,差異具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n(%)]
兩組患兒治療前呼吸功能O2與CO2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O2值均有提升,觀察組O2值明顯高于對照組;CO2值均有減少,觀察組CO2值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比對照組呼吸功能改善更顯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呼吸功能改善情況比較
兩組患兒干預后癥狀改善時間觀察組比對照組耗時更少,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癥狀改善時間比較
新生兒肺炎在新生兒的死亡概率中占比較大,有研究證實新生兒的體質(zhì)量與年齡越小,感染肺炎概率則越高,尤以早產(chǎn)新生兒患肺炎率最高[3]。CPAP具備整個的呼吸周期的吸氣和呼氣相,能向具有自主呼吸能力的患兒提供正壓,提升功能殘氣量,在患兒呼氣相時能讓呼吸道和肺泡得到擴張,使肺泡萎陷得到避免,從而讓患兒通氣與和換氣的功能有所改善。納洛酮對受體具備極強的親和力,是一種阿片類受體的拮抗藥,能明顯抑制β-內(nèi)啡肽,起效快的同時拮抗能力強,β-內(nèi)啡肽會對患兒心血管能力進行抑制,納洛酮能消除這一抑制作用,使患兒的動脈壓提升,減緩彌漫性的血管內(nèi)凝血現(xiàn)象,從而提升患兒心排血量,緩解缺氧的癥狀,有效改善心臟功能。
綜上所述,治療新生兒肺炎時應用CPAP聯(lián)合納洛酮的療效好,減少癥狀改善時間,有效改善患兒呼吸功能,值得進一步在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