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氨糖,是氨基葡萄糖的簡稱,屬單糖成分。它是形成軟骨細胞的重要營養(yǎng)素之一,也是軟骨基質和關節(jié)液的基本成分。氨糖可從蟹蝦殼中萃取,是治療骨關節(jié)炎最常用的一種藥物。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氨糖有兩種,即鹽酸氨糖和硫酸氨糖。在眾多骨關節(jié)炎患者中流傳著只有某一種氨糖有效,而另一種氨糖無效的說法。其實,這些不同的意見和聲音與個別制藥廠家的營銷宣傳有關,并無科學依據(jù)。那么,這兩種“氨糖”到底有什么區(qū)別,療效上又孰優(yōu)孰劣呢?
1.穩(wěn)定性 藥物必須保持穩(wěn)定,鹽酸氨糖的穩(wěn)定性優(yōu)于硫酸氨糖。硫酸氨糖在潮濕環(huán)境中容易吸濕,會迅速溶解和變色(從白色逐漸變成棕黃色),因此保存時要注意防潮。
2.純度 鹽酸根比硫酸根的分子量更低,因此結合在氨糖分子上,鹽酸氨糖的純氨糖含量比例相對高于硫酸氨糖,從相對生物利用度來說,鹽酸氨糖要高于硫酸氨糖。但就這一點而言,在臨床應用上意義不大。
此外,硫酸氨糖在形成過程中,往往需要加入20%的氯化鈉或氯化鉀作為穩(wěn)定劑,因此,有些硫酸氨糖制劑中,常含有較多的鈉離子或鉀離子。鹽酸氨糖則沒有這個方面的問題。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脫去鈉離子或鉀離子的新式硫酸氨糖產品,這類產品相對來說安全性更高。
3.吸收 有研究表明,服用鹽酸氨糖和硫酸氨糖后,兩者的吸收程度和吸收速度都沒有差別。兩種氨糖在胃液、腸液中吸收時,都無差別地分解為氨基葡萄糖和鹽酸根/硫酸根。氨基葡萄糖獨自吸收入血并起效,其吸收率超過90%。
4.副作用 鹽酸氨糖中的氯離子對胃腸道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鹽酸氨糖發(fā)生胃部不適副反應的概率會更大,而硫酸氨糖相對胃腸道刺激小。其實,服用氨糖都有可能出現(xiàn)胃痛、腹部不適、惡心等不良反應。
5.療效 研究發(fā)現(xiàn),鹽酸氨基葡萄糖在緩解膝關節(jié)疼痛、減輕腫脹及改善關節(jié)活動度方面與硫酸氨基葡萄糖相似,總有效率相似,療效相當,安全性相當,不良反應發(fā)生輕微,患者耐受性好。
首先明確服用氨糖很安全,因為其本身就自然存在于機體內,正常情況下可在人體內合成,是形成軟骨基質的重要成分。當給予外源性的氨糖時,可以促進軟骨新生。
氨糖是中華醫(yī)學會骨科學分會在《骨關節(jié)炎診療指南》中推薦的“緩解骨關節(jié)炎癥狀的慢作用藥物”,有緩解疼痛癥狀、改善關節(jié)功能、延緩病程進程的作用。之所以稱其為“慢作用藥物”,是因為其作為關節(jié)軟骨合成原料,要阻斷骨性關節(jié)炎的病理過程,需要一個過程,不會立竿見影。一般服用方法為服用1~3個月,停1個月,一年可重復2~3次。
無論是鹽酸氨糖,還是硫酸氨糖,如果服用之后能夠緩解癥狀,延緩關節(jié)炎進展,沒有不耐受的副作用,就是好“氨糖”。不過,服用氨糖還要注意以下事項:
1.如果有心血管疾?。ǜ哐獕?、充血性心力衰竭等)或慢性腎病(容易發(fā)生高鉀血癥),不建議長期服用含有高鈉或高鉀的硫酸氨糖。
2.目前的證據(jù)提示,每日攝入的氨糖量要足夠(一般要>1克)才能起效,如果劑量過低充其量只能起安慰作用。
3.為了減輕對胃腸道刺激,建議餐中或餐后服用。
4.氨糖在妊娠藥物分級中為C級,所以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慎用。
5.某些氨糖是用海鮮(蝦皮、蟹殼)制備的,如果對海鮮過敏的話,會誘發(fā)哮喘等過敏性疾病,使用前應該了解一下產品來源和是否過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