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非虛構文學研究“你不知道的東西是你唯一知道的東西”
        ——關于萬方長篇非虛構文學《你和我》

        2021-04-15 04:36:22王春林
        東吳學術 2021年6期
        關鍵詞:曹禺公公爸爸

        王春林

        “你不知道的東西是你唯一知道的東西”,語出英國杰出的現(xiàn)代詩人,《荒原》的作者艾略特。萬方在《你和我》中寫到父親曹禺當年婚變的時候,曾經專門引用了艾略特的這句詩:“從清華大學的熱戀到我看到這封信,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空洞,如何把它填滿?我的回答是,休想。那空洞就在那兒,但絕不是赤裸裸敞開著,可以隨意參觀,別想拼湊起一個故事,沒有什么故事,所有的故事都僅僅是表象。‘你不知道的東西是你唯一知道的東西。’艾略特在詩里說?!逼鋵?,從更為根本的意義上說,艾略特這一充滿悖論與思辨色彩的詩句,恐怕更適合于描述萬方這部《你和我》的創(chuàng)作行為。一方面,從非虛構文學這一文學文體的根本屬性來說,真實性毫無疑問是其中的第一要義。但在另一個方面,具體到萬方的這部《你和我》,構成了其中最重要部分的父親母親的很多往事,都是身為女兒的萬方自己所不知道不了解的。正因為如此,她就需要通過各種歷史考古的“田野調查”方式,盡可能地接近并還原歷史的真相。在經過了作家如此一番非同尋常的積極努力之后,原本“你不知道的東西”也就在不知不覺間悄然轉換,最終變成了“你唯一知道的東西”,并經由萬方的這一支生花妙筆把這一她“唯一知道的東西”,在這部《你和我》中書寫出來,借助于《收獲》這一重要的文學平臺,與廣大讀者共享。盡管,正如同古希臘哲人赫拉克利特所說的那樣,“一個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作為一位后來者,要想真正抵達歷史原初的真實,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但從根本上說,也只有通過后來者不竭的探尋努力,我們方才盡可能地迫近歷史的真實。大約也正是因為充分地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有“我”也即萬方和妹妹之間的這樣一種對話?!拔液兔妹谜劦秸趯懙倪@本書,我說我最大的追求是真實。她的反應來得真快,她說,‘你知道的根本不是真相,只是一些碎珠子?!炷?,她說得對!”“那么我要放棄這份追求嗎?不。我必須在碎珠子之中尋找。真相就存在于尋找之中,尋找的行為不也是一種真實么?”是的,一方面能夠明確意識到抵達歷史真實的不可能,另一方面卻千方百計地以一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探尋著歷史真實,這,恐怕才是萬方竭盡所能地創(chuàng)作完成這部《你和我》的全部意義之所在。

        那么,萬方到底以什么樣的方式才能夠相對圓滿地完成自己對一段真實歷史的打撈行為呢?換言之,正如同一部長篇小說需要有一種結結實實的藝術結構作支撐一樣,一部以真實性(請一定注意,我們這里所強調的真實,并不僅僅指事件的真實,更是指一種建立在人性的深度勘探之上的人性真實)為最高追求的長篇非虛構文學作品,同樣也需要建構一種合理的藝術結構。具體到這部《你和我》,我們發(fā)現(xiàn),萬方所特別設定的,是三條故事線索以相互交叉的方式不斷向前推進的藝術結構方式。首先,是以“我”的父母為核心的1949年之前,也即那些發(fā)生在所謂民國年間的故事。這一部分,除了“我”父母之外,特別引人注目的,恐怕是“我”母系家族的那些人物和故事。與“我”的父親曹禺出生于一個舊官僚家庭有所不同,“我”母親方瑞的家庭,乃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高級知識分子家庭,通過這個家庭以及這一家庭的交友圈,萬方所真切再現(xiàn)的,正是那個既往時代一眾高級知識分子的自由精神狀態(tài),以及彼此間的高情厚誼。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圍繞在公公最親的弟弟,那位一直被好姨她們親切地稱之為“三腦腦”的鄧以蟄(鄧以蟄是中國現(xiàn)代杰出的美學家和教育家。為公眾所熟知的“兩彈元勛”鄧稼先,就是他的兒子)身邊的那一些好朋友:“三腦腦鄧以蟄有許多朋友,用今天的話:一票朋友。有的是同學,有的是同事,同鄉(xiāng),詩友加酒友,一幫氣味相投的伙伴,名單列出來有梁實秋、胡適、蔡元培、楊振聲(今甫)、聞一多、趙太侔、徐志摩、馮友蘭、丁西林、朱自清……在20世紀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他們正當年,真性情,食欲旺盛,好酒量,談天說地不舍晝夜,一起參加活動,一起發(fā)起活動,彼此寫很長的信,互相幫忙,一個個獨立鮮活的生命情不自禁地互相碰撞、連接,那真是人生的大好時光?!敝灰菍χ袊F(xiàn)代思想文化史稍有了解的朋友,就都知道,這樣一些閃光的名字到底意味著什么。用萬方的話來說,就是:“他們都年輕,心懷大志,正在滿腔熱情地成就自己,后來個個成為各自領域的大人物,教育家,詩人,大學者,文化名人,一切都不簡單。”關鍵的問題在于,他們何以一個個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以我所見,除了個人的天然稟賦之外,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原因就是,他們遭逢了一個允許自我的個性充分張揚的相對自由的社會空間。若非如此,他們是斷不會那般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很大程度上,恐怕正是因為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萬方才會把這一眾集聚在一起的高級知識分子,與海明威在《流動的盛宴》中所記述的那些知識分子相提并論的:“誰說中國和世界不接軌,明明接軌。也是上世紀二十年代,也是一場場流動的盛宴,那個時代的他們,無論在法國在中國,多么相像,屬于同類?!痹凇读鲃拥氖⒀纭防?,海明威曾經寫到巴黎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而我們卻很年輕,這里什么都不簡單,甚至貧窮、意外所得的錢財、月光、是與非以及那在月光下睡在你身邊的人的呼吸,都不簡單。既然法國的一群與中國的一群都是一類人,那我們當然也就可以把海明威的這段話移用過來描述圍繞在“三腦腦”鄧以蟄身邊的這一眾中國高級知識分子。正如同萬方所揭示的,這些知識分子之所以能夠最終成為為人所傾慕的各個方面的佼佼者,與他們所具有的那樣一種強力自由意志之間,其實存在著不容剝離的內在緊密關聯(lián)。

        與讓人由衷向往的自由精神相比較,讀后特別令人心生感動的,是那些知識分子之間甚至超越了生死的高情厚誼。這一點,集中體現(xiàn)在“我”的外公也即公公鄧仲純身上。具體來說,鄧仲純人生道路的鑄定,竟然與中國現(xiàn)代史上的風云人物陳獨秀有關:“在日本公公結識了一位終生的朋友,陳獨秀,他們是同鄉(xiāng),公公的爸爸鄧繩侯曾是陳獨秀的老師。陳獨秀用民主、革命的新思想大肆澆灌和公公兩人的友誼,公公自然而然地吸收了。”盡管說公公最后并沒有因此而成為革命者,但選擇了行醫(yī)道路的他,卻最終變成了一位革命的見證與同情者?!吧鲜兰o的前三十年,中國這艘古老破爛的大船在大風暴的海洋上顛簸,傾來倒去。想想,辛亥革命,中華民國成立,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北伐戰(zhàn)爭,‘四·一二’反革命政變,這些改變中國的大事竟然會通過最最細微的毛細血管和婆發(fā)生聯(lián)系?!敝詴侨绱?,關鍵原因還在公公身上,與公公一生的“慷慨、義氣”緊密相關。在好姨的真切記憶中,諸如李大釗和瞿秋白等革命者,都接受過公公的掩護與幫助。雖然“公公甚至稱不上是革命者的同路人,但在他們身處險境需要幫助的時候他從不猶豫?!本瓦@樣,公公,甚至包括婆,其實以一種特別方式間接介入到了諸多歷史事件之中。公公的慷慨好義,自不必多說,需要特別提出的,反倒是身為局外人的婆(要想充分地理解婆這一人物,我們千萬不能忽視的一點是,由于家境所迫,她并沒有怎么讀過書)所做出的反應:“婆對家里不時出現(xiàn)的陌生人越來越感到不安。有的人來去匆匆,有的會在家里住下,一兩天三四天都有可能,然后消失。她不認識他們,只知道是公公的朋友或者是公公朋友的朋友,這些人身上有一種她不喜歡的秘密且危險的氣味,被他們帶進家中的氣氛弄得她厭煩又不安。”倒不是說婆生性孤僻,關鍵在于她根本就不理解這些陌生人在干什么。因為她還曾經一度把公公的摯友陳獨秀拒之門外,所以在一篇關于陳獨秀的文章中,她不僅被徑直地稱為“鄧妻”,而且還被稱作是個“心胸狹小”的女人。那么,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看待婆這樣一位不經意間介入到了歷史過程中的普通女性呢?這方面,難能可貴的一點是,萬方更多地站在婆的立場上,給予了充分的理解與辯護:“可是我不想貶低婆,她沒有做錯什么,一個妻子看出自己在丈夫心中的位置,不是排第一,也許從來都不是,不知道排在第幾,能作何感想又會怎樣反應?她不是圣人。”究其根本,萬方在這里給出的,實際上是理解并進入歷史的另外一個維度。

        然而,正所謂“道不同不相與謀”,公公與婆這一對夫妻,到最后之所以落得個勞燕分飛的結局,很大程度上,也與他們“三觀”的不一致緊密相關。實際上,情感不好的公公和婆,早在抗日戰(zhàn)爭結束之后就分開了,“再也沒有在一起生活”。公公身邊有一個身為護士的女人李大姐,而婆,則“一直跟著我媽媽生活,我爸媽的家就是她的家?!备M一步地,由公公和婆的關系,所最終牽扯出的,就是作為故事核心存在的“我”爸爸與媽媽之間的情感關系:“我爸爸和我媽媽相遇、相愛的時候,他是有家室的人,已經有了一個女兒,而我媽媽是公公的心肝寶貝,二十出頭,還從沒離開過父母身邊?!币勒粘@硗茢?,一方面,公公曾經有過在日本留學的經歷,曾經接受過新思想廣泛而深入的影響,另一方面,他自己也曾經飽嘗過沒有愛情的婚姻的痛苦,不管從哪個角度出發(fā),他都應該理解并接受曹禺和方瑞之間的這場感情。但實際的情形卻正好相反:“以公公為例,他在感情上始終不接受我爸爸,把他視為異端,然而他自己又離開了妻子,但還給她留下了妻子的名義。我爸爸呢,歷經百般曲折,終于離成了婚,和我媽媽結了婚。這里有兩個男人,我爸爸,公公,我不想把背叛、拋棄這樣的詞用在他們身上,因為如果我要是用了這樣的詞,就會有一萬個其他的詞語冒出來反駁……”歷史,既有驚人相似的一面,就像“我”爸爸與公公,“我”媽媽與婆一樣,他們都遭遇了情感與婚姻的困境,也有極不相同的一面,恰如前面所提及的四個人,面對情感與婚姻的困境,他們所做出的最終選擇,其實有著極明顯的差異。這里,尤其需要我們予以特別關注的一點,恐怕就是公公對愛女情感選擇的那樣一種堅決反對態(tài)度。思來想去,我以為,對于公公的這種態(tài)度,我們還是只能夠從精神分析學的角度給出相應的解釋。盡管從表面上看,公公一直到死都不愿意回到婆的家里(其實也就是“我”爸爸媽媽的家里),但在連他自己也未必能夠搞明白的潛意識深處,他或許還是對婆心存一份歉疚心理的。他之所以自始至終都不肯接納“我”爸爸,不肯承認女兒女婿的婚姻,根本原因很可能正在于此。

        接下來,進入我們關注視野的,就是“我”父母之間那一段不無奇特色彩的情緣了。首先,是已有家室拖累的“我”父親曹禺。尤其令人不解的一點是,曹禺與前妻鄭秀之間的主動追求者,竟然是曹禺自己:“我爸爸和前妻鄭秀是清華大學同學,是他追求鄭秀的,追得特別熱烈?!北M管鄭秀一開始的態(tài)度是躲躲閃閃,但作為一個純真寫作者的曹禺,情感之火一旦燃燒起來,就沒有什么力量可以阻止它:“我能夠想象,沒有哪個女人的心能不被俘獲?!贝蠹s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離婚后的鄭秀才長期保存著那些珍貴的信件,一直到“文革”中才因為害怕而全部燒掉。問題在于,盡管曹禺追鄭秀追得興致勃勃,但他們之間的婚姻,卻連他的老朋友吳祖光都感到難以理解:“曹禺為什么要和鄭秀結婚,我都感到奇怪,他們的生活習慣、思想境界毫無共同之處。”實際的情形是,就連當事人曹禺自己,也很早就察覺到了這場婚姻的錯誤性質:“我爸爸曾和老同學張俊祥談過,結婚之前他已經感覺到彼此的不同,但是晚了,這個婚不能不結了?!辈还懿茇搜缘目尚哦染烤谷绾?,他與鄭秀最后的分手卻是無可否認的客觀事實。對此,萬方盡可能地從客觀的角度給出了一種分析:“我想到的是,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他們非常年輕,在最美最熱血的青春期熱烈地相愛了,他們愛對方,可這時候這個對方有很大一部分屬于他們自己的想象,甚至他們愛的是愛情本身,并不是真真實實的那個人。說到底他們也許連自己都還不了解呢。”正是從這一點出發(fā),萬方才得出了這樣一種相對可靠的結論:“變化,可能源自外界因素,更可能源自隱秘的內在,因此你才是你,而不是其他另外一個人?!彪m然很可能出于“為尊者諱”的原因,關于父親的婚變,萬方沒有直截了當地說什么,但她更多的話,恐怕卻隱藏在這種看似更具普遍性意義的話語之中。反正,一種無法被否認的客觀事實是,曹禺和鄭秀的婚姻出現(xiàn)了問題。為此,曹禺曾經寫信給心目中的大哥哥巴金傾訴內心的痛苦:“你會知道夫妻生活若果麻木起來,那個比較有靈魂的人的苦痛是不可想象的。我曾經痛苦得以頭撞墻,血流了一臉,有一次幾乎從樓上跳下去,為著婚后我發(fā)現(xiàn)我鑄成這么一個大錯。”那么,導致曹禺婚變的原因到底何在?萬方盡管已經根據已知史料作了一番不失細致的梳理分析,但明確的結論卻仍然不得而知。唯其如此,萬方才會在特別引用了艾略特的那句“你不知道的東西是你唯一知道的東西”之后進一步寫道:“好了,到此為止我究竟想說什么?想說我爸爸和鄭秀的婚姻出了問題,所以才會愛上媽媽?我相信出了問題是真的,但我認為這和愛上媽媽沒有因果關系。愛就是愛,不需要找什么理由。”說實在話,作為曹禺的女兒,能夠以如此一種相對理性的態(tài)度面對父親當年的那場婚變,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但即使如此,萬方仍然對作為寫作者的自己不滿意:“我是一個以寫作為生的人,卻一而再再而三地發(fā)現(xiàn)自己的心靈如此不自由,我很驚詫。這情形很像院子里的一條狗,看上去那地方完全開放,沒有任何圍擋,狗狗跑來跑去,盡可以跑到任何它想去的地方,但是它一走到院子邊緣立刻就逃回來,脈沖式電子圍欄是看不見的,無形的。這就是我,心底被道德的電子圍欄所圍困。如果連我都被困住,可以想象還有多少人,尤其是女性,被禁錮在看不見的圍欄之中。有時候我真想用些粗話臟話來打破它!真想!”一個真正有作為的作家,必須具有冒犯既定道德人性成規(guī)的勇氣。萬方能夠從父親當年的那一場婚變出發(fā),最終抵達自我的深度批判反思這樣一種境界,她那種能夠直面自我人性痼疾的書寫勇氣,的確應該獲得我們充分的肯定與認同。

        與“我”父親當時的已有家室不同,那個時候的“我”母親,尚是一個待字閨中的年輕姑娘。出身于書香門第的“我”母親,年僅九歲的時候就生了一場叫作胸膜炎的大病。盡管說由于有身為醫(yī)生的公公的百般努力,可怕的病癥最終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與治療,但家人卻因此而做出了不讓她外出上學的決定:“得胸膜炎的時候媽媽小學還沒有畢業(yè),鑒于她的身體狀況,楊伯和公公提議不要讓她去上學了,不用像小宛生那樣上學,讓她在家里學,由這些伯伯教她,就像舊時的私塾?!薄肮紤]之后做出決定,媽媽不再去學校上學,就留在家里。有句話一直被提及:培養(yǎng)一個大家閨秀。”就這樣,雖然還在上學的年齡,但媽媽卻沒有再去上學,留在了家里,學國文,作詩,學畫畫,寫字,并最終出落成為一個和父親曹禺一見鐘情的美人兒。按照公公的打算,原本想著把自己的女兒介紹給剛剛從美國耶魯大學回國的張俊祥,所以他才一力攛掇小女兒一定要把早已習慣于宅在家里的姐姐帶到江安劇專去。陰差陽錯的是,張俊祥不僅沒有被介紹成,反倒是在無意間成全了曹禺與方瑞的一段終身情緣。同樣令人難以想象的一點是,母親這樣一位曾經長期宅在家里的文靜姑娘,一旦內心中萌生出了愛情的力量,竟然會像換了一個人一樣地變得“強大,勇敢”起來:“其實這些信才是寫這本書的源頭。我愛媽媽,讀這些信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了另一個媽媽,我不認識、沒見過的媽媽?!边@些信,就是指被曹禺的第三個妻子,那個胸懷溫厚廣大的李玉茹保存下來的曹禺與方瑞的通信。某種程度上,萬方這部《你和我》的重要價值之一,就是第一次如實地披露了這批珍貴的信件內容。正是從這些珍貴的信件中,萬方不無驚訝地發(fā)現(xiàn)了那個因為有了愛情的支撐而變得特別“強大,勇敢”的母親形象:“你是什么時候開始懂得愛情,并從中獲得力量的?你像是變了一個人,你自己都想不到吧。當你做出選擇,選擇了愛情,親人之中除了妹妹沒有人支持你,最愛你的父親頭一個反對,態(tài)度決絕,你親愛的楊伯也反對,你幾乎孤立。你變得前所未有的強大,勇敢?!彪m然不可能身臨其境,但我們卻完全可以想像到,在一個特別強調道德感的國度,如同母親這樣一個待字閨中的年輕姑娘,要想完成與已有家室拖累的父親的愛情追求,是一件多么困難的事情。大約也正因為如此,萬方才會不無感慨地寫道:“如果說愛情是一個教派,那么我爸爸可以看作是牧師或神父,媽媽在他的引導下皈依,成為一名最忠誠的信徒?!泵鎸χ改搁g如此一種真正可謂是生死不渝的愛情,萬方得出的一個結論是:“愛情是沒有辦法治愈的,只有愛之彌甚?!笔聦嵣?,也正是在他們的共同堅持下,等到1949年之后,在周恩來的關心干預下,曹禺終于和前妻鄭秀離婚,與苦熬了十年之久的方瑞結婚,并且給了她將近二十年的幸福生活:“在她和爸爸結婚后,五十年代至六六年‘文革’之前,她是幸福的?!睆母旧险f,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種堅實的愛情作基礎,所以,等到“文革”期間,當媽媽和爸爸兩個人垂頭喪氣地坐在破舊的小沙發(fā)里的時候,媽媽還會不無固執(zhí)地向爸爸發(fā)問:“你還愛我嗎?”對于媽媽的這一行為,萬方給出的評價是:“命運難測,世界竟然變得如此荒謬、暴虐,不給人性一點喘息的空間,但人性依然會頑強地發(fā)出自己的聲音:你還愛我嗎?”某種意義上,我們完全可以把方瑞此舉看作是人性對于不合理社會政治一種無聲的堅韌對抗。

        其次,同樣是以“我”的父母為核心的那些發(fā)生在1949年之后,尤其是“文革”期間的人生故事。自然,與其他人相比較,作為書寫重心的,依然是“我”的父母。首先是父親曹禺。五十年代末,“我”父親得了嚴重的神經官能癥:“現(xiàn)在我當然知道神經官能癥的可怕,它是一組精神障礙的總稱,包括神經衰弱、強迫癥、恐懼癥、持續(xù)的緊張焦慮,患者感覺很痛苦,又無能為力,以至于不知所從,腦子里突然冒出哈姆雷特那句‘to be or not to be’,天哪,那位丹麥王子是否也是一名神經官能癥患者?是不是也一夜夜地大睜著眼睛,被腦子里的萬千思緒所折磨?那時候可沒有安眠藥來救他?!焙芏鄷r候,如同神經官能癥這樣一種疾病的罹患,只是患者個體的事情,與外在的社會文化語境未必會有這樣或者那樣的關聯(lián)。但具體到曹禺這樣以思想和寫作為業(yè)的人,情況就明顯不同了。尤其是神經官能癥這樣的一種精神類疾病,肯定與患者某種難以緩解的精神焦慮緊密相關。焦慮者何?雖然萬方對此沒有進一步探討與交代,但只要聯(lián)系一下那個時候的時代現(xiàn)實,就不難明白,曹禺的病癥,應該與話劇寫作上的內心焦慮脫不開干系。一方面,那個時候的曹禺不斷地有諸如《明朗的天》《膽劍篇》等劇作問世,仿佛倒也無愧于作家的名號,但在另一方面,包括曹禺自己在內,其實也都非常清楚,這些作品其實存在著很多問題,尤其是與他巔峰時期的創(chuàng)作相比較,簡直就是不能望其項背。因此,對于曹禺這樣一位向以真誠著稱的寫作者來說,其內心深處沉潛一種強烈的創(chuàng)作焦慮,并由于此種精神焦慮而進一步導致神經官能癥的發(fā)作,也就是合乎邏輯的一種結果。既然罹患了嚴重的神經官能癥,那就得設法治療。治療的藥物手段無他,唯有安眠藥而已。也因此,“從我記事起安眠藥就在我爸爸的生活里充當極其重要的角色,離了它他就無法入睡。”

        然后,是母親方瑞。說到母親,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一個問題,就是她和婆的吃藥。首先是婆。婆雖然先后生了七個孩子,最后存活下來的卻只有兩個。按照萬方的推測,婆的最初吃藥,與大兒子的身患骨癌有關:“天下沒有母親都在兒子的慘叫聲中過日子,沒有什么能幫她,除了麻醉劑。外婆把麻醉劑當作救命稻草,雖然救不了大舅的病,但可以止住慘叫聲。我甚至懷疑外婆自己也需要用藥,完全有可能?!焙翢o疑問,婆之所以要吃藥,乃是試圖憑借此種麻醉的方式,減輕一點自己的精神痛苦。關鍵在于,她自己吃還不算,到后來,竟然還影響到了女兒方瑞,使方瑞也被迫沾染上了吃藥的習慣。盡管說關于婆和媽媽吃藥的問題,萬方自始至終都沒有能夠在依然健在的好姨那里得到確切的證實,但母親方瑞吃藥習性的養(yǎng)成,卻肯定與她在少年時受到過婆的直接影響緊密相關。但“盡管如此,我不恨婆。沒有一丁點兒怨恨。開始她給媽媽吃藥是有正當理由的,成癮是后來的結果?!?949年之后,一直到“文革”爆發(fā)之前,由于一家人的生活相對安寧幸福的緣故,方瑞曾經中斷過吃藥的習慣。然而,等到“文革”事發(fā),等到一切都變得顛倒混亂之后,為了獲得一份短暫的精神安寧,她終于還是又吃起了藥:“在我兒時的印象里媽媽從來沒有睡眠問題,一切正常,直到‘文革’。丈夫被打入地獄,生活被壓得粉碎,逼得她打破多年禁忌,又吃起藥來,吃得比爸爸還兇?!蹦敲?,母親服藥后的情形到底有多么可怕呢?對此,萬方在《你和我》中有著真切的描寫與記述:“還有一個更絕望、殘酷至極的場面,它能解釋為什么想到媽媽我就覺得痛苦。半夜,爸爸把小三兒從熟睡中叫醒:‘起來,三兒,快起來,快……’小三兒爬起來,睡眼惺忪地跟著爸爸走進廁所,她說媽媽就躺在地上,躺在馬桶旁邊,褲子褪到腳踝上,渾身冰涼,身下是一攤尿,睡著了?!闭l能夠想象,生存狀況如此狼狽的這位女性,在很多年前,曾經是為很多人所羨慕向往的大家閨秀呢。唯其如此,萬方才會不無憤激地寫道:“為什么不能是一個大家閨秀?問題不在個人,是時代,時代的大潮擊碎了多少人的夢。大家閨秀?世上哪有你大家閨秀的容身之地,連這四個字都顯得可笑而可鄙。人,應當是螺絲釘,‘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哪里需要就擰在哪里’,其他的道路上都豎著禁行標志。到了登峰造極的1966年8月,敢穿細腿褲嗎?戴紅箍的中學生當街就把你攔下,用剪刀把褲子剪開,再讓你滾。敢他媽的燙頭發(fā)!下場就是被紅衛(wèi)兵揪住,把頭發(fā)剃光,再賞你幾皮鞭。生活在今天的人們也許不會相信我說的話,可那是真的,就發(fā)生在我眼前。所以說,大家閨秀?別逗了!”是的,不要說什么大家閨秀了,在那個荒唐的歲月里,類似于方瑞這樣的人,連起碼的做人的尊嚴實際上都無法保持。事實上,正是在自身的人格尊嚴遭受嚴重挑釁的情況下,“我”的母親方瑞最終因為服藥過量而意外去世:“發(fā)現(xiàn)她死的時候,她躺在床上,是孫阿姨在早晨發(fā)現(xiàn)的。掀開蓋在她身上的被子,她的身旁身下全是藥片,安眠藥。她不是自殺,是吃多了藥,吃了又吃,根本不知道自己吃了多少,根本無所謂了。但她沒想死,這點我可以肯定,她沒有那么勇敢,也沒有那么膽小,最關鍵的是她愛我們,還想見到我們。她的問題是離不了安眠藥,依賴它,1974年7月的這個夏夜,安眠藥要了我媽媽的命?!睆谋砻嫔峡?,導致“我”母親方瑞去世的直接原因,是自己不小心吃多了藥的緣故。但從實質上說,方瑞好端端的又為什么要吃藥呢。也因此,很多年之后,當從醫(yī)的妹妹說這是早晚要發(fā)生的事情的時候,萬方卻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我不能容忍,打斷她:不!要不是‘文革’就不會發(fā)生!在一切問題之上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那個世界是她不想看到的?!钡览碚f來非常簡單,如果不是“文革”的發(fā)生從根本上粉碎了曹禺一家人曾經一度的幸福生活,那方瑞就沒有什么理由打破長期的禁忌去重新吃藥。如果方瑞沒有成為一個嚴重的藥物依賴者,那自然也就不會發(fā)生吃藥過量致死的意外事件。

        第三,是以“我”父親曹禺為核心的對他話劇創(chuàng)作的一種深入檢視與探討。不管怎么說,萬方所面對的,除了那位差不多處于“與世隔絕”狀態(tài)的母親之外,就是被稱之為中國的莎士比亞的,曾經先后創(chuàng)作過很多部話劇作品,一直到現(xiàn)在都仍然沒有被后來者超越的偉大劇作家,自己的父親曹禺。要想深度解讀把握曹禺的復雜精神世界,肯定不可能離開對他那些代表性劇作的細致分析。這樣一來,對曹禺包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這四大悲劇的理解分析,也就成為貫穿于這部《你和我》的第三條結構線索了?!疤拱椎卣f,我的初衷是寫媽媽,因為有太多人、太多文章寫我的爸爸了,分析他的劇作,當然也分析他?!比欢?,實際的情形是,一旦真正地進入寫作過程之后,萬方就會發(fā)現(xiàn),離開了父親,母親方瑞根本就不可能被寫出來。更進一步說,也正是在寫作過程中,萬方才逐漸意識到,父親曹禺其實在不知不覺間早已經取代母親方瑞,成了《你和我》中最重要的一個核心人物。

        要想深入探討曹禺的話劇創(chuàng)作,首先必須對他的戲劇觀有所了解。在這部《你和我》中,萬方曾經引述了曹禺對舞臺其實也是對戲劇的一種基本理解:“舞臺是一座蘊藏無限魅惑的地方,它是地獄,是天堂。一場驚心動魄的成功的演出,是從苦惱到苦惱,經過地獄一般的折磨才出現(xiàn)的,據說進天堂是美德的報酬。天堂是永遠的和諧與寧靜。然而戲劇的天堂卻比傳說的天堂更高,更幸福。它永不寧靜,它是滔滔的海浪,是熊熊的火焰,是不斷地孕育萬物的土地,是亂云堆起、變化莫測的天空。只有看見了萬相人生的苦和樂的人,才能在舞臺上得到千變萬化的永生?!焙艽蟪潭壬希ㄆ湟驗樽骷野言拕∥枧_看作是一方能夠真切表現(xiàn)人間苦樂透視人生真相的天地,所以,天生便擁有表演與寫作才華的曹禺,才會把全部心血都投入到了話劇創(chuàng)作之中。

        由于表演才能的具備,曹禺的最早接觸話劇,是從參加劇團表演開始的。也正是在參加表演的過程中,他漸漸地對于表演感到不滿足了:“單單表演已經不夠了,光說出角色的話不能讓他滿足,他想要發(fā)出自己的聲音。他意識到舞臺其實是一個世界,可以變?yōu)樗氖澜?,非他莫屬。”曹禺的話劇處女座,就是那部天才的《雷雨》。寫出《雷雨》的那一年,年輕的曹禺只有二十三歲,是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的一名學生。萬方本人,不僅是一位擁有相當豐富創(chuàng)作經驗的作家,而且也還實際從事過話劇的寫作。正因為如此,她對《雷雨》(當然也包括曹禺的其他劇作)的理解,才顯得獨到而深入。首先是蘩漪與曹禺本人的關系:“ 《雷雨》,從某種角度看,還是干脆直說吧,我認為蘩漪是作者的化身,是那個被層層外殼包裹著的最真實的他,果敢陰鷙。我查了《新華字典》:鷙,鷙鳥,兇猛的鳥,如鷹、雕。我爸爸,終其一生都有一只鷙鳥在他心中扇動翅膀。他脆弱,膽子小,異常敏感,經常是悲觀的,但同時又是兇猛的,熱烈的,不達極致不甘休的。如果不加限制,任他自由地寫作,他將兩者同在,兩個曹禺,互相依戀、糾纏、廝殺,甚至會導致對方于死地而后快的程度。然而有一刻,面面相覷,發(fā)現(xiàn)那‘突突突突’的搏動來自同一顆心。這難道不正是藝術的最迷人之處嘛?!比绱艘环N理解與判斷,若非萬方這樣曾經與曹禺沒有任何距離可言的朝夕相處者,是斷然做不出的。關鍵還在于,萬方不僅洞悉了曹禺人性構成中的兩面性,而且還大膽使用“陰鷙”一詞來描述曹禺性格的某一個側面。據權威的《現(xiàn)代漢語詞典》,“陰鷙”作為一個形容詞的意思是“陰險兇狠”。從釋義即不難判斷,這個詞帶有明顯的貶義色彩。既如此,萬方能夠用這樣一個語詞來形容說明父親曹禺的性格側面,其實也還是很需要一些勇氣的。更進一步說,萬方的理解,帶有突出不過的精神分析意味。就此而言,曹禺的陰鷙,沉潛在所謂個人無意識的世界中,恐怕連他自己都未必能明確感知到。但從話劇創(chuàng)作的角度來說,曹禺之所以能夠相繼寫出一系列優(yōu)秀劇作來,很大程度上正與他內心中的這種陰鷙緊密相關。很顯然,若無陰鷙作為一種強力的內在支撐,如同蘩漪、陳白露、仇虎這樣一些個性獨異的人物形象,是斷斷難以被發(fā)現(xiàn)并塑造出來的。由此可見,不只是蘩漪,其他諸如陳白露、仇虎,其實也都可以被看作是作家曹禺的一種化身。

        行文至此,一個無論如何都繞不過去的問題就是,既然曹禺是一個不世出的杰出話劇天才,既然他早在1949年之前就先后創(chuàng)作完成了諸多話劇杰作,那么,到了1949年之后,他為什么再也沒有能夠寫出優(yōu)秀的話劇作品來,再也沒有能夠重返自己的藝術巔峰狀態(tài)。事實上,這也是作家萬方在這部《你和我》中不僅關注而且也深入探討過的一個重要問題。首先,我們注意到,曹禺自己,在進入1949年,尤其是“文革”結束之后,一直陷入在某種“創(chuàng)造的焦慮”中而難以自拔。這一點,在他晚年與老朋友巴金的書信來往中,在他寫給兩個女兒的信件中,曾經有過很多次自覺不自覺的流露。比如“我現(xiàn)在為了自己最后的創(chuàng)作下了大決心,堅決搞下去,只有趁著這股熱氣、這點靈氣好寫下去。我多年沒有這種感覺,沒有這種創(chuàng)作的欲望了,難得能寫,想寫,這對我來說是一刻千金的時候?!痹俦热纾骸白罱x了《貝多芬傳》,這位偉大的人激勵我,我不得不寫作,即便寫成一堆廢紙,我也是得寫,不然便不是活人?!痹谝隽诉@些內容之后,萬方接著寫道:“很多年他沒有再寫劇本,不是不想寫,事實是寫不出來了。有人用‘江郎才盡’來形容曹禺,他們大錯特錯,曹禺的才沒有盡,他寫《北京人》的時候才三十出頭,還要怎樣年輕!還要怎樣才算正當年!一個劇作天才怎么可能在三十歲就完蛋了。”既然才華依然存在,那曹禺為什么再也沒有能夠寫出話劇杰作來呢?對此,萬方也努力地給出了自己的思考與回答:“生活在當今的年輕人也許無法明白我在說什么,既不相信也不接受,因為他們從來不知道發(fā)生過什么,沒人告訴他們,可我一定要說,如果不說出來就不可能理解我爸爸為什么再也寫不出東西,還有沈從文,錢鍾書,一長串名字。長久以來,他們都被告知他們的思想是需要改造的,這種對靈魂的改造有時候是很極端的行動,像腦葉切除術,有時候像輸液,把一種恐懼的藥液輸入身體里。那是一種對自身渺小卑微的恐懼,我經歷過體驗過,非常嚴酷。我很為年輕人感到慶幸,慶幸他們活在今天,擁有全新的世界。”具體到曹禺,萬方進一步剖析到:“我爸爸他不是一個斗士,也不是思想家,他生性脆弱,極度敏感,時刻會被美好自由的感覺所吸引,內心卻又悲觀,是一個徹頭徹尾、如假包換的藝術家。他膽小,在各種政治運動中說過許多錯話、假話、違心話,但是他的心始終真誠。如果用一個詞形容他,那就是這個詞:真誠。”既然是一個真誠的人,一旦不允許他真誠的時候,他的創(chuàng)作也就徹底終結了:“很簡單,看他的作品。他只會用一種方法寫作,就是把全部真誠傾注到作品里,當不能真誠表達自己的時候他就什么也寫不出了。”關鍵的問題還在于,身為作家的曹禺有著特別怯懦的一面,這就注定了他缺乏足夠的勇氣與不合理的時代政治作堅決的對抗。唯其因為如此,萬方才不無吞吐地寫道:“情況是……有一些人,永遠的極少數,為了說真話,為了心中的信念,需要付出自由、甚至生命的代價,他們就那樣做了。而我,我們愛自己勝過愛自由?!闭f實在話,在這里,我的確有點佩服萬方的表達藝術了。一方面,她實際上已經明顯意識到了父親曹禺屬于那種“愛自己勝過愛自由”的人,但在另一方面,她卻只是籠統(tǒng)地用“我們”一詞取代了父親曹禺。貌似自我譴責,實則卻把批判的矛頭不動聲色地指向了父親曹禺。當然,更為嚴苛的批判與反思,恐怕還在后面的這段話語中:“我問過他為什么寫不下去,他說也不是害怕,就是覺得不對頭,覺著可能出錯。我能理解,但也有所懷疑,這是不是他下意識為自己找到的一種借口呢?難道他真的不能戰(zhàn)勝內心的魔鬼?不能解放自己,重獲自由?”萬方在這里只是提出了問題,并沒有進一步給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但沒有回答本身,其實也是一種回答。從這種早已暗示出答案所在的設問中,我們實際上已經充分感受到了萬方一種批判與反思勇氣的存在。

        事實上,也只有到這個時候,我們才應該重新回到曹禺的青年時期,看一看年輕的曹禺是怎樣走上話劇創(chuàng)作道路的。不能忽視的一件事情就是曹禺中途從南開大學轉學到清華大學:“當年我爸爸也在南開讀大學,只是沒有讀到畢業(yè),又考到清華大學去了。”萬方不僅清醒地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存在,并且也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給出了相應的深刻分析:“用他自己的話:一進清華就感覺呼吸到一股清新自由的空氣。而我也想到一句話:清華高擎著自由精神的火炬。在這里,自由,不是一個詞匯,是具體的生活方式、為人方式、學生在清華可以自由選修課程,可以自己挑選老師,上課不點名,想聽課就去,不想去悉聽尊便。圖書館是更大的課堂,把時間花在那里是一樣好的。謹記,清華希望自己的學生除了學習,都能發(fā)展各自的愛好?!绷私饬诉@一切,我們也就知道曹禺為什么一定要離開南開,進入清華了。他所真切貪戀于這里的,其實正是一種特別強烈的自由文化氛圍。也因此,你也能夠想象,進入清華之后的曹禺,并沒有成為那種門門功課都很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意義中規(guī)中矩的好學生。用他一位同學的話說,就是:“他課內功課不好,自己學好幾種外語,又看許多書,顧不上功課。也許就因為他的念書習慣有點奇怪,兩次留美都沒有考上?!庇纱丝梢?,曹禺肯定不是一位應試型的只是以考試成績取勝的那一類學生。對此,萬方同樣有著格外清醒的認識:“作為西洋文學系的學生,我爸爸想去美國留學,他的英文肯定沒有問題,能背下整本字典,讀遍莎士比亞的英文版,然而沒能通過考試,他的同學張俊祥比他厲害,考上了,去了美國?!碧热舭凑粘R?guī)的評價標準,沒有考上的曹禺肯定會得到差評。然而,中國雖然少了一名可以前往美國的留學生,但卻從此以后擁有了一位后來被尊稱為中國的莎士比亞的話劇大師。兩者相比較,究竟孰輕孰重,相信各位自能得出客觀公允的結論。在《上學記》中,學者何兆武曾經指出:“學生的素質當然也重要,聯(lián)大學生水平的確不錯,但更重要的還是學術的氣氛?!酱胁湃顺觥?,人才永遠都有,每個時代,每個國家不會差太多,問題是給不給他以自由發(fā)展的條件。我以為,一個所謂好的體制應該是最大限度地允許人的自由。沒有求知的自由,沒有思想的自由,沒有個性的發(fā)展,就沒有個人的創(chuàng)造力,而個人的獨創(chuàng)能力實際上才是真正的第一生產力?!雹俸握孜洌骸渡蠈W記》,第97-98頁,上海: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06。由此可見,如果說民國年間曹禺話劇創(chuàng)作的成功乃得益于清華大學那樣一種難能可貴的自由文化語境的話,那么,很多年之后話劇天才曹禺再也無法寫出真正被稱優(yōu)秀的話劇作品,也同樣是因為從根本上喪失了這種非常必要的自由文化語境的緣故。

        由以上分析可見,在《你和我》這部長篇非虛構文學作品中,作家萬方通過三條時有交叉的藝術結構線索的精巧設計,通過對以自己的父親和母親他們兩位為核心的一眾知識分子命運歷程的真切書寫,在盡可能地逼近歷史真實的同時,也對那一段前前后后長達百年之久的中國現(xiàn)當代歷史進行了深入獨到的批判與反思,無論如何都應該被看作是最近一個時期內難得一見文學佳作。

        猜你喜歡
        曹禺公公爸爸
        雷公公
        叫醒太陽公公
        冬公公
        雷公公
        我和爸爸
        中華家教(2017年2期)2017-03-01 16:29:25
        爸爸
        琴童(2016年12期)2017-01-16 11:15:38
        曹禺與中國莎士比亞研究會成立始末
        曹禺與一出沒有魯大海的《雷雨》
        從《日出》看曹禺怎樣處理戲劇結構的矛盾
        爸爸冷不冷
        37°女人(2016年7期)2016-07-07 18:58:11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69| 青青草在线这里只有精品| 女人张开腿让男人桶爽| 一性一交一口添一摸视频| 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主播| 中文字幕av长濑麻美|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av|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网址| 男女互舔动态视频在线观看|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软件app| 一本大道色婷婷在线| 午夜爽毛片| 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国产乱妇无乱码大黄aa片|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特级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www| 91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水蜜桃 | 国内偷拍第一视频第一视频区| 中出人妻希奇杰卡西av| 五级黄高潮片90分钟视频| 日本精品网|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毛片| 国产精品白丝久久av网站| 国产成人自拍高清在线| 日韩欧群交p片内射中文| 91性视频| 亚洲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狠狠躁18三区二区一区| av人摸人人人澡人人超碰小说| 亚洲AV色欲色欲WWW| 国产av剧情刺激对白| 亚洲毛片αv无线播放一区| 2021精品国产综合久久| 97女厕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无码| 99re久久精品国产|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的 | 中国杭州少妇xxxx做受| 失禁大喷潮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