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仙巒
【摘要】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對小學生進行數學教學可以有效提高課堂效率,還能夠讓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可以有效提高數學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數學觀念。小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初始階段,因此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習慣,并且利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以此來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數學是小學階段的重點科目,所以教師要重點提高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素養(yǎng)。
【關鍵詞】信息化環(huán)境? 數學? 實踐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39-0194-02
所有學科的最終目的都是實踐,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要選擇更加有效的方式,從而才能夠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并且將實際生活滲透進課堂教學中,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作用。而且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教給學生如何靈活地應用數學理論知識,進而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影響小學生實踐能力提高的原因
隨著信息化技術的普及,小學生的學習也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不僅來自于學生自身,還和外界環(huán)境有關,因此導致小學生的實踐能力一直無法增強。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但是很多學生并沒有學習的興致,這是因為數學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調,而且導致課堂氣氛變得枯燥。而且教師受傳統(tǒng)數學教學理念的影響,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而沒有給學生留出思考的時間,從而導致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數學知識。由于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弱,教師的教學內容往往復雜繁瑣,所以就會令學生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致,進而影響了學生的數學觀念的形成。還有就是教師的教學內容對學生產生的影響,往往教師都是圍繞教材對學生進行教學,學生的知識來源只有數學教材,這樣并不會讓學生學習到更多的知識,而且也會限制學生的實踐能力的產生。由此可見,影響小學生實踐能力提高的原因有很多,這樣不僅會降低數學課堂教學質量,還會令學生更加不愿意進行數學學習。
二、在數學課堂中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方法
1.改變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隨著信息化的逐漸普及,在目前的小學中還是有很多數學教師按照傳統(tǒng)教學理念對學生進行教學,而且小學階段的學生學習意識較差,他們只是在課堂上聆聽教師的講解,但是長時間處于此種理念下的學生不僅數學思維無法形成,而且他們對數學理論知識的理解也是較為淺顯的。所以為了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教師要改變教學理念,從而能夠在數學課堂上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夠準確地理解課堂教學內容中的重難點。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教師要糾正教學理念,教師還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念,并且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對學生的學習進度及心理狀態(tài)進行及時了解,并且向學生明確實踐能力的作用。教師要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結合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新更多的教學模式,并且圍繞教材內容對學生開展實踐活動,從而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能夠促進學生靈活地應用數學知識。
2.利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對于小學生來說,生動有趣的方式更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熱情,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可以利用多種方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能夠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只是向學生講解教材內容,并沒有將生活滲透進課堂教學中,這樣不僅無法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還讓數學課堂氣氛變得更加沉悶。為了改變這樣的現狀,教師可以適當地將生活融入進課堂教學中,這樣可以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解決問題,這樣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還可以利用一些生活常識問題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利用所學習的數學知識去處理這樣的問題,從而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生活中有關數學的問題有很多,而且這些問題都是可視的,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去解決生活問題,這樣可以很好地開發(fā)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生活進行觀察,并且將生活中的問題進行記錄,可以在課堂上與同學一起討論解決,這樣可以有效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認知,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數學是存于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進而產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3.利用小組來激發(fā)學生的實踐意識
學生的數學實踐能力是應用于生活中,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數學教學時,可以與生活相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的認知,并且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主動進行數學學習,這樣才能夠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能夠靈活地應用數學知識,所以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合理方式的應用,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分組,讓學生能夠以小組的形式對數學知識進行分析與探究,這樣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實踐意識,而且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數學問題的創(chuàng)造,并且讓學生能夠在進行小組學習時可以學習其他學生的優(yōu)勢,進而能夠強化學生的數學思維。在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時,教師不要對學生的學習方式進行過多干預,而要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主動進行學習,并且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反省,從而能夠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習慣與思維。為了提高小學生數學實踐能力,教師可以將數學教學與實際生活相結合,這樣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理解數學理論知識。
如,在對學生進行《圖形的運動》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找到身邊可以旋轉的事物,并且對它的運動方向進行觀察,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教師以鐘表為例,讓學生觀察鐘表的運動方向,這樣可以讓學生對順時針及逆時針有基礎的了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有關旋轉的事物,學生通過聯想可以想到風車及車輪,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風車與車輪的運動方向,并且讓學生對其進行仔細觀察,從而增強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4.利用生活情境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已經將生活融入進數學課堂教學中,而且利用了很多的教學方式來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致,從而讓學生理解到數學實踐能力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但是由于小學生的年齡問題,他們對一些較復雜的知識理解較困難,因此數學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理解及學習能力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并且為學生開展合適的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來實際應用數學知識,而且引導學生發(fā)現數學知識的聯系,進而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生活為學生創(chuàng)造教學情境,讓學生能夠在情境中應用數學知識。數學知識是比較抽象的,小學生在學習時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出與生活有關的情境,讓學生能夠利用自己的觀察與思維能力去學習數學知識。教師不僅要對學生進行情境創(chuàng)造,還要深入研究教材中的知識,將教材中與生活有關的知識進行挑選,并且以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理解,而且還能夠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情境中,并且教師要以學生的學習能力為重點,以教材為基礎為學生設計一些生活化的問題,從而能夠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小學生的整理總結能力較差,而在信息化環(huán)境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學生進行數學知識框架的構建,并且引導學生將自己學習到的知識填入框架中,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更加理解數學知識,從而增強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
5.開展活動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
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不只是學習理論知識,還要利用各種活動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可以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為學生開展相關的實踐活動,并且鼓勵學生將自己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在實踐活動中,進而令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知識的信心?;顒硬粌H可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并且讓學生能夠更加具體地理解數學知識。通過實踐活動可以令學生形成良好的觀察能力,還能夠讓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積累大量的經驗,進而能夠熟練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實踐活動開展時,要結合學生年齡心理特征,讓學生通過一些基礎工具進行活動,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還能夠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充分應用數學知識。而且教師要引導學生如何正確地利用自己的數學思維,并給學生留出一定的思考與討論時間,而且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合作進行實踐活動,并且讓學生一起討論活動的目的、流程及結果,這樣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在完成實踐活動后,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恰當評價,讓學生能夠感受到實踐能力的重要性,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致。
三、結語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要改變教學理念,并且通過創(chuàng)新多種教學模式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致,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實踐意識。教師還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對學生開展生活情境教學,讓學生能夠將所學習的知識應用在情境中,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開展恰當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能夠利用小組的形式開展學習與討論,進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參考文獻:
[1]林慶建.小學數學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1(68):70-72.
[2]杜灶代.小學數學教學中對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研究[J].新課程,2021(2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