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莉莉
【摘要】古詩文不僅是漢語言文字的典范和精華,而且本身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梢姽旁娢脑谝龑W生認識豐厚博大的中華文化中有重大的作用。通過對統(tǒng)編教科書中古詩文的分類,我們在教學中,有選擇地結合沙畫,提高了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沙畫在引導學生誦讀古詩文,感受語言美;激發(fā)想象,品味語境美;融合運用,表達文化美等方面有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關鍵詞】古詩文? 沙畫? 語言美? 意境美? 文化美
【中圖分類號】G623.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1)19-0129-02
古詩文是我國文學寶庫中的瑰寶,也是我們民族的文化精髓,學習古詩文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感受漢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激發(fā)學生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統(tǒng)編教科書中,一共出現(xiàn)了古詩詞112首,小古文14篇,約占所有課文的百分之三十,可見古漢語和傳統(tǒng)文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地位。
但目前,古詩文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一是學生認知水平受限,認為古詩文晦澀難懂,學習興趣不高;二是課堂教學停留在串講、問答、翻譯、背誦的形式中,比較枯燥和單調。這些方法僅僅完成了大意的疏通和詩句的積累,學生難以體會到詩歌最美的情感。古詩文精煉的文字和優(yōu)美的意境,是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應當讓學生用心靈去捕捉詩的意象和境界。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對古詩文學習要求是:“重在提高誦讀興趣,增加積累,發(fā)展語感,加深體驗和領悟?!比欢?,我們的小學古詩文教學最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問題就在于“關注背誦忽略興趣”“關注意思破壞意境”“關注積累欠缺想象”,這與課標提出的要求不符,也有悖古詩文學習的規(guī)律。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古詩文學習的效率,我們引進了沙畫課程。沙畫就是用沙子作畫,是近年剛剛興起的一種與舞臺藝術相結合的表演形式,融中國畫的渲染、油畫的厚重等精髓于一體,并將繪畫、音樂與光效結合,給人們帶來全方位的視聽享受。沙畫創(chuàng)作主要通過沙子的布撒和抹除在白色玻璃背板上形成千變萬化的動畫似的短片效果,這種動態(tài)展現(xiàn)藝術表演形式,相比于其他藝術更富生命力。
“課程標準”在闡述課程的基本理念時明確指出: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跨學科的學習和現(xiàn)代科技手段的運用。小學階段各門課程之間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將沙畫與古詩文相結合,有助于實現(xiàn)學科之間的整合,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使教學在寓教于樂的氛圍下進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畫”出詩文的語言,激趣想象
繪制古詩文沙畫,能豐富學生的形象感知和情緒體驗,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在一幅幅流動的畫面中,學生的語言思維被激活,想象力被打開,古詩文的魅力留駐心間,從而熱愛古詩文,熱愛傳統(tǒng)文化,提升語文素養(yǎng)。
我們對統(tǒng)編版教材中出現(xiàn)的古詩文進行歸類,發(fā)現(xiàn)主要出現(xiàn)以下幾類古詩文:自然類、動物類、植物類、生活類、說理類等等??梢哉f,大部分的古詩文,描繪了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面,融合了詩人對大自然的觀察和思考。在教學時,教師們要有類比讀的意識,將同類古詩文組合進行誦讀、學習,深化學生對古詩文的理解。這個時候,沙畫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一首詩、一句詩,有豐富的能指,學生創(chuàng)作沙畫時,畫面不是靜止的,局限的,而是動態(tài)的,豐富的。可以激發(fā)起學生的無限想象,甚至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
教學《江南》一課時,老師是這樣邊畫邊教古詩的:
多媒體播放沙畫視頻,顯示江南夏季的荷塘人們采蓮和水中魚兒戲游的情景。(學生一邊看畫面、聽音樂,一邊想象)
然后激趣:小朋友,看了剛才屏幕上的畫面,你們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一整片的荷葉重疊在一起,很美。
(教師追問):一整片的荷葉重疊在一起啊,用詩歌中的那個詞來表達呢?
生:田田。
師:請用你的朗讀讓我們看到這一整片的荷葉。
在這樣的直觀感受中,學生展開了想象,并且理解了古詩文語言的精妙所在。銜接過渡自然,激發(fā)了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
教學《小池》時,老師鼓勵學生自己也用沙畫來試試。學生畫出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一只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孩子們被這首“天然去雕飾”的古詩所深深吸引,在動情的朗讀中領略到了小池塘的自然風情,接受美的熏陶,迫不及待地又找來了同類的寫夏天的詩歌一起讀,感受整個夏天的生機勃勃。
學生借助古詩文中的語言,展開想象,以手為筆,以沙為墨,創(chuàng)作出一幅幅畫面,破解古詩文中語言的秘訣。
二、畫出詩文的意境,讀出詩味
沙畫創(chuàng)作過程中揚沙、流動、變幻莫測的過程,能夠激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教學抒情言志類的古詩文時,可借助融畫面、音樂、解說一體的沙畫視頻,營造詩歌所傳遞的意境,從而帶學生入情入境地解讀詩歌。
在教學《出塞》這首詩時,老師抓住“明月”這個意象,把詩歌放在中國文化中的月亮這個背景下,引導學生回憶古詩中的月亮,抓住意象,在具體的意境中體會詩人的情感。
1.再讀古詩,感悟意境。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意境呢?讓我們穿越悠悠的歷史的長河,回到王昌齡慨當以慷的那個晚上,再度走進這首詩。請大家觀看沙畫視頻(學生齊讀詩的前兩句)讀了這兩句詩,你的腦海里出現(xiàn)了什么畫面?
2.教師引導:是啊,寂靜的夜晚,蕭條的邊關,冷清的夜月,孤寂的戍邊將士,構成了一幅多么曠遠、寂寥的畫面?。?/p>
3.都有誰在盼著遠方的將士歸來呢?(年邁的父母,無依無靠的妻兒)
4.同學們,讓我們用一個字概括他們此時心中的悲痛,那就是“悲”字。這就是戰(zhàn)爭帶給他們的痛苦,有思念之痛,有戰(zhàn)爭之苦。此時此刻,他們多么想念能征善戰(zhàn)的飛將軍——李廣。
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沙畫視頻的插入,使學生一下子調動了感官,仿佛跟著詩人來到了這一片廣闊無垠、黃沙漫天的戰(zhàn)場中,體驗著詩人心中的悲壯豪邁,朗讀自然是入眼入心、入情入境。特定的景物融合特定的情感,這種特殊的意境在沙畫的流動中、在聲聲的誦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
三、畫出詩文的情趣,加深感悟
古詩文“言近而旨遠”,簡短的幾個字,可能有著深深的含義。學生在欣賞沙畫的過程中,會有更深的感悟。
教學《司馬光砸缸》一文時,教師邊畫沙畫邊引導學生創(chuàng)編故事,很好地完成了課堂任務。
師:同學們在音樂中讀得真美?。∠旅嫖覀兎潘梢幌聛碜鰝€“連連看”的游戲吧!
(沙畫展示五幅圖,并配上文字)
師:請同學們看看,每一幅圖片都有它的朋友,你能幫它找到嗎?
(指名連線,完成游戲)
師:游戲做好了,我們來了解一下故事內容吧!
(課件出示第一幅沙畫圖和第一句話)
師:老師給大家開個頭吧!有一天,一群兒童在庭院里做游戲,咦,同學們,你們猜老師是怎么知道他們在庭院里做游戲的呢(引導學生說出注釋)?
(課件出示剩下的四幅沙畫圖和相關語句)
師:注釋可以幫助我們學習古詩和文言文,請大家結合注釋和圖片四個同學一小組說說接下來發(fā)生了什么?等一會兒請你們派四個同學根據(jù)剩下的四幅圖談談文言文的故事內容。
(逐張出示圖片,文言文以及注釋,課件上把注嵌入文言文)指名四個同學結合圖片和注釋講故事,教師相機鼓勵。
師:請你看著第二幅圖告訴大家玩游戲的時候發(fā)生了什么(指名講圖二)。
師:天哪,有孩子落水了,小伙伴們什么反應呢,來,你來給大家說說(指名講圖三)。
師:這可怎么辦呢,誰來說說接下來出現(xiàn)了怎樣的轉機?(指名講圖四)
師:誰能說說故事的結局呢?(指名說說圖五)
師:你們真的棒極啦,結合注釋和圖片就能說出這個文言文小故事了。這次老師想要對你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將五幅圖連在一起講一講,而且還要達到這樣的標準,請看大屏幕:
(課件出示故事大王評價標準:聲音響亮;敘述完整;有感情)
師:自由地試試吧,我們一起期待故事大王的出現(xiàn)。
師:大家準備好了嗎?(指2名講故事)
師:你們覺得他們說得好不好,根據(jù)屏幕上的評價標準說一說?(相機給故事大王和評價者發(fā)放獎卡)
本文在繪制沙畫構圖的過程中,完成了解詞析句的任務,引導學生學會遷移知識,展開想象,表達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從而使一個沉著、冷靜的司馬光躍然紙上,也借助沙畫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在教授六年級《書戴嵩畫牛》一文后,引導學生借助沙畫,抓住處士和牧童不同的“笑”,從牧童和處士以及蘇東坡三個不同的角度復述課文,從而領悟文中“謬矣”所傳遞的文化內涵。
在古詩文教學中,有選擇地結合沙畫,提高了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沙畫在引導學生誦讀古詩文,感受語言美;激發(fā)想象,品味語境美;融合運用,表達文化美等方面都能助力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將沙畫靈活運用在導入、授課、復習等環(huán)節(jié),打破了機械的讀記和煩瑣的分析,鼓勵學生大膽創(chuàng)新表達,這樣既豐富了教學的模式,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激活了學生思維,同時將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植入學生心中,實現(xiàn)語文教學立德樹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