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鎮(zhèn)東
對于一個完整的課堂教學設計來說,其中教學目標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沒有教學目標,那么整個課堂設計,可以說是立不住腳的。然而,對于教學目標來說,他的形成和判定是需要具有一定的依據(jù)的,這樣一來所設計的教學目標才會比較具有科學性。學生在這樣的教學目標下,獲得相應的培養(yǎng),才能夠適應實際的發(fā)展需求。可是通過筆者的調(diào)查研究能夠發(fā)現(xiàn)在目前的教師教學活動中,教師對于教學目標,其實不是很明確。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一個現(xiàn)狀,是因為在我國當前的教育教學理念中,倡導教師在給學生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要達到一個素質(zhì)教育,正是因為素質(zhì)教育的提倡,所以就沒有對教學目標進行一個很明確的設定,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也就沒有對教學目標進行一個很完整的探究和思索。這樣一來就會引發(fā)一個問題,就是表面上教師所構建的課堂是從素質(zhì)教育的角度來展開的,但實際上不僅不能夠達到素質(zhì)教育的目的,而且整個課堂完全沒有章法可言,找不到其核心所要表達的思想內(nèi)容,從而對學生的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危害性。但其實對我國來說,雖然提倡的是素質(zhì)教育,但是素質(zhì)教育其中就包含了對于教師教學的目標和具體內(nèi)容,所以教師在進行這一方面生成工作的時候,就要從素質(zhì)教育本真的要求出發(fā),學習好相應的理論和精神,展開具體的教學目標生成工作,實現(xiàn)好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
一.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的生成依據(jù)
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想要生成好小學語文的教學目標就應該要知道,對小學文言文教學目標進行生成的時候,其中有哪些依據(jù)是我們必須要參照理解和分析的,并在這些依據(jù)的基礎上展開具體的教學目標生成工作。
(一)國家的條例要求
在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教學目標生成工作的時候,要依據(jù)國家的條例來展開。對于我國來說,為了保障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讓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有規(guī)律可循,所以針對不同階段不同學科的教學都提出了相應的教學標準。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也有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標準,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時候,應該要考慮到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標準的要求,從而來展開教學目標的生成工作,而對于小學語文課程標準來說,其中包括了一到六年級每一篇文章的具體的教學要求??梢哉f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提出了一個比較明確的方向,因此如果說教師在教學目標生成的工作中,不考慮這一方面的內(nèi)容,從而展開相應的教學的話是不合理的,也是不科學的。
(二)課程教學內(nèi)容
在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教學目標生成工作的時候,要從具體的課文教學內(nèi)容出發(fā),從而來展開。對于不同的課文內(nèi)容來說,所需要的教學目標是不同的,教師進行教學目標生成工作的時候應該要有所區(qū)別。對于課程教學內(nèi)容所生成的教學目標來說,無非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知識基礎,即生字詞,掌握全文通讀能力等等,另一方面便是思想意識形態(tài),即文章的主旨大意,情感思想的把握和了解。
(三)學生的學習情況
小學語文教師為了落實好教學目標生成工作,還需要依據(jù)學生的學習情況。對于學生的學習情況來說,課文教學內(nèi)容的依據(jù)是一樣的,不同的學生所呈現(xiàn)出來的學習情況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接受能力比較強,那么在文章中學習中能夠?qū)W習到的知識就會比較多,而有些學生學習能力較弱,那么他在這一篇課文書能夠獲得的知識內(nèi)容相對就會少一些。對于不同的學習情況來說,教師所設定的教學目標應該是不一樣的,這樣一來才能夠保證學生在實際的課堂中都能獲得相應的發(fā)展,千篇一律的教學目標,往往不能夠切實地實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成長。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目標生存的方式
小學語文教師在明確了教學目標生成工作的的具體依據(jù)之后,接下來教師就應該要結合具體的教學內(nèi)容,從而來探究教學目標的生成方式,而針對于這一方面的工作來說,筆者將結合以下的內(nèi)容來展開具體的分析和論述。
(一)平衡學生實際和教學內(nèi)容,生成教學目標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平衡好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情況,從而來生成教學目標。對于這個工作來說,這實際上可以說是教師教學終身需要解決的問題,因為這也是貫穿整個教學活動的基礎。對于教學內(nèi)容來說,它是教師授課的基礎,也是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而對于學生來說,他是教師教學的對象。也是作為只是接受的主體,這兩個方面都很重要,但是如何才能平衡好這兩個方面,也是值得考慮的問題。因為就目前的教學工作來看,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生成的時候,如果過于重課文教學內(nèi)容,忽視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見得能夠跟得上課文的需求,而如果從學生的學習角度入手,那么課文的整體教學,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所以在筆者看來想要實現(xiàn)好教學目標的生成工作,就一定要落實好學習和教學兩方面的內(nèi)容,從而才能夠在實際的教學中做到“教學相長”,實現(xiàn)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共同發(fā)展。
對于這一方面的工作來說,教師想要平衡好學生情況與教學內(nèi)容從而來生成教學目標,就需要先分析,再生成的方式來展開。具體來說,教師要先分析學生的學習基礎,知道哪些學生學習薄弱,哪些學生學習能力較強。然后分析教材,看看哪些教材相對簡單哪些較難,按照由易到難的形式給學習薄弱的學生授課,這樣一來所生成的教學目標也會呈現(xiàn)出由易到難的階梯式上升結構。同理可證,對于學習基礎好的學生就要反過來,構建一個由難到易的教學目標結構。通過這樣的方式,切實推動學生整體知識學習的提升與發(fā)展。
(二)結合教學實際情況,生成教學目標
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結合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從而來生成相對應的教學目標。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這階段正是喜歡提問拓展,問為什么的階段。在以往的課堂教學活動中,當教師遇到學生問一些與課堂無關緊要話題的時候,教師都會很無奈,而且往往不予置評,也不回答學生。但在現(xiàn)在的教學環(huán)境中我們已經(jīng)得知這種形式是不對的。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應該要根據(jù)實際的教學要求,從而生成相應的教學目標。這樣一來,才能夠更好的實現(xiàn)學生的發(fā)展。
以《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為例,在這一篇課文教學中,主要是給學生介紹了植物播種的方式。針對這一篇教學來說,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生成的時候,如果教師發(fā)現(xiàn)有同學提問:“除了書本上所講的植物,那其他的植物媽媽做的呢?”那么教師就要結合學生所提出來的這個問題,來新的教學目標,并對這一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相應的補充。
(三)深入研究教學目標,生成教學目標
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需要深入研究教學要求,從而來生成教學目標。在前面的論述中已經(jīng)說明教學目標的生成,應該要圍繞國家的教育要求穿來展開,但是如何才能結合好,這是教師需要不斷思索和探究的問題。因此作為教師一樣,我們應該要深入研究教學要求里面的具體內(nèi)容,從而來生存不同的教學目標,在以往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針對國家所提出的教學要求就是直接拿來用并沒有結合自己的實際和自己的思維進行分析,這樣一來所提出的教學目標就不適合學生的整體發(fā)展,因此我們想要切實推動好小學生的學習的成長和發(fā)展,就需要對國家層面的教學目標進行深入的分析,生成出合適的教學目標,才能夠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境工作中,既連通好上級要求,又能夠切實推動小學生的成長。
以《小蝌蚪找媽媽》教學為例,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目標生成工作的時候,就可以根據(jù)國家的要求“掌握生字詞、體會童話故事的童趣”等角度入手,生成這一次課堂教學的目標。既“掌握本節(jié)課程的生字詞,并掌握本次課堂的脈絡,形成學生對于課文知識的初步感受?!币源藖硗苿訉W生的發(fā)展。
(四)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實際,生成教學目標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工作中,教師在給學生落實教學目標,生成工作的時候,還可以通過結合不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生成具體的教學目標工作。這種方法實際上有點類似于我們所提倡的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來說,他的學習基礎不同,對于知識的理解思維能力不同,所以教學的目標自然也應該不一樣,而對于這一點來說,很多老師也清楚,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師都能夠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做到這一點。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教師的教學時間是有限的而教學內(nèi)容卻是固定的,所以教師必須要保證教學的進度,其次教師只有一個,學生卻有很多,教師沒有辦法能夠顧及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從而來就會導致教學目標生成不合理的情況出現(xiàn),可是即便是如此,我們教師也做到因材施教來生成教學目標。
針對于這一方面的內(nèi)容來說,筆者認為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做好兩方面的準備工作,一方面要對班級學生形成全方位的了解,知道哪些學生的學習基礎是相同的,從而將這些學生歸類。另一方面就是要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分析,看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選擇相應的教學目標。然后再展開具體的教學工作,這樣一來,才能夠在是的教學活動中,給學生構建合適的教學目標,并切實有效的推動學生成在于發(fā)展。
三.結語
綜合上述所分析和探究的內(nèi)容來看,教學目標生成工作是一項非常嚴謹和科學的工作,并不是一個隨意性的工作,需要在綜合各項依據(jù)的基礎上選擇合適的方式和內(nèi)容,從而來推進教學目標的生成將以來才能夠切實推進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華.語文教學目標的設定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J].教書育人,2000(3).
[2]張慶春.小學語文教學如何把握確定教學目標[J].寧夏教育,2013(1).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中川鎮(zhèn)高陵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