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梅 薛秋
摘 要: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是兒童最常見的一種行為異常疾患,且多發(fā)于男孩群體,其核心癥狀即為注意缺陷,具體表現為注意力難以長時間集中、活動多、行為沖動等。若是不加干預,患兒所表現出的癥狀很可能會持續(xù)到青春期,甚至貫穿于整個人生歷程之中?;诖?,本文將以實驗調研的方式探討感覺統(tǒng)合訓練對注意力缺陷兒童的干預效果。
關鍵詞:感覺統(tǒng)合訓練;注意力缺陷;實驗;病因病理
注意力缺陷兒童雖然智力發(fā)育基本正常,但是由于注意力難以長期集中,參與事件的能力相對較差。根據現代醫(yī)學研究來看,兒童注意力缺陷是由多方面因素引起的,而主要原因則是大腦對作用于人體的各種感覺的整合功能不良,即感覺統(tǒng)合失調。結合我國幼兒教育來看,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兒童無法正常參與幼兒園教學活動,因此如何通過有效的干預緩解兒童注意力缺陷是當前幼兒教育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1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以及感覺統(tǒng)合訓練
1.1 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的病因病理分析
基于現代醫(yī)學研究,兒童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病因以及發(fā)病機理主要有以下幾種觀點,一是受生物學因素的影響,現有研究顯示,遺傳因素與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發(fā)病率存在緊密關聯,據統(tǒng)計ADHD患兒同胞的發(fā)病率明顯要超出正常兒童。同時,注意力缺陷兒童的兒茶酚胺通路存在異常,表現出多巴胺代謝障礙。在神經生化研究方面,ADHD是因為額葉及與其相聯系的皮質下機構,如丘腦、基地神經節(jié)的功能發(fā)育不良或是受損。而神經病理學方面的研究則表明ADHD的基本問題是高級主動注意的損害。二是環(huán)境因素,如部分研究證明食物過敏可能會導致兒童出現注意力缺陷,如英國南安普頓大學曾經對懷特島上的數百名3歲患兒進行了試驗,結果表明食品添加劑會導致患兒出現行為異常,包括話多、注意力不集中、神經質、抽搐等。三是神經生理和神經生物假說,一些假說認為兒童注意力缺陷與腦前葉功能不良存在關系。四是心理社會因素,即家庭、心理以及社會等方面的因素會導致兒童出現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F代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使得人們普遍處于精神緊張的狀態(tài)下,為了維持家庭經濟生活,父母與孩子相處的時間越來越短,不穩(wěn)定的家庭關系會導致兒童缺乏安全感,表現出過度活動。此外,父母的不良行為也會對兒童行為控制產生負面影響。
1.2 感覺統(tǒng)合理論介紹
感覺統(tǒng)合是美國臨床心理學家Ayres在腦功能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一套理論,根據該理論,感覺統(tǒng)合是指將人體器官的感覺信息輸入進行組合,依托大腦的整合作用,實現對身體知覺做出的感應,涉及的感覺主要由前庭覺、本體感、觸覺以及視覺四個部分構成。其中本體感指的是人對于自身所處的運動狀態(tài)以及空間位置的感覺、觸覺則是人的皮膚在承受外界物體壓力是所形成的感覺經驗、視覺則是人感知外部世界最主要的手段,人們利用眼睛捕捉外部運動物體時,其視覺就會獲得發(fā)展。
結合現有的研究成果可知,感覺統(tǒng)合訓練有助于兒童注意力缺陷問題的改善,但不同研究結果所表現出的有效性卻存在較大的差別。如有研究表明經過1~3個月的感覺統(tǒng)合訓練之后,接近九成的兒童能夠獲得明顯效果。而有研究則表明在完成兩個療程的統(tǒng)合訓練之后,治療有效率尚不足70%。而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感覺統(tǒng)合訓練的效果會受到訓練活動時間、內容強度、訓練者與兒童關系等因素的影響。
2 基于感覺統(tǒng)合訓練干預注意力缺陷兒童的實驗研究
2.1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所選取的是某醫(yī)院做出確診的患有注意力缺陷癥狀的30名住院兒童,其年齡分布區(qū)間為8~12歲,男女比例為1∶1。診斷中所參考的是由臺灣鄭信雄主編的學生發(fā)展核對表,一般來講,量表總分超出192即可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而本次所有參與實驗兒童的測試分數都在192以上??紤]到感覺統(tǒng)合訓練效果影響因素的多樣化,因此在整個實驗過程中,要求兒童家長全程參與,配合完成對注意力缺陷兒童的干預,在效果評定方面也采取主、客觀相結合的方式。
實驗所采用的主要儀器為腦電生理儀,進行α波和θ波進行檢測。通過前測結果可知,參與實驗的30名兒童的被試α波處于30%~39%,θ波處于31%~62%,均有異于正常兒童。此外,在實驗前還對所有兒童進行了智力測驗,結果顯示所有兒童的智力發(fā)展都處于正常水平之內。在干預實驗過程中,是由專業(yè)人員指導家長單獨對兒童進行感覺統(tǒng)合訓練活動,每次活動時常為60~90分鐘,頻率為每周3~5次,每療程包含20次訓練活動,共進行三個療程的訓練,預計耗時3個月。在訓練內容方面則根據感覺統(tǒng)合所涉及的前庭覺、本體感、觸覺以及視覺等四個方面進行活動項目設計,包括滑板爬、滑梯、趴地推球、平衡臺、羊角球、平衡木、插棍、獨角椅、圓木搖擺、蹦蹦床等項目。對兒童參加各個活動的數據進行采集,使用SPSS11.5進行處理,分析獲得結果。首先,結合α波水平來看,在完成所有訓練活動之后,30名兒童中有20名兒童的α波水平從30%~39%恢復到正常范圍10%~15%,有效率為67%。而在θ波水平上,有21名兒童從31%~62%恢復到正常的15%~20%,同時其余兒童也降低到30%以內,有效率為70%。其次,再次通過學生發(fā)展核對表對完成訓練的兒童進行測試后發(fā)現,有28名兒童的得分處于正常標準之后,有效率為93%。
因注意力缺陷兒童在校表現差,家長常常被老師連帶批評,回家后常會對孩子施行責罵,甚至棍棒教育,致使兒童對家長產生對抗、仇恨情緒,影響家庭和睦。對學校:注意力缺陷兒童經常擾亂秩序,影響整體教學質量。對社會:注意力缺陷兒童到青少年時期會表現出自控力差,易受不良習氣的引誘而走上犯罪道路;成年后則表現出容易沖動、好逸惡勞、貪圖享受,往往犯罪率高,并屢教不改成為慣犯,影響社會安定。課題組對揚州市五所小學2~4年級2045名學生進行了調研。本研究的干預實驗始于2019年10月,每周一次,共進行22次感覺統(tǒng)合訓練(見表1)。
訓練結果與分析,與前測分數比較發(fā)現,該兒童前庭失調的情況有了較大改善,本體感覺由嚴重失調改善為進入正常水平,學習能力也得到改善(見表2)。與前測分數比較發(fā)現,該兒童的學習困難狀況得到明顯改善,后測分數71分,高于65分(見表3)。
2.2 討論分析
結合上文感覺統(tǒng)合訓練的結果來看,感覺統(tǒng)合訓練在注意力缺陷兒童干預方面確實表現出不俗的效果,受試兒童前后的巨大差異表明感覺統(tǒng)合訓練可以獲得良好的感覺效果,其深層原因有四,其一,感覺統(tǒng)合訓練擁有豐富扎實的理論基礎以及實驗技術經驗作為支撐。Ayres所提出的感覺統(tǒng)合理論對兒童的前庭覺、本體感、視覺以及觸覺等方面進行了整合,通過參加能夠刺激這四方面感覺的活動,可以在改善兒童注意力的同時促進其運動協調能力以及語言功能的提升。其二,感覺統(tǒng)合訓練所制定的活動具有極強的針對性。訓練所制定的活動都擁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對于不同兒童表現出的不同行為異常,可采取不同的訓練活動和方法,如對于缺少內耳前庭刺激、表現出坐立不安、學習困難的兒童,可采用能夠刺激內耳前庭覺的方法進行干預訓練。其三,感覺統(tǒng)合訓練能夠有效調動兒童的興趣,使其積極參與訓練活動,取得的效果更為顯著。其四,引導家長參與到注意力缺陷兒童干預訓練中,可以給予兒童安全感,與專業(yè)技術人員共同構成訓練同盟,營造良好的訓練氛圍。此外需要注意的一個問題是,本次實驗研究中主觀評定與客觀生理指標之間的差異與以往類似研究表現出一致性,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研究項目本身的特殊型相關,同時主觀評定所依據的是兒童的日常表現,相較于腦電波難以做到完全精準。
3 結語
綜上所述,采用感覺統(tǒng)合訓練對注意力缺陷兒童進行干預治療可以有效改善兒童注意力缺陷癥狀,并使其運動協調能力以及語言功能在訓練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不論是腦電波檢測還是家長的主觀評定都表明訓練前后兒童的行為異常得到了明顯的改善。
參考文獻:
[1]謝騰,楊云.感覺統(tǒng)合訓練對兒童認知與執(zhí)行功能影響的干預研究[J].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報,2020,36(10):29-34.
[2]宋小春.感覺統(tǒng)合訓練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兒童康復的研究進展[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24):167-168.
[3]趙永芹.感覺統(tǒng)合訓練干預兒童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研究[D].青島大學,2018.
[4]張海娟.感覺統(tǒng)合訓練在智障兒童教育中的運用和效果[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6(27):138-139.
作者簡介:胡紅梅(1982— ),女,漢族,江蘇揚州人,碩士,揚州職業(yè)大學講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實訓管理;薛秋(1979— ),女,漢族,江蘇揚州人,碩士,揚州職業(yè)大學講師,研究方向:兒童學習能力培養(yǎng)與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