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慧
幼兒教育看似簡單,實則非常復雜多變。幼兒正處于身心成長的重要階段,無論是語言、行為和思想都處于筑基的關鍵時期,因此家長和教師需要加倍關注。幼兒的潛力是無限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幼兒的潛在能力至關重要,而剪紙課程集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為一體,將剪紙融入幼兒教育中,能挖掘幼兒的潛能,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本文將對剪紙在幼兒教育中的有效融入進行探討,提出相關建議以供參考。
在幼兒教育中融入傳統(tǒng)文化元素,能夠幫助幼兒涵養(yǎng)身心,培養(yǎng)幼兒樹立正確的觀念。幼兒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在幼兒教育中融入剪紙,新鮮有趣的形式能夠有效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感受并融入文化藝術氛圍,將幼兒的目光聚焦在傳統(tǒng)文化上。
剪紙作為傳統(tǒng)的民間手工藝,流傳至今,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充滿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煙火氣息,而這些元素能夠有效助推幼兒的成長。將剪紙有效融入幼兒教育中,教師可以為幼兒講述生動的故事,比如從剪紙歷史衍生的小故事,又或者教師可以展示剪紙作品,利用孫悟空、花朵精靈等剪紙形象,借鑒皮影的精髓,為孩子們活靈活現(xiàn)地講述趣味故事,讓幼兒感受到除了屏幕中的動畫,還存在著自然鮮活有趣的形象。教師通過展示優(yōu)秀的剪紙作品,能夠將幼兒純真的天性激發(fā)出來,讓他們對剪紙產(chǎn)生興趣,從而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讓他們通過自己的雙手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剪紙形象。
幼兒天性活潑好動,仿佛擁有發(fā)泄不完的精力,教師和家長可以幫助幼兒將精力分散到合適的地方,比如教師可以嘗試利用剪紙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帶給幼兒不一樣的手工體驗。
教師可以帶領幼兒開展剪紙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手部肌肉的協(xié)調能力,提高幼兒的記憶力和分析能力。同時,剪紙的形式豐富多樣,不僅可以使用傳統(tǒng)的剪刀、刻刀等工具,還可以使用折紙、手撕等方式,保障了幼兒的安全。剪紙活動還可以提高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教師在講解示范結束后可以讓幼兒自主探索,融合自己喜歡的元素,例如動漫人物或小動物之類的形象,提高幼兒參與剪紙活動的積極性。
剪紙工藝離不開文化和思想的結合,通過剪紙活動不僅能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還能拓展幼兒的想象力,注重形與意的結合,二者相輔相成、相化相生。手工剪紙活動能夠給幼兒提供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空間,并且剪紙的形式和花樣千變萬化,教師應該加以引導和啟發(fā),開啟幼兒潛力的大門。
剪紙活動造型多樣,不僅能夠啟發(fā)幼兒塑造作品的想象力,還能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教師應以引導者的角色,引領、點撥、指導幼兒,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以幼兒為活動的主體,不要過多干預幼兒。例如在設計剪紙造型時,教師可以先讓幼兒把喜歡的形象畫在紙上,再進行描邊剪裁,或者通過折紙和拼貼的方式完成作品,提供給幼兒獨立思考的機會,幫助幼兒形成自己的思維邏輯體系,提高幼兒的思維意識和核心素養(yǎng)。
剪紙教學不僅僅是簡單的手工課,而是集合了觀察、動手、思考、審美等能力的綜合教育,將剪紙有效融入幼兒教育中,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天性,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能力,提高幼兒的思維意識,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昆山高新區(qū)西塘幼兒園(虹祺園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