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彬
(北京化工大學 數理學院,北京 100029)
“應用數理統計”是高等院校理工科、經管等相關專業(yè)研究生的一門學位基礎課,該課程的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掌握現代統計方法、具備數據分析能力,使之成為他們從事科學研究的重要數學工具。然而,由于受計劃學時少、教材內容偏理論、學生基礎參差不齊等因素的影響,這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呈現重理論教學和推導,輕能力培養(yǎng)等現象。這些現象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學生動手能力較差,不能利用統計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缺乏對數據的分析處理能力。針對這些問題,高校教師都在積極探索課程教學改革新模式,指出數據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是提升研究生科研實踐能力的一條重要途徑,強調在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學與科研的結合[1-8]。根據本校的教學實際,進一步對應用數理統計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實踐環(huán)節(jié)和課程資源建設等方面進行深入細致地研究,為課程體系教學改革提供具體思路,為創(chuàng)新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9-10]奠定良好的數學基礎。
受計劃學時所限,課堂教學中要合理優(yōu)化教學內容,平衡各知識點的學時分配,融入最新數據分析技術和理念,構建整體知識框架。在夯實理論基礎的前提下,以精講基本原理,簡化公式推導,強化統計應用,掌握現代分析技術為教學重點,讓學生理解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區(qū)別,注重統計原理的理解和統計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從而讓學生具備自主學習統計知識的能力、使用統計方法分析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應該簡化證明、突出重點,側重講解統計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思路。例如,以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為主的統計推斷理論是學習的基礎和重點,很多研究生在本科階段對這一部分內容已經有一定的了解,因此,重點講解參數估計和假設檢驗的統計推斷思想、公式推導的基本步驟及其方法的應用,盡可能簡化公式推導和定理的理論證明。對一些理論性較強的內容降低要求,如點估計的評價標準,假設檢驗中犯兩類錯誤的概率等內容,只需要學生掌握基本概念和方法,無需進行深入的理論探討。另外,對一些復雜的公式,采用以點帶面的方法,引導學生按照統計推斷的原理和方法進行自主推導,提高了教學效率,從而讓學生從一個全新的角度熟練掌握相關知識,為今后從事科學研究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
為了強化應用和擴大知識面,在教學中對應用性較強的內容進行補充,并把學科最新發(fā)展動態(tài)融入教學中。例如,為了讓學生對數據分析有初步的了解,增加了描述統計的內容,通過講解如何描繪基本的統計圖形,讓學生學會對數據資料進行初步的整理和歸納,找到數據資料的內在規(guī)律,獲取數據傳遞的第一手信息。在講解回歸分析時,主要指出一元和多元線性回歸的區(qū)別和聯系,并對多元線性回歸分析中涉及的主要問題(如變量篩選、多重共線性、異方差、因/自變量為分類變量等)進行補充和拓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新知識,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和研究性思維。另外,結合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研究熱點,適時增加統計分析的發(fā)展前沿內容。例如給學生簡要介紹高維/超高維數據的降維算法,機器學習方法:決策樹、支持向量機、人工神經網絡等,讓學生了解統計方法在科學技術發(fā)展中的廣泛應用,從而提升學生不斷探索新知識的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實踐環(huán)節(jié),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統計計算能力。由于大多數研究生缺乏統計軟件的學習基礎,應該分配一些學時專門為學生講解統計軟件的基本使用方法,以及針對不同問題的數據處理方法。
常用的統計軟件有SPSS、Minitab和R等,其中SPSS軟件采用菜單式操作,簡單易學,對初學者十分友好;另外,Excel雖然不是專業(yè)的統計軟件,但它有著強大的表處理功能、完善的函數功能,通俗易懂。因此,主要將SPSS和Excel軟件相結合運用于實踐教學中。通過演示軟件的具體操作過程,向學生呈現數據輸入、加工、整理、統計分析、圖形制作及結果分析等數據處理全過程,從而讓學生學會使用軟件進行概率計算,隨機數的生成,參數的區(qū)間估計、假設檢驗等。其次,由于統計軟件具有強大的作圖功能,可以將統計結果用直方圖、莖葉圖、箱線圖、餅圖、散點圖等圖形顯示出來,從而提高了結果的可解釋性,也顯著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針對一些具有復雜數據計算的統計方法,如非參數檢驗、線性回歸、方差分析等內容,結合實例,給學生演示如何利用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數值計算,讓學生能直觀地了解各種方法的軟件操作過程,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在演示過程中,教師要詳細說明在數據處理中的一些注意事項,側重于講解數據診斷、結果解讀、方法對比等內容。為了避免統計方法的濫用,一定要向學生明確統計方法適用的條件,只有當條件滿足時,對統計軟件輸出的統計結果進行合理解讀才有意義;當條件不滿足時,需要查閱有關資料,結合數理統計知識,尋求新的解決辦法。
這樣的訓練將全面提高學生統計軟件的應用能力,提升學生的實踐意識、應用意識、拓展意識,同時讓學生在實踐應用中更深刻地感悟統計方法的內涵。
為了強化研究生運用統計方法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課程教學中,適當引入案例分析,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課程圍繞實際問題,使用真實數據,綜合采用討論式、啟發(fā)式、研討式等多種教學方法,通過問題情境的設置、討論,引導學生在分析、研討的基礎上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并鼓勵學生應用所學知識探求新知、積極思考、敢于探索,提出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和解決途徑,使得課程教學和科研實際相結合,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及主動性。
在課前精心選擇合適的案例。首先,對案例的分析和選擇需要緊密結合教學核心內容,緊貼所學知識點,做到案例對教學有支撐作用。有針對性地精選教材中的經典案例,在教學中設置難度適中的任務,以任務為主線,開展討論式教學,引導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通過自主探索和交流互動完成任務、解決問題,增強教學環(huán)節(jié)中學生的參與度。其次,還應該編寫和選擇一些綜合性較強的案例,數據可以來自日常的生活和生產中,讓研究的領域更廣泛、貫穿的知識點更多、問題的規(guī)模更大、案例更貼近實際生活。課堂上向學生介紹案例的應用背景,設置一種類似于科學研究的問題情境,采用啟發(fā)式和研討式教學,啟發(fā)學生從數據結構復雜、樣本量大、涉及問題多等眾多因素中抓住核心要點,提煉核心問題,尋找求解路線。同時鼓勵學生課后查找資料,反復認證,對解決問題的想法和思路進行充分討論和研討,深化和完善解決方案,通過案例研討式教學將學生引入科研實踐的高度。
例如在講到“回歸分析”時,選取數學建模中的經典案例“牙膏的銷售量”為教學案例,建立牙膏銷售量與價格、廣告投入之間的回歸模型。以問題分析、模型建立、數據處理、軟件應用、結果分析等任務為主線,引導學生對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行討論,通過案例講解和軟件操作讓學生理解回歸分析的思想方法和步驟。另外,再增加一個綜合性較強的案例,比如:根據獲取的某地二手房數據,對影響二手房房價的因素(如面積、建造時間、樓層、城區(qū)、是否近地鐵、是否近學區(qū)等)進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將回歸分析原理與實際問題相結合,讓案例分析更具有實際意義。這里的數據樣本量大,變量較多,且包含一些定性變量,針對這些特點,啟發(fā)學生自主發(fā)現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有哪些,引導學生查找資料,對數據清洗、變量篩選、多重共線性、模型選擇、模型診斷、虛擬變量引入等問題展開研討,自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通過充分討論和研討,讓學生充分了解利用統計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全過程,提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由于課程的計劃學時少,教學內容多,信息量大,要將所有教學內容都安排到課堂上完成是無法實現的。因此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建設在線教學資源平臺,作為對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為學生提供靈活持續(xù)的知識學習輔助教學環(huán)境。
在在線教學平臺上建立課程資源庫,把課堂教學延伸到課外,上傳課件、課后習題、統計軟件應用、課外閱讀資料、實際案例分析和外部數據鏈接等課程資源,制作一些關于統計軟件應用和案例分析的教學小視頻,滿足學生線上自主學習和完善知識儲備的需要。另外,創(chuàng)建課程學習企業(yè)微信群或QQ群,讓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反饋更加順暢,針對部分學生科研中出現的問題開展線上交流和討論,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題討論中,集思廣益,勇于實踐,積極探究解決問題的辦法,實現高效的、可持續(xù)的課外輔導。
在線教學平臺的建設很大程度地豐富了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了持續(xù)學習的環(huán)境,有效推動課程教學資源建設,這也是課程教學改革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經過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優(yōu)化了教學內容,改進了教學方法,成功地把實踐教學引入課程教學中,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統計方法的應用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為研究生課程體系改革提供具體思路。由于該課程學時數較少,選課學生數較多等原因,如何高效分配理論學習和實踐教學的時間,如何讓大多數學生在課外保持自主學習和實踐創(chuàng)新的熱情,營造濃厚的課題討論氛圍,依然是需要不斷探索的問題。課程改革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探索、創(chuàng)新和實踐,發(fā)揮課程強大的數據分析功效,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滿足研究生人才培養(yǎng)和課題研究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