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秋
承德縣中醫(yī)院,河北 承德 067400
急性腦梗死主要因為各種原因導致腦血流障礙引起腦缺血、缺氧,導致腦組織壞死,進而表現(xiàn)為相應神經功能缺失癥狀。此病有很高的致死率與致殘率,??刹l(fā)肺部感染、下肢靜脈血栓等,如果不及時治療會遺留神經系統(tǒng)后遺癥,造成嚴重的家庭及社會負擔。有文獻顯示[1],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近遠期效果顯著,為了驗證該內容,本文任選我院70例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患者,均是2018年2月-2020年4月這個時段選擇就醫(yī)的患者作為實驗對象,展開系統(tǒng)分析,具體的資料和方法如下。
1.1一般資料 任選我院70例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患者,均是2018年2月-2020年4月這個時段選擇就醫(yī)的患者,均分m、n兩組,m組男性20例,而女性15例,n組男性22例,而女性13例;m組均齡(53.12±2.23)歲,n組均齡(53.76±2.34)歲。所選患者均滿足實驗要求,排除重大疾病的患者,m、n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皆沒有明顯差距,有可比性。
1.2方法 n組患者35例采用常規(guī)治療,應用阿司匹林腸溶片、阿托伐他汀等藥物治療,對于合并腦水腫患者應用脫水藥物治療。
m組患者35例采用尿激酶溶栓治療,將100萬U的尿激酶融于100毫升的生理鹽水中,半小時靜點完畢,溶栓過程中動態(tài)監(jiān)測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他汀類藥物口服,溶栓二十四小時之后安排患者進行頭顱CT復查,對于腦內無出血的患者添加抗血小板凝聚的藥物治療,對于合并腦水腫患者應用脫水藥物治療[2]。
1.3觀察指標 對比m、n兩組治療后1周及4周ADL評分與治療效果,其中治療效果分為無效、顯效、等,有效,無效代表患臨床癥狀并沒得到改善,顯效代表患者臨床癥狀改善的十分明顯,神經功能提高,血液流動加快等,有效代表患者臨床癥狀改善情況一般,腦組織機能正常等,對數(shù)據(jù)進行記錄并觀察分析[3]。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的比較采用t值檢驗,計數(shù)的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代表存在顯著差異。
2.1對比甲、乙兩組ADL評分 治療前,m組ADL評分為57.43±12.34分,n組ADL評分為57.55±12.23分,組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一周,m組ADL評分為66.23±15.42分,n組ADL評分為60.44±12.53分,治療后四周,m組ADL評分為80.55±17.64分,n組ADL評分為67.23±13.12分,與n組比較,m組ADL評分更高,組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ADL評分分)
2.2對比甲、乙兩組治療療效 甲組總有效率為94.29%,乙組總有效率為80.00%,與乙組比較,甲組總有效率更高,組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1、2兩組治療療效[n(%)]
尿激酶為蛋白酶的一種,來源較廣泛,能夠直接作用到內源性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催化纖溶酶原為纖溶酶,后者可降解纖維蛋白凝塊,也能降解血循環(huán)中纖維蛋白原,凝血因子V、VII等,而達到溶栓作用。其靜脈溶栓時間窗長達6小時,大大的增加了急性腦梗死患者靜脈溶栓的機會。尿激酶作為第一代溶栓藥物,有療效明顯,價格便宜,運用便利,并發(fā)癥少等優(yōu)勢,是目前臨床公認的高效早期溶栓藥物。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可以及時有效的改善其臨床癥狀,減少致殘率及致死率。本文研究結果為:治療前,m組ADL評分為57.43±12.34分,n組ADL評分為57.55±12.23分,組間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一周,m組ADL評分為66.23±15.42分,n組ADL評分為60.44±12.53分,治療后四周,m組ADL評分為80.55±17.64分,n組ADL評分為67.23±13.12分,與n組比較,m組ADL評分更高,組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甲組總有效率為94.29%,乙組總有效率為80.00%,與乙組比較,甲組總有效率更高,組間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尿激酶溶栓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近遠期療效更突出,一方面能夠提升患者治療效果,另一方面又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臨床醫(yī)護人員高度重視并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