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倩
幼兒園是幼兒接受啟蒙教育的固定場所,承擔著傳授幼兒自然科學知識、培養(yǎng)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塑造幼兒健全價值觀的責任。家庭是幼兒成長的第一環(huán)境,家長的教育方式、言行舉止會對幼兒的健康成長產(chǎn)生較大影響。為了提升幼兒教育的效果,幼兒園和家庭應通力合作,相互配合。但在實際的幼兒教育中,部分家長的教育觀念陳舊,他們不講究教育方式,導致教育效果不佳,給幼兒的健康成長帶來了不利影響。
(一)對家園合作重要性的認知不足
家庭教育與幼兒園教育共同影響幼兒的成長,家園合作是促進幼兒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但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部分幼兒園重視科學文化知識的教授,輕視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未能采取恰當?shù)姆绞脚c家長溝通;部分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落后,對家園合作的重要性認知不足,參與積極性不夠,沒有主動配合教師進行幼兒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最完備的社會教育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結合。教師聯(lián)合幼兒園與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對于促進幼兒的健康發(fā)展大有裨益。為了提升家園合作的效果,家長和教師應深刻認識家園合作的作用,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自覺地參與幼兒教育活動。教師應不斷強化專業(yè)技能、提升綜合素養(yǎng),持續(xù)改進教育方式,注重與家長進行主動、高效的交流,使幼兒教育的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廣。
(二)家園溝通方式不合理
幼兒園和家長的協(xié)同配合有利于教師有效地創(chuàng)設幼兒學習環(huán)境,促進幼兒提升綜合素養(yǎng)。據(jù)筆者觀察,部分教師在與家長溝通時沒有充分尊重家長的意見,導致溝通效果不佳。部分家長不理解、不體諒教師工作,當幼兒發(fā)生某些狀況時,一味將過錯和責任推給教師,造成家園溝通頻率低、溝通效果差。還有部分家長忙于工作,沒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主動、積極地參與幼兒教育工作,久而久之,對家園合作的重視程度逐漸下降。家園溝通方式的不合理極大削弱了家園合作的效果。
在教育觀念不斷革新的背景下,教師要暢通家園互動渠道,提高家園互動頻率,打破已有溝通方式的局限,提高幼兒教育活動效果。筆者主要圍繞以下幾個方面,提出了在幼兒教育中進行家園合作的創(chuàng)新性方法。
(一)深化合作意識,實現(xiàn)平等溝通
幼兒園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深化教師以及家長的合作意識,使雙方認識到家園合作的重要性,在彼此理解、信任和支持的基礎上,進行平等溝通。幼兒園可組織形式豐富的親子活動并邀請家長參與,為家長和幼兒架起情感溝通的橋梁,借助親子活動向家長展示教師的日常工作,促進家長對教師工作的理解。在新學期開始時,教師可召開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的課程安排以及學期重點學習內(nèi)容,提升家長對家園合作的重視程度,以及對教師工作的理解度和支持度。同時,教師也應學會換位思考,尊重家長的意見和建議,體諒個別家長不恰當?shù)男袨椋⒄业叫兄行У慕鉀Q辦法,在深化合作意識的基礎上做到平等、和諧溝通。
(二)采取適宜的方式,提升合作效果
通過家園合作,家長能及時了解幼兒在不同成長階段的表現(xiàn),給教師提供必要的幫助,方便教師對幼兒采取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助推幼兒健康發(fā)展。在家園活動中,教師要注重互動方式,采取主動溝通的方法。在與家長合作時,教師要選擇家長能接受的、適宜的方式,主動、禮貌地提出問題,細心地收集家長的反饋意見,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措施,改善幼兒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在家庭教育中,家長要關注幼兒的表現(xiàn),并及時向教師反饋幼兒的問題,以便配合幼兒園的工作,為矯正幼兒的不良行為做出共同努力。
(三)明確溝通目標,提升溝通效率
溝通是一門藝術。在幼兒教育中,大部分教師有很強的家園合作意識,非常重視跟家長的交流,但部分教師缺乏明確的互動目標,溝通重點不夠突出,時常出現(xiàn)“開口千言,離題萬里”的情況。例如,有的教師想告知家長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卻沒有具體分析幼兒在活動中的行為,而是直接向家長反饋自己對幼兒的評價,這種溝通方式容易引起家長的反感。在與家長溝通前,教師要先確定溝通方式、溝通內(nèi)容,并預設溝通效果。例如,當班級里的兩名幼兒發(fā)生肢體沖突后,筆者制定了清晰的溝通目標,邀請雙方家長、兩名幼兒進行談話,筆者先告知雙方家長事情的始末,然后表達了自身對該事件的看法,分別指出每名幼兒在此事件中的不足,真誠地與家長互動溝通,告知家長后續(xù)糾正幼兒不當行為的具體方法,并對幼兒進行情緒安撫。通過這種方式,雙方家長解開了誤會,消除了心結,兩名幼兒也明白了自己的錯誤,懂得了如何正確與同伴交往。教師要提升自己的專業(yè)能力,明確溝通的目標,爭取家長的理解和信任,提升溝通的效果。
(四)延伸互動載體,助力無礙溝通
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方式有很多,除了談話活動以外,教師可以適當延伸家園合作的載體,使家長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幼兒園及教師。例如,教師可以定期進行電話家訪,將幼兒某一階段的綜合情況反饋給家長,并及時收集家長的反饋意見,為教育方式的改進提供參考。教師還可以結合大多數(shù)家長的時間安排,每周開展一次“幼兒園開放日”活動,邀請家長全程參與幼兒在園的一日生活。教師可提前制作詳細的家長意見反饋手冊,在開放日時組織家長填寫,以便在后期更好地開展日常工作。教師可以借助現(xiàn)代科技互動平臺,將各科作業(yè)以及幼兒在園活動照片等上傳至平臺,讓家長更便捷地了解幼兒的在園情況。教師延伸互動載體,采取多種合作方式,有助于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極大地提升合作的效率。
幼兒教育對個體一生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為了提升幼兒教育的效果,教師要釋放幼兒的天性,挖掘幼兒的潛力,促進幼兒提升綜合素養(yǎng)。在教育活動中,教師要以促進幼兒各項能力的發(fā)展為目標,建立暢通有效的家園互動渠道,及時將幼兒在園發(fā)展情況反饋給家長,調動家長參與家園合作的積極性,使家長融入幼兒教育活動,提升幼兒品德修養(yǎng),將家園合作落到實處。教師要在幼兒教育實踐中不斷探索實踐路徑,轉變自身思維,優(yōu)化實施方法,提升幼兒教育效果,助推幼兒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山東省淄博市沂源縣東里鎮(zhèn)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