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召平
一、通過課堂教學積累作文素材
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主要以閱讀教學、作文教學和基礎知識教學為主,在這三大教學模塊中,作文教學主要是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想提高作文教學效率,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寫什么,也就是積累素材的問題?!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米糧充足,才能做出好飯。
學生寫作素材的來源主要是教師的講解和教材,但通過這種方式獲取的作文素材少之又少,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寫作需求。但不可否認,從課文中積累寫作素材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因此為了有效在課文中提煉學生需要的作文素材,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教師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需求,引導學生主動積累教材,使其養(yǎng)成積累寫作素材的習慣。此外,為了使學生保持寫作熱情,打破積累寫作素材的局限性,教師還應該鼓勵學生從教材中發(fā)現(xiàn)美。例如,在學習課文時,可以引導學生摘抄好詞佳句,并對好詞佳句進行分析和仿寫,使學生掌握修辭手法的運用,并體會文字的美。教師也可根據(jù)文章主題,引導學生寫作。例如,在指導寫景類作文時,就可以讓學生運用學到的修辭手法描寫不同景色,使景物生動形象,語言富有文采。
二、通過課外閱讀積累作文素材
想提高作文水平,必須增加閱讀量,因為閱讀的文本越多,積累的寫作素材越豐富。在作文教學中,教師可將課內(nèi)閱讀和課外閱讀結合起來,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其對寫作有更深刻的認識。為了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有針對性地推薦文章和書籍,讓學生在課后自主閱讀,并且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在潛移默化中積累更多寫作素材,在寫作中能夠信手拈來,為我所用。在向學生推薦書籍時,教師也必須考慮學生的年齡、心理特點以及學習能力,推薦的書籍難度過大,不僅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反而容易使學生產(chǎn)生畏難心理,喪失閱讀興趣。不同年齡段的學生適合閱讀的書籍也是有差異的,教師也需要考慮到這一點,盡可能推薦既易于理解又能引發(fā)思考,還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書籍。除此之外,教師也可推薦報紙或雜志,因為上面的文章都較短,不會占用學生太長時間,也能豐富知識,增長見識。小學階段的學生難以集中注意力,因為他們年齡小,好動,思維過于活躍,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所以,他們比較適合閱讀短小精悍的文章,既不會占用太長時間,也能有所收益。教師也可利用班費訂閱課外讀物,設置閱讀角,讓學生自由選取想要閱讀的書籍,也可定期或不定期舉辦讀書交流分享會,讓學生分享閱讀的書籍,談感想和感悟,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中產(chǎn)生成就感,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使其對所讀書籍有更加深入的認識??捎嗛啞秾W生文學》《青少年報》等,這些刊物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內(nèi)容豐富,有利于學生積累寫作素材。至于課外讀物方面,可以先讓學生從《十萬個為什么》入手,這本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能幫助學生拓寬知識面。之后,可以讓學生閱讀一些寓言故事、童話故事,來加深他們對文學的認識,為日后寫作打基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則可以閱讀一些需要動腦深入思考的書籍,如《福爾摩斯探案集》之類的作品,這類作品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在寫作時思路清晰,能第一時間抓住寫作的關鍵點,寫出切題的作文。除此之外,學生也可以閱讀類似于《中國民間故事》之類的書籍,閱讀完這些書籍,學生在寫作時就能引經(jīng)據(jù)典,使文章富有文采。
三、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作文素材
小學生在寫作時容易出現(xiàn)不知所云和筆下無物的問題。不知所云是因為學生不理解寫作主題,寫作思路不清晰,作文結構混亂,生拼硬湊。筆下無物則是因為學生沒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經(jīng)驗,因此對事物沒有獨到的見解和想法,缺少可用的素材。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學生寫作興趣的降低,嚴重時甚至對寫作產(chǎn)生抗拒心理,所以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從日常生活中積累寫作素材,讓學生利用寫作素材以及生活經(jīng)驗寫作,使文章富有個性,并慢慢形成自己的寫作風格,從而喜歡上寫作,主動寫作。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到處都是寫作素材:同學之間的嬉戲打鬧,老師的嚴厲管教,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陌生人的親切友善,甚至日月星辰、花草樹木、山川湖海,都可以成為寫作素材。教師可以通過寫讀后感的方式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讀后感就是在閱讀書籍或文章后,對文章內(nèi)容表達看法。寫讀后感能夠讓教師快速了解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也能使學生的思想和認識得到深化,而且,通過寫讀后感,學生也能鍛煉寫作能力。此外,教師還應鼓勵學生記錄日常生活,養(yǎng)成寫日記或周記的習慣。寫日記的話,只要簡單記錄日常生活,對人或事物簡單發(fā)表看法即可;寫周記的話,則需認真選材,選取一周內(nèi)最有意義或者印象最深的事來寫,寫作時要做到內(nèi)容具體,抒發(fā)的感悟也要更深刻一些。學生養(yǎng)成寫作習慣后,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fā)現(xiàn),哪怕是小事,其背后也可能蘊含著不為人知的故事。比如每天餐桌上準時出現(xiàn)的豆?jié){,就蘊含著母親滿滿的愛;我們的臥室干干凈凈,是因為母親每天不辭辛勞地打掃……這些小事,都可以成為寫作主題,如此,學生在寫作時就不會出現(xiàn)無話可說的情況了。并且寫日記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是非常有效的寫作訓練方式。
綜上所述,想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就必須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積累寫作素材的途徑很多,包括從課文中、從課外閱讀和日常生活中等。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引導,以深化學生對寫作的認識,使其能將積累的寫作素材運用于作文中,提高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