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莉莉
(河北省胸科醫(yī)院,河北 石家莊 050041)
慢性阻塞性肺疾?。╟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一種發(fā)病率較高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有報道稱,在我國的致死性疾病中,COPD 的發(fā)病率高居第三位,僅低于腦血管疾病和惡性腫瘤[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是指COPD 患者的臨床癥狀在短期內持續(xù)加重,需要改變常規(guī)用藥方案對其進行治療的一種情況。AECOPD 患者的臨床表現主要是氣促、喘息、胸悶、咳嗽、咳痰且痰量增加、呼吸困難、發(fā)熱等[2]。有研究表明,有50% ~70% 的AECOPD 是由于呼吸道感染所致。近年來,隨著抗生素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各類病原菌的耐藥性逐漸增高,使臨床上治療AECOPD 的難度不斷增加[3]。在對AECOPD 患者進行治療時,對其呼吸道分泌物進行病原菌培養(yǎng)并對培養(yǎng)出的病原菌進行藥敏試驗至關重要。本文主要是探討AECOPD 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分布情況及耐藥性。
選擇2019 年1 月至2020 年4 月期間我院收治的120例AECOPD 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納入標準是:病情符合2013 年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制定的《COPD 診治指南》[4]中關于AECOPD 的診斷標準;存在嚴重的氣促、咳嗽、喘息等癥狀;知曉本研究的方法和目的,并簽署了自愿參與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其排除標準是:合并有其他嚴重的器質性疾病或全身感染性疾?。徊v資料缺失;中途退出本研究。在這120 例患者中,有男性患者79 例,女性患者41 例;其年齡為45 ~91 歲,平均年齡為(63.54±6.94)歲。
對這120 例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進行細菌培養(yǎng),并對培養(yǎng)出的病原菌進行藥敏試驗,方法是:在清晨讓患者用清水漱口2 次,讓其深咳痰,將其第2 次咳出的痰液置于無菌試管中并迅速送至檢驗室進行檢驗。對于接受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的患者,用毛刷刷取其下呼吸道的分泌物作為檢測標本。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guī)程》中的規(guī)定對痰液標本進行培養(yǎng)、菌株分離及鑒定。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制造的VITEK-60 全自動細菌鑒定系統(tǒng)對病原菌進行菌株鑒定,之后采用K-B 紙片擴散法對病原菌進行藥敏試驗。
觀察并記錄這120 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檢出情況。觀察并統(tǒng)計在檢出的病原菌中主要致病菌對12 種抗生素(包括氨芐西林、頭孢噻肟、頭孢他啶、頭孢吡肟、頭孢西丁、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亞胺培南、妥布霉素、慶大霉素、環(huán)丙沙星、加替沙星和復方新諾明)的耐藥性。
用SPSS 16.0 軟件處理本研究中的數據,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 檢驗,P <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這120 例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共分離出84 株病原菌,病原菌的檢出率為70%。在這84 株病原菌中,有革蘭陰性菌68 株(占80.95%),革蘭陽性菌12 株(占14.29%),真菌4 株(占4.76%)。在68 株革蘭陰性菌中,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菌、陰溝腸桿菌、不動桿菌、變形桿菌和其他革蘭陰性菌分別有21 株、17 株、12 株、6 株、5 株、3 株和4 株。在12 株革蘭陽性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鏈球菌分別有6 株、4 株和2 株。在4 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分別有3株和1 株。在這84 株病原菌中,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腸埃希菌為主要致病菌。詳見表1。
表1 這120 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中病原菌的檢出情況
在這84 株病原菌中,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腸埃希菌為主要致病菌。其中銅綠假單胞菌對復方新諾明的耐藥性為90.47%,其對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和亞胺培南的耐藥性較低(分別為23.81% 和14.29%),其對氨芐西林、頭孢噻肟、頭孢他啶等其他9 種抗生素均有較高的耐藥性;肺炎克雷伯菌對亞胺培南的耐藥性為5.88%,其對氨芐西林、頭孢噻肟、頭孢他啶等其他11 種抗生素均有較高的耐藥性;大腸埃希菌對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和亞胺培南的耐藥性較低(分別為16.67% 和0%),其對氨芐西林、頭孢噻肟、頭孢他啶等其他10 種抗生素均有較高的耐藥性。詳見表2。
表2 這84 株病原菌中主要致病菌對12 種抗生素的耐藥性[n(%)]
COPD 在臨床上較為常見。中老年人是此病的高發(fā)群體。有報道稱,全球40 歲以上人群COPD 的發(fā)病率高達9% ~10%。此病具有較高的致死率和致殘率。近年來,隨著臨床上糖皮激素和抗生素的濫用及家庭氧療的普及,使得COPD 患者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生率逐年升高。此病患者在發(fā)生呼吸道感染后會進一步加重其病情,使其病情處于急性發(fā)作期,增加臨床治療的難度[5]。進行抗感染治療是臨床上治療AECOPD 的主要手段之一。在對此類患者進行抗感染治療前,需對其實施病原菌檢測,明確其感染的病原菌類型,并對檢出的病原菌進行藥敏試驗,以便選用抗菌活性強的抗生素對其進行治療[6]。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在這120 例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共分離出84 株病原菌,其中有革蘭陰性菌68 株,革蘭陽性菌12 株,真菌4 株。這說明,導致AECOPD 患者發(fā)生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主要為革蘭陰性菌。有研究指出,近年來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菌等革蘭陰性菌感染的發(fā)生率逐年升高,且這些革蘭陰性菌對臨床上常用的抗生素有較高的耐藥性[7]。本研究的結果顯示,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腸埃希菌對氨芐西林、頭孢噻肟、頭孢他啶等抗生素均有較高的耐藥性。究其原因主要是,COPD 患者的病程長,經常反復住院,加之其常大量應用廣譜抗菌藥物,從而導致其體內的耐藥菌株增多。因此,臨床上合理使用抗生素對AECOPD 患者進行治療至關重要[8]。
綜上所述,AECOPD 患者感染的病原菌主要為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腸埃希菌等革蘭陰性菌,這些病原菌對臨床上常用的抗生素普遍存在較高的耐藥性。臨床上在對AECOPD 患者進行治療時應對其實施病原菌培養(yǎng)及藥敏試驗,選用抗菌活性強的抗生素對其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