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星慧
【摘要】本文論述“芬芳少年”成長評價體系的構建策略:在“芬芳教育”校園主題文化背景下,通過開展“21天可見的芬芳寶貝”系列活動、構建“芬芳寶貝心愿存折”評價機制、設置“芬芳獎章”等特色德育評價活動,構建具有學校特色的德育評價體系,形成積極進取、生動和諧、富有個性的學校德育態(tài)勢。
【關鍵詞】德育 校園文化 評價體系
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德育不僅關乎學生個體的成長,也關乎整個民族素質的高低。德育評價是德育工作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是指依據一定的德育目標,運用可行的方法和技術,對德育的過程與效果做出價值上的考查、判斷,促進學生的思想品德向預期目標發(fā)展。傳統德育評價存在諸如重結果、輕過程,以道德知識評價為主,忽視道德行為評價,評價方法單一,過于看重量化評價等弊端。我校努力從傳統德育評價走向立體化的德育評價,圍繞“興學啟智 桂子芬芳”的辦學理念,以“芬芳教育”校園主題文化為主體,構建具有本校特色的德育評價體系,對學生的道德品質發(fā)展進行多維度的評價,引導學生發(fā)現自己身上的閃光點、突破自己的不足之處,提升綜合素養(yǎng)。
一、開展“21天可見的芬芳寶貝”系列活動
心理學家指出,堅持重復一項行動21天就會形成習慣,這就是“21天習慣養(yǎng)成法”。為了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我校推出“21天可見的芬芳寶貝”系列活動,引領學生堅持鞏固好習慣,對能夠堅持規(guī)范自我行為的學生予以嘉獎,激發(fā)他們的內驅力。
首先,我校從學生在校的十個方面制訂行為規(guī)范要求細則,這十個方面分別是校園禮儀、升旗禮儀、課堂禮儀、課間禮儀、如廁禮儀、兩操習慣、集體禮儀、教室禮儀、愛護公物、用餐禮儀,在這十個方面下先設置二級指標,再提出具體要求。如在“校園禮儀”方面設置的二級指標是:“儀表整潔入校園,不爭不跑禮當先。見了老師有禮貌,清晨問早午問好?!本唧w要求是:“1.衣著得體、樸素、整潔、大方,日常穿衣要扣齊鈕扣或拉好拉鏈,整理好衣領,少先隊員要佩戴紅領巾或隊徽;2.按時修剪頭發(fā),勤剪指甲;3.尊敬長輩,遇到教師或來賓主動問好、行禮、讓行;4.自覺使用‘您好‘謝謝‘對不起‘再見等文明用語。”學生經由“被動→主動→自動”的行為習慣養(yǎng)成過程,逐漸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其次,我校每天根據行為規(guī)范要求細則對學生打分,每月匯總學生的得分并進行“21天可見的芬芳寶貝成長之星”評選,營造積極向上的競評氛圍,引導學生規(guī)范自己的在校行為。
最后,每學期根據《“芬芳榜樣少年”評選標準表》(如下表)評選“芬芳榜樣少年”并張榜,起到示范引領的作用,讓學生向上榜的同學看齊。學生以上榜為榮,主動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持之以恒地養(yǎng)成好習慣。
我校開展“21天可見的芬芳寶貝”系列活動,建立起德育目標與學生學習、生活的關聯,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與良性競爭的舞臺,鼓勵與幫助學生對每天的行為進行反思,從而逐漸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學習和行為習慣,學會待人接物、處世求學的道理和方法,最終學會自我管理,促進自我全面發(fā)展。
二、構建“芬芳寶貝心愿存折”評價機制
為了使學校德育工作常態(tài)化、持久化開展,我校德育處仿照用存折存款的方式,構建“芬芳寶貝心愿存折”評價機制。我校以“心愿存折”為載體,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進行記錄,并將這些記錄以形象直觀的桂花圖章來體現。
每學期開學伊始,學生將自己的心愿存到“心愿存折”中,在心愿目標的指引下修正和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通過不斷存儲與積累好行為得到獎勵,最終實現自我完善的目標。這個過程充分發(fā)揮了德育評價的激勵作用。
學生擁有“心愿存折”,學校自然就有“心愿銀行”,其作用當然也不是儲存金錢,而是評價并記錄學生在德育方面的點點滴滴,是學生行為養(yǎng)成教育的具體化。為了建立完整的組織網絡,形成層層銜接的評價體系,我校成立了“心愿銀行總行”,其作用在于從宏觀上建立學校德育工作發(fā)展及運行規(guī)則,保證對學生的常規(guī)德育水平進行評價。而班級則作為“心愿銀行分行”,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身心特點及發(fā)展水平,對學生的階段性德育水平進行評價。各學科及活動組層面則成立“心愿銀行網點”,結合中隊會小展示等單項活動,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評價。
由此,我校通過“總行、分行、網點”這樣由上而下的多層次評價,實現多元化、立體化的評價方式,并在實行過程中輔以自評、互評、他評等多種方式。完整的“心愿存折”網絡評價體系使得評價的全面性、綜合性和開放性在實踐中得以體現。
“心愿存折”以多層次評價為主要內容,以“銀行儲蓄”為手段,以學生為主體,不僅能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德育中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參與各項活動的熱情,而且能幫助學生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三、設置“芬芳獎章”與“芬芳集市”
設計了“銀行”和“存折”,自然也應該設計相應的“貨幣”?!胺曳吉務隆本褪窃谖倚A魍ǖ摹胺曳钾泿拧保瑢W生通過達成各種小目標獲得“芬芳獎章”,如學生獲得10個班級貼貼紙可兌換1枚“芬芳獎章”,集齊5枚“芬芳獎章”可在“心愿存折”上蓋章,等等。
“芬芳獎章”不僅是“心愿存折”上的一個記錄,還像真正的貨幣一樣可以用來“購買”物品。我校各班每周進行一次小結,每月進行一次獎勵,根據學生的表現為他們頒發(fā)“文明之星”“紀律之星”“朗誦之星”“書寫之星”四類表揚信。期末各班根據獲得獎章和表揚信的情況,推薦學生參加各項評優(yōu)、評先活動或參加期末兌獎活動。在每個學期期末,我校都會在學校大操場開展“芬芳集市”期末兌獎活動,學生拿著“心愿存折”就可以像平時在外面購買東西一樣在“芬芳集市”選擇并兌換自己心儀的物品。
“芬芳獎章”與“芬芳集市”的設置讓校園里的“芬芳經濟”繁榮起來,學生在這些德育評價活動中既得到物質上的獎勵,也得到精神上的激勵,激發(fā)提升自我的積極性。
我校將德育評價與特色校園文化結合起來,構建以“芬芳教育”校園文化為主體的德育評價體系,形成積極進取、生動和諧、富有個性的德育態(tài)勢。今后我校將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芬芳少年”德育評價體系,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責編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