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慧泉
摘 要:在初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在進入到九年級階段之后,無論是學習的心境還是在課堂中的學習狀態(tài)都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如果說在初一初二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所面臨的學習壓力是一個氣球那么大的話,那么在九年級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承受的學習壓力就是一個熱氣球那么大,學生在表面中看起來好像是比之前的承受能力變得更加的大了,其實只是表面而已,因此,本文就初中化學課堂中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應用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化學;生活化教學與課堂的有效結合;提高課堂教學趣味;降低課堂學習難度;培養(yǎng)長期學習興趣
教師在化學教學中,在發(fā)現學生的學習情緒可能不太良好的情況下,就需要及時對學生進行言語上的開導,這樣才可以為學生找到一個情緒宣泄的途徑,學生可以通過與教師的溝通交流,來緩解自己心中的學習壓力感。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也需要與學生家長進行密切的溝通交流,必要的時候也可以進行家訪,因為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壓力一部分是自己施加給自己的,算是強迫自己要不斷地努力學習,而另一部分學習壓力就是家長在不知不覺中傳遞給學生的。在初三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內心的情感狀態(tài)是非常敏感的,所以,教師就更需要對學生進行言語上的激勵,維持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自信心,教師也可以通過為學生列舉一些生活中的案例來幫助學生熟練地應用知識內容進行問題的解答。
一、提高課堂教學趣味
素質教學理念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對于不同科目的教學質量都有非常大的提升,教師在課堂中所扮演的角色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學生的學習感受不斷得到教師的重視,在課堂的學習中,才可以針對所學習的知識內容,更加暢所欲言,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與許多學科息息相關,這也是生活化教學在課堂中如此普及的原因。在學生對于化學課程體系的學習具有排斥心理的狀態(tài)下,教師就可以根據生活化教學的運用,提高課堂教學趣味。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物質的變化和性質”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內容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在課堂中討論化學變化與物理變化的實質是什么,怎么樣才可以有效地判斷物質發(fā)生的變化是化學變化還是物理變化,教師通過結合生活現象的方式可以提高課堂中的教學趣味,也可以讓學生對于化學變化的實質,以及物理變化的實質進行有效的區(qū)分?;瘜W變化的實質是有新的物種生成,而物理變化是沒有其他物質生成的,比如生活中常常見到的石蠟融化、水結成冰、汽油揮發(fā)等,而化學變化是的其他物質生成的,比如煤的燃燒、食物的腐敗,教師通過將生活化教學與課堂進行有效的結合,也可以讓學生理解有化學變化的一定會伴隨著物理變化,但是有物理變化的不一定有化學變化。
二、降低課堂學習難度
初中階段各個學科課堂中,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內容,對于學生來講學習難度都是非常高的,教師在課下備寫教學方案的時候,思考更多的是如何將知識內容以不同的思路講解出來,從而有效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讓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可以簡化學習的步驟,從而有效提高在課堂中對于學習時間的利用效率。教師根據學生在其他學科課堂中的學習,就可以通過生活化教學的方式進行知識內容的講解。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原子的結構”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內容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對于原子的構成進行預習,并且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通過小組的方式,討論不同種原子的區(qū)別。教師在課堂中需要讓學生記憶原子是由質子、中子和電子構成的,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可以通過結合生活化教學的方式,轉變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對于質子、中子以及核外電子的帶電情況有清楚的了解,這樣也可以降低學生在課堂中的學習難度。
三、培養(yǎng)長期學習興趣
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是比較枯燥乏味的,支撐他們學習的動力不僅僅是心中樹立的遠大目標,還有對于各個學科課程體系知識的學習興趣,學生接觸化學學科的時間是非常晚的,在課堂的學習中,并沒有相關學習經驗的支撐。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科知識內容的特點,從而將生活化教學運用在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的長期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授學生學習“元素”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這一章節(jié)的知識內容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對于之前學習的內容進行復習,這樣學生對于元素的概念才會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具有相同質子數或者是核電荷數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這類原子的質子數是相同的,教師需要通過概念的解讀,讓學生明白元素的種類由原子的質子數決定,質子數不同,元素的種類就是不同的。
總而言之,在初中階段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僅需要提高自己對于知識內容的接受能力,也需要提升自己各個方面的技能。因為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并不是只有學習成績這一項,所以,教師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有意識地提高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的言語組織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這樣才可以讓學生在進行人際溝通的過程中,也可以準確地捕捉到對方的想法。因此,教師在課堂的教學過程中就可以通過結合生活化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楊利朋.初中化學教學生活化體驗的嘗試[J].赤子(上中旬),2015(18).
[2]王艷平.新課程理念下初中化學實驗的特點[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07).
(廣西省桂林市靈川縣海洋鄉(xiāng)海洋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