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教師兼職不能超越權力邊界
江蘇省教育廳最近發(fā)布通知,到2021年2月,江蘇省教育廳將持續(xù)開展中小學師德師風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其中,為了斬斷教師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的利益鏈條,要求校外培訓機構教育教學全過程錄像。教育主管部門定期或不定期抽查監(jiān)控錄像,并對外公布抽查結果,對監(jiān)控錄像弄虛作假的,將嚴肅查處并列為重點監(jiān)管對象。(2020年12月21日 央視網)
【點評】江蘇當地治理“教師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的決心可嘉,但似乎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要求全過程錄像是否涉嫌侵犯合法機構及個人隱私權,教育管理部門這樣做是否涉嫌“權力越界”等,目前尚有爭議。建議江蘇當地就此進行合理論證,謹慎執(zhí)行該項規(guī)定。
檢查學生是否穿秋褲彰顯師愛
2020年12月15日,河南開封市宇華實驗學校,初一班主任程老師在課間突然來到班級檢查,要求學生挨個擼起褲腿,查看是否穿秋褲,稱穿秋褲是對冬天最基本的尊重。網友紛紛稱贊,這才是老師該有的態(tài)度。家長說100遍不如老師說一遍。因為冬天冷,一些學生愛美怕腿粗可能不愿意穿秋褲,但是這樣不利于身體健康。(2020年12月17日 封面新聞)
【點評】如果不是懷著一顆愛生之心,該老師完全沒必要這樣做,因為這樣做有可能引發(fā)個別學生反感,且從個人隱私角度說,學生確實有權可以不擼起褲腿給別人檢查。但學生們要明白,能夠遇上這樣一位有母愛精神的好老師是一種幸運,哪怕多年后回憶起這些往事時,心中也會充滿溫暖。
學校要求家長執(zhí)勤不是長久之計
近日,有山東日照莒縣的學生家長對“學校要求家長批改作業(yè)、到路口執(zhí)勤”提出質疑。對此,莒縣教育和體育局回應稱,“學校組織安全護學,與學校一起呵護孩子安全健康成長活動,家長可自愿參加,不存在家長沒有時間也必須執(zhí)勤的問題”,且這是“為督促學校落實好相關規(guī)定,進一步規(guī)范辦學行為”。(2020年12月12日 澎湃新聞網)
【點評】如果學校確實因管理人手不足,在征得廣大家長同意的前提下,由家長自愿參與校門外的交通執(zhí)勤也是一種臨時辦法,但畢竟不是長久之計,因為這顯然超出了家長的正常職責范圍。建議學校一方面加強校園安保人員配備,另一方面加強與交管、綜治等有關部門的聯(lián)系,爭取讓專業(yè)人員參與道路執(zhí)勤任務。
謹慎推廣教育APP
近日,有網友通過四川日報民情熱線和四川在線問政四川平臺爆料,四川內江市資中縣重龍鎮(zhèn)紅光小學布置作業(yè)需要專門下載“愛上學”APP,該APP每學期收費100元。記者了解到,該APP產品目前在資中全域學校進行推廣。資中縣教體局相關負責人稱,該局對此項目做了明確要求,“愛上學”APP項目屬于服務性收費,各學校應本著學生及家長自愿原則推廣,不得強制要求家長使用。(2020年12月9日 四川日報)
【點評】若非教學必須,很多教育類APP其實沒必要推廣使用,比如新聞中提到的APP,僅是用來布置作業(yè),并且還要付費,怎么說都有變相牟利之嫌,容易引發(fā)家長反感和社會質疑。盡管當地教育管理部門回應稱“不強制”,但假如該APP是由學校推薦使用,還與學生的學業(yè)及在校表現(xiàn)關聯(lián),試問哪個家長敢不使用?這種“變相強制”的做法,還是盡快按下“停止鍵”為好。
日本小學生沉船后集體脫險
帶給我們的啟示
2020年11月19日發(fā)生在日本的一起沉船事件,半個月后依然在中國頗受關注。對于52名日本小學生在這起沉船事件中集體脫險,不少中國家長在為這些鄰國的孩子伸出大拇指的同時,更多的是在思考:如果是我們的孩子遭遇這樣的險情,也能化險為夷嗎?(2020年12月8日 中國青年報)
【點評】就安全教育而言,我國確實應該向日本學習。反觀國內開展的安全教育,很多時候僅是停留在宣傳、參觀、講解的淺層階段,哪怕開展的一些安全演習也是搞形式、走過場,及至真正遇到突發(fā)災難時,往往不知如何應對或應對方法欠妥。要提高安全教育的實效性,還得從構建體系、傳授技能、強化演練等方面著手,切實提高國人的安全意識,幫助民眾掌握更多逃生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