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成成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yī)院,安徽 合肥230011)
腹瀉是一項臨床多發(fā)病癥,常呈形狀變化、大便次數(shù)增加等不良情況,若腹瀉病人未得到及時治療,會增加自身腹瀉次數(shù),進而導致電解質紊亂、脫水等不良反應[1]。穴位按摩能緩解口服藥物給病人自身造成的胃腸道壓力,便于疾病恢復。隔姜灸本質為由新鮮生姜所切成的薄片,放于局部治療部位,在上方點燃艾柱灸之。本文旨在研究隔姜灸聯(lián)合穴位按摩對腹瀉病人的治療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間收治的70例腹瀉病人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目的抽樣法將其分為對照組(n=35)與研究組(n=35)。對照組給予隔姜灸治療,研究組給予隔姜灸聯(lián)合穴位按摩治療。對照組男23例、女12例,年齡16~68 歲,平均年齡(46.48±8.83)歲。研究組男20例、女15例,年齡16~67 歲,平均年齡(46.60±8.52)歲。研究對象均知情本次研究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哺乳期、妊娠期病人;患惡性腫瘤、其他系統(tǒng)疾病者;無胃腸道相關病史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隔姜灸治療,首先選擇一塊較為新鮮生姜片,直徑約2cm,切片厚度保持為0.5~1.0cm,使用針將其穿刺數(shù)孔。后選取艾絨并將其捏為三角形狀的米粒大小,將其放入姜片上部,點燃。觀察到艾柱逐漸燃燒盡,病人感覺局部皮膚存在灼熱感覺時,換掉艾柱。連灸五次,等觀察到病人局部皮膚出現(xiàn)潮紅即可。
研究組給予隔姜灸聯(lián)合穴位按摩治療。隔姜灸治療方案與對照組一致。穴位按摩:取脾俞、中脘、足三里作為主穴位。選擇配穴:針對重癥腹脹者,需添加天樞;針對嘔吐者,需添加內關、合谷;針對重癥傷食者,需添加四縫穴;針對發(fā)熱者,需添加曲池;針對水樣便者,需添加三陰交。此外,按摩過程中,注意選擇掌心、掌根及指端展開按揉,力度循序漸進增加,保持病人每個穴位均得到按摩,每日一次,每次維持2~5 分鐘。
1.3 觀察指標(1)治愈:病人大便性狀及次數(shù)正常,無腹痛、腹瀉等情況,糞便正常;顯效:病人大便性狀及次數(shù)基本正常,偶爾出現(xiàn)腹痛、腹脹等,糞便檢驗正常;有效:病人大便性狀基本正常,大便次數(shù)減少,腹痛、腹脹情況減少,糞便檢驗正常;無效:病癥無顯著好轉,大便形狀、次數(shù)無顯著改善。(2)統(tǒng)計病人治療后的腹瀉次數(shù)及腹痛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0.0 軟件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s)表示,采用t 檢驗,P<0.05 即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病人治療效果對比 研究組病人的治療有效率為91.43%,顯著高于對照組病人的68.57%,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治療效果對比 [n(%)]
2.2 治療前后兩組病人腹痛、腹瀉次數(shù)情況對比 治療后兩組病人的腹瀉次數(shù)、腹痛情況評分均顯著下降,且研究組各項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病人腹痛、腹瀉次數(shù)情況對比 (±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病人腹痛、腹瀉次數(shù)情況對比 (±s)
組別例數(shù) 腹痛 腹瀉次數(shù)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研究組 35 3.34±0.85 0.58±0.23 3.28±0.78 0.63±0.22對照組 35 3.35±0.83 1.34±0.54 3.28±0.75 1.25±0.59 t 值 / 1.583 12.603 1.299 11.629 P 值 / >0.05 <0.05 >0.05 <0.05
腹瀉是一項臨床多發(fā)疾病,易降低病人免疫力,引發(fā)營養(yǎng)不良,損害病人生活質量[2-3]。隔姜灸能有效醫(yī)治嘔吐、腹瀉等疾病,且經(jīng)濟低廉,值得臨床應用。穴位按摩主要通過使病人脾俞穴、中脘穴及足三里穴受到刺激,從而增強病人自身免疫例,強化自身脾胃的運動。而綜合隔姜灸與穴位按摩兩項治療方案能取得更加效果[4-5]。本文結果顯示,治療后給予隔姜灸聯(lián)合穴位按摩治療方案的研究組病人的臨床療效、腹痛、腹瀉次數(shù)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病人(P<0.05),結果表明隔姜灸聯(lián)合穴位按摩的治療方案取得療效明顯,穴位按摩可強化病人自身免疫力,提升病人治療有效率,隔姜灸中含有的生姜味辛、性溫,通過產(chǎn)生溫熱作用緩解病人腹痛情況,降低病人腹瀉次數(shù),進一步改善病人胃腸功能及免疫力,加快病人康復。
綜上所述,采用隔姜灸聯(lián)合穴位按摩的治療方案能有效提升病人的治療有效率,降低病人腹瀉次數(shù),緩解病人腹痛情況,改善病人基本狀況。